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外國語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分數在515至553分,位次為81943至853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5至553區間才能上浙江外國語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外國語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943名;
2、2022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392名;
3、2021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190名;
4、2021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265名;
5、2020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829名;
6、2022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440名;
7、2022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5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46名;
8、2021年四川考生上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5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045名;
二、浙江外國語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外國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15 | 81943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29 | 68392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38 | 18440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43 | 16046 | 省政府 |
2、2021年浙江外國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35 | 69190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54 | 52265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48 | 15045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63 | 9331 | 省政府 |
3、2020年浙江外國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6 | 41829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53 | 8530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可以報考哪些院校
提前批招生類別主要為: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部分院校的小語種專業;國防生;特殊類院校;藝術類、體育類院校等。
1、提前批次考生入學后,待遇及畢業證與一本學生沒有任何區別,但以下信息需要注意:
免費師范生:畢業后需回生源所在省工作。
免費醫學定向、其他定向生:此類院校學生畢業后有定向單位接收。
小語種考生:畢業證和其他待遇與一本學生相同,提前批選拔特的是對此類學科有興趣的人才。
基地班和實驗班:例如大連理工大學想在提前批招收優秀的學生而設立的實驗班。
2、提前批次可以報考軍隊(國防生)院校
該類學校絕大多數錄取的是一本以上的學生,招生中有注明,一定要看好,畢業后確保分配到部隊、上學期間還有助學金。軍校國防生需要政審、軍檢和面試,如果錯過了相關程序,就不具有報考資格了。
3、提前批次可以報考招飛(民航)院校
飛行技術需要在高考前參加了學校的提前單獨考試,通過者才有機會報。
4、提前批次可以報考公安、司法院校
公安司法類:該類學校大多二本以上可以報考,但是畢業不包就業,能否到公安司法系統工作有變數,謹慎選擇。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是什么
院校專業組就是將一所學校的所有專業分成若干個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就是一個平行志愿,比如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招生,將所有專業分成了4個專業組,其中物理類專業組3個,歷史類專業組一個。
那如何填報這45個志愿呢?我覺得可以從學校和專業兩個方向考慮,假如你是廣東物理類考生,今年高考成績排名14000名,你的目標院校是華南理工大學,不在乎專業,那你的前四個平行志愿可以全部填華南理工大學的那3個物理類專業組,并服從調劑,去年華南理工大學物理類的投檔最低排位是14591,14000名是有機會錄取到華南理工大學的。
假如考生只對經濟學類專業感興趣,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只填報包含經濟學類的專業組,比如第一志愿填報暨南大學的208專業組,第二志愿填報深圳大學的242專業組,依次類推。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填報的優點就是在如今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專業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特別是可以避免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比如考生不喜歡計算機類專業,覺得難,學不懂,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所有包含計算機類專業的院校專業組都不填,這樣就不會被錄取。
三、浙江外國語學院最新介紹
浙江外國語學院(簡稱“浙外”,英文為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縮寫為ZISU)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基礎的公立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學院,1994年開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改制并更名。校訓為“明德弘毅 博雅通達”。2018年8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辦學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學校現有13個教學機構,35個本科專業,其中外語類專業15個,涉及外語語種13種(英語、日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朝鮮語、德語、捷克語、土耳其語、波蘭語)。英語、小學教育、阿拉伯語、翻譯、旅游管理等5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俄語等3個專業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化學等5個學科是省“十三五”一流學科(B類)建設項目。碩士點申報工作正穩步推進,已與多所高校開展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 學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特色。面向全國16個省(自治區)招生,在校生規模8500人。2017年,學校啟動“青年學子學青年*”學習教育,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學、思、踐、悟,從青年*身上學習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把立德樹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獲得社會認可,生源質量逐年提升,近年來應屆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5%以上。學校建有實踐教育基地200余個。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競賽屢創佳績。國際志愿服務做精做強,納入人才培養體系,累計志愿服務大型賽會超過一萬人次,獲得各類榮譽390余項,“國際志愿服務實踐育人平臺”項目被評為省高校實踐育人示范載體。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27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占41.0%,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56.4%,具有6個月及以上國(境)外研修經歷占49.7%,外語學科80%以上教師有海外留學經歷。現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38人次,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6人,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8人,長期聘請百余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建有浙江文化“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城市國際化研究院、環地中海研究院等6個校科研機構;擁有浙江省*新時代**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外國語學院研究基地等省部級科研平臺(智庫)8個、國際科研合作平臺3個、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研究院2個。學術理論刊物《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學校是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基地、教育部領航工程校長培訓基地、浙江省教師教育重點建設基地、浙江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育基地。浙江省教育廳在學校設有浙江省師訓干訓中心和教師培訓中德合作項目辦公室,自建校以來已累計開展培訓30余萬人次。學校公開出版有《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月刊(小學版)》《作文新天地》《小學生世界》等報刊。 學校重視并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現已與40多個國家的120多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國際合作項目覆蓋學校13個語種專業,年均派出學生450余人次、接收來華留學生200余人次。學校重視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建有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安提瓜和巴布達孔子學院。與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合作舉辦的西班牙語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為國內首個西班牙語專業(旅游管理方向)中外合作辦學特色項目。 學校坐落于小和山高教園區,毗鄰西溪濕地。校園占地面積555.5畝;擁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現有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有語言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旅游管理實驗中心、電子商務實驗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基礎和專業實驗中心(室)。學校圖書館有館藏紙質文獻106萬冊,報刊835種;有數據庫31個,電子圖書68.3萬冊,電子期刊16.4萬冊。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和浙江發展大局,緊密對接服務浙江開放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等,著眼強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比較優勢,于第二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成為“浙江省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點基地、服務浙江開放強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國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陣地”的目標,并在“十四五”規劃中確立了外國語言文學、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文化旅游和區域教育治理“四大重點發展領域”,形成“三地四域”戰略布局。當前,我們正聚焦“三地四域”,深入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外語特色鮮明教育品質一流的應用型高校而不懈奮斗! (數據截至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