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四川的大專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阿壩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 專科 | |
2 | 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巴中市 | 專科 | 民辦 |
3 |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4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5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6 |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7 |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8 |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9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0 |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1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2 |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3 | 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14 |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15 |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6 |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17 |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18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19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20 |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21 | 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22 |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23 |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24 |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25 |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26 | 四川長江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27 |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28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29 | 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成都市 | 專科 | 民辦 |
30 |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31 |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專科 | |
32 |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達州市 | 專科 | |
33 | 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達州市 | 專科 | |
34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德陽市 | 專科 | |
35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德陽市 | 專科 | |
36 | 四川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德陽市 | 專科 | |
37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德陽市 | 專科 | |
38 | 德陽城市軌道交通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德陽市 | 專科 | 民辦 |
39 | 德陽科貿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德陽市 | 專科 | 民辦 |
40 | 德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德陽市 | 專科 | 民辦 |
41 |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廣安市 | 專科 | |
42 |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廣元市 | 專科 | |
43 | 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廣元市 | 專科 | |
44 | 廣元中核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廣元市 | 專科 | 民辦 |
45 |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樂山市 | 專科 | |
46 | 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涼山彝族自治州 | 專科 | 民辦 |
47 | 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涼山彝族自治州 | 專科 | |
48 |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瀘州市 | 專科 | |
49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瀘州市 | 專科 | |
50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51 |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52 | 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53 |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專科 | |
54 | 眉山藥科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眉山市 | 專科 | 民辦 |
55 | 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眉山市 | 專科 | 民辦 |
56 |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眉山市 | 專科 | 民辦 |
57 | 天府新區通用航空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眉山市 | 專科 | 民辦 |
58 |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綿陽市 | 專科 | |
59 |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綿陽市 | 專科 | |
60 |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綿陽市 | 專科 | |
61 | 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綿陽市 | 專科 | 民辦 |
62 | 四川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綿陽市 | 專科 | 民辦 |
63 | 綿陽飛行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綿陽市 | 專科 | 民辦 |
64 |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專科 | |
65 |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南充市 | 專科 | 民辦 |
66 | 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專科 | |
67 | 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南充市 | 專科 | 民辦 |
68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內江市 | 專科 | |
69 |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四川省 | 內江市 | 專科 | |
70 | 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內江市 | 專科 | |
71 | 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專科 | |
72 | 攀枝花攀西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攀枝花市 | 專科 | 民辦 |
73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遂寧市 | 專科 | |
74 |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專科 | |
75 |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宜賓市 | 專科 | |
76 |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資陽市 | 專科 | 民辦 |
77 | 資陽口腔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資陽市 | 專科 | 民辦 |
78 | 資陽環境科技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資陽市 | 專科 | 民辦 |
79 |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 四川省 | 自貢市 | 專科 |
二、四川部分比較好的大專介紹
1、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始建于1952年。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試點院校、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
學院占地1033畝,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設有道路與橋梁工程系、汽車工程系、運輸工程系、航運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人文藝術系、軌道交通工程系、公共課教學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12個教學系部。開設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35個,其中中央財政重點建設專業6個、國家級交通運輸示范點專業2個、省財政重點專業10個。現有教職工806人,其中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30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和博士研究生150余名,有省級教學團隊4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中組部“*”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優專家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3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交通運輸部交通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5人、交通運輸部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
圖書館藏書120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7億元,固定資產5億元。建有國家和省部級實訓基地3個,生產性實訓基地5個,校內實訓面積近19萬平方米,校外實訓基地超過200個。
學院設立的獎學金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院獎學金、社會及企業獎學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金和助學貸款。
學院立足交通,面向市場,服務社會,已形成“引名企入校園,融專業入社會,育高素質人才”的辦學特色,積聚了豐富的就業資源,形成了由國有、民營、外資企業構成的就業資源庫,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學生以素質全面,專業扎實等特點受到社會各界及用人單位的普遍贊譽,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率達97%。2005年以來,連續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是公辦全日制高職院校,隸屬于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學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58年更名為成都建筑工程學校。1963年遷建至四川德陽,1980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筑工程學校,并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專。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1994年再次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重點中專。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學校、四川省建筑職工大學、四川省城市建設學校升格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有限集團公司職工大學并入,集四校之力,學院辦學實力迅速增強。
2004年,學院通過了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級。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損嚴重,克服重重困難,奪取了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的全面勝利,夯實了學院發展基礎。2010年,通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驗收,獲得教育部、財政部最高等級獎勵。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區投入使用,學院總體辦學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學院成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辦學砥礪,學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篤行”的校訓,確立了“培育魯班傳人,服務城鄉建設”的辦學理念;開創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辦學格局。學院是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四川省文明單位,建設部確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區建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建設部確定的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國家建筑技能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和“建筑技術實訓基地”,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持單位。
3、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創立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而興。建校以來,學院在水利部的親切關懷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恪守“禹脈傳承,厚德勵志”校訓,牢記建校使命,堅持為國育才,培養了以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興奎教授等為代表的近七萬名技術骨干和管理中堅力量,為我國,特別是四川水利水電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占地854.3畝,建有羊馬、都江堰、清江和雙合四個校區,建筑面積26萬余平方米,藏書量73余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1億元,資產總值近8億元,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1000余人,開辦專業涵蓋水利、水電、水產、建筑、測繪、地質、資源環境等行業,其中,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5個、水利部示范專業8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學院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參加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4項,是全國水利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四川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學院專任教師中有副高級以上職稱170人,其中,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四川省青年學術帶頭人、全國水利職業院校專業帶頭人、全國水利職教名師、全國水利職教新星、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人。
在六十余年辦學歷程中,學院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五十年代,自力更生建校舍;六十年代,堅守工地一線育人才;七十年代,師生齊心建設“黑龍灘水庫”,發展校辦工廠;八十年代,創建國家級重點中專;九十年代,自建教學科研電站、勘測設計院、工程建設監理公司。2008年“5.12”汶川地震學院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學院走過了震后最為艱難的歲月。2011年,學院羊馬新校區全面落成并舉行開學典禮,標志著災后重建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學院自2003年起連續多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后獲得全國水利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國水利系統模范職工之家、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直機關共產黨員示范集體等榮譽稱號。近年來,學院全面建成全國水利行業示范性高職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榮膺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四川省文明校園和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興蜀黨支部成功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入選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并成功創建全國水利優質高職院校和四川省優質高職院校,辦學實力一躍進入全國水利職業院校和四川省職業院校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