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蚌埠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蚌埠學院的分數在466至488分,位次為139082至12377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6至488區間才能上蚌埠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蚌埠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蚌埠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082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蚌埠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9421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蚌埠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772名;
二、蚌埠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蚌埠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66 | 139082 | 省政府 |
2、2021年蚌埠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7 | 129421 | 省政府 |
3、2020年蚌埠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88 | 123772 | 省政府 |
新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地新高考成績也已經全部發榜,接下來填報志新高考愿就成為了考生的重中之重;怎樣志愿填報,最主要的依據當然是高考成績,高考分數的高低好壞,可以說直接決定著,你將能夠讀什么樣的大學和專業。
其次、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忌谡曅赂呖汲煽冞@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因為我們都是社會的人,離不開社會的現實需要,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會與社會脫節,才能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1、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要記住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3、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三、蚌埠學院最新介紹
蚌埠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創辦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蚌埠教育學院、蚌埠高等?茖W校、蚌埠職工大學三校合并的基礎上組建;2011年8月,學校管理體制由“省市共建、市管為主”,上劃為“省市共建、省管為主”;1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 年被確定為碩士研究生培養省級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128畝,校園建筑面積37萬m2,申報待建3.10萬m2,固定資產總值6.50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2億元,紙質圖書136.77萬冊、電子圖書75.21萬冊,中外文紙質報刊1339種,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9個。 學,F有53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等七個學科門類,設有14個二級學院(教學部),全日制在校學生14627人。學,F有教職工883人,其中專任教師666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0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等2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教壇新秀20人。 學校堅持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辦學,全面落實“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校入選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設院校,與企業共建中交協物流產業學院、豐原生物工程產業學院、博智深學人工智能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等4個產業學院,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8項。2017年以來獲批省級一流品牌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3個,省級高水平教學團隊3個、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大學生創客實驗室建設計劃項目8個、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 學校堅持協同創新,致力服務社會,與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與中科院全面創新合作項目,建有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實驗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另有蚌埠市重點智庫(淮河文化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市級科研平臺,校地、校企共建4個省級科研平臺。2017年以來,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120項;獲批專利授權163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獲安徽省社會科學獎2項。 學校穩步推進開放辦學,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與美國、泰國、意大利、匈牙利、韓國等國家的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現開設有中外合作辦學專業2個,在校生76人。學校以服務國家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為重點,建有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國總工會“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和安徽省教育廳農民工培訓重點院校。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篤學、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訓精神,致力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效。近五年來,學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線穩居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前列,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穩定在93%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學校連續3年獲評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連續2年獲評安徽省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在安徽省省屬領導班子年度綜合考核中連續4年獲評“優秀”等次。 步入新時代,學校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為基本遵循,以持續深化教育教學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抓手,全面提升辦學實力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建設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而奮斗。 (2019年10月24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