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新鄉醫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的分數在548至548分,位次為63934至3197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48至548區間才能上新鄉醫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新鄉醫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972名;
2、2022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417名;
3、2021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76名;
4、2021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479名;
5、2020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862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新鄉醫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934名;
二、新鄉醫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新鄉醫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6 | 31972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52 | 49417 | 省政府 |
2、2021年新鄉醫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8 | 33876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48 | 57479 | 省政府 |
3、2020年新鄉醫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83 | 36862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548 | 63934 | 省政府 |
專業代碼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就是用來指示大學專業的數字編號,全國統一。在網上填報中,為了簡便明了,以及避免一些學校的名稱太過難找等問題,各個學校會把自己的學校名稱、專業等編上相應的代碼,這樣可以在網報時更加方便。當你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進入填報系統后在相應的位置分別填上學校代碼、專業代碼等,點擊確認后系統會顯示學校全稱、所報專業,然后點擊確認即可。
專業代碼是大學或者其他專科學校,其專業的代碼,而且大學也有自己的代碼。專業代碼通常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該專業的標識符號
填志愿滑檔了怎么辦
滑檔后可以選擇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之后,各省(區、市)招辦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余缺計劃數向社會公布,供尚未被錄取并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考生留在這個批次的最后一個機會。所以如果你不幸滑檔,征集志愿是很重要的補救方法。
滑檔后可以選擇復讀
鑒于第一種方法可能會去到不喜歡的專業和學校,你也可以選擇復讀一年。今年已經具有一定實力,再來一年的話,要調整心態,才能給自己更大的提升空間。
三、新鄉醫學院最新介紹
新鄉醫學院位于河南省新鄉市,是河南省獨立建制的西醫本科院校。學校淵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屬加拿大人、醫學博士羅維靈在古城衛輝開辦的西醫診所,醫學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醫院護士學校,招收四年制護理專業學生并由中華護理學會(1923年名為“中華護士會”)頒發文憑。1949年冀魯豫衛生學校及哈勵遜醫院遷入,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醫科學校。學校經歷華北第二醫士學校、河南省汲縣醫士學校、新鄉專區醫學院等發展階段,1962年更名為豫北醫學專科學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鄉醫學院;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201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獲專家組好評;2017年成為“十三五”國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20年,學校“免疫與模式動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國家“111計劃”。 學校目前占地面積1744.58畝(含5所臨床學院),建筑面積125.83萬平方米(含5所臨床學院),圖書館館藏各類圖書212.45萬冊。現有教職工數12860人(含5所臨床學院)。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841人(含5所臨床學院)。 學校設有22個教學院(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三全學院。開辦有全日制教育、中外合作教育及繼續教育等多種教育類型,具備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等較為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校本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132人。 學校學科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7個門類;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選國家一流專業;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和藥學等3個專業入選省一流專業;擁有河南省特色學科群(A類)1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技術等8個一級學科獲批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等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護理等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本科專業29個;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和藥學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特色專業10個、9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省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1個省級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獲批為國家臨床醫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國家卓越醫生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建有3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個國家全科醫師臨床培養基地,1個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 學校創辦有《新鄉醫學院學報》《眼科新進展》《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臨床心身疾病雜志》等4種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進展》《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編制床位共10286張,其中4所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學校還擁有20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和百余個教學實踐基地,多所醫院獲評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連續入選全國地市級醫院100強。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普通本科專業整體列入一本招生,高考第一志愿報考率和錄取分數連年位居河南省理科類院校前列。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挑戰杯”等活動中屢獲佳績。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本科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碩士研究生年底就業率多年保持100%。2019年,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臨床醫學類)通過率達75.79%以上。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近年來,啟動“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行動計劃”,實施“太行學者”和“太行青年學者”支持計劃。先后引進雙聘院士、*、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端人才19人,以學校為依托申報獲批國家A類外專千人1人。現有5個省級特聘教授,1個省級優秀創新型科技團隊。擁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管優秀專家、省教學名師、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學歸國專家、知名學者等300余人。 學校堅持科技興校。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河南省分子診斷與醫學檢驗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學重點實驗室等30余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和“免疫與模式動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計劃)。近5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9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發表被SCI、SSCI、EI、CSSCI等收錄論文2916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與英國伍斯特大學、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美國布魯姆菲爾德學院、意大利都靈大學等合作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建設了河南省醫用組織再生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免疫與模式動物國際聯合實驗室等13個國際合作實驗室。堅持“請進來”“走出去”,邀請樊代明院士、戚發軔院士、徐建國院士等專家學者來校交流,選派優秀教師赴外進修、講學或開展學術研究,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 學校社會聲譽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歷代新醫人秉承“明德博學,至愛致用”的校訓,薪火相傳,矢志不渝,不懈奮斗,形成了“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逐漸積淀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學校被授予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綜合實力20強領軍高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標兵示范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千秋大業,實干為基;宏偉藍圖,落實為要。今天的新鄉醫學院,高舉*新時代**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文化榮校、依法治校、開放活校,主動融入“健康中國2030”、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主動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闊步邁進。 (數據截止時間: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