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瀘州的大專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瀘州市 | 專科 | 公辦 |
2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省 | 瀘州市 | 專科 | 公辦 |
3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4 |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5 | 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 | 四川省教育廳 | 瀘州市 | 專科 | 民辦 |
二、瀘州部分比較好的大專介紹
1、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原瀘州化工專科學校)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學院始建于1953年,辦學歷史源遠流長,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化工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998年成為四川省首批高職辦學試點學校,2003年升格為高職學院,2007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級稱號。2012年6月被確定為四川省“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2015年1月順利通過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驗收獲得“優秀”級。
學院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全國示范性實訓基地”、四川化工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瀘州市“白酒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職高專學校化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全國化工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化工教育協會西南大區主任單位、全國化工高職高專院校化工單元操作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全國化工高職高專院校高分子加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學校。
學院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衛生城市、中國“西部化工城”、省級園林城市??四川省瀘州市,就讀條件優越,多次被評為“園林式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和“省級綜合治理模范單位”。
學院現占地面積近600畝,圖書館藏圖書40余萬冊,在校學生7千余人。學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開設36個專業(方向),形成了以應用化工技術、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為龍頭,管理、酒店旅游、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協調發展,適應市場變化的專業結構體系。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以及多個培訓中心,能進行107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
學院一貫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校內實驗、實訓基地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建有16個校內實訓基地,128個實驗實訓室,建設了機械工程實訓中心等4個校中廠,實訓室覆蓋了所有專業,實驗實訓開出率達100%。學院建有中央財政資助的應用化工技術實訓基地和電類實訓基地。
2、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以全日制高職專科學歷教育為主,兼顧成人學歷教育、中外合作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資質和聘請外教專家資格。
學校的前身是川南師范學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學”。清翰林院國史館編修、晚清第一詞人趙熙為首任校長,朱德、惲代英等曾在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吳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
學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長江之濱、沱江之畔,開設40個高職專科專業,在校生近15000人,占地1271畝。
擁有館藏紙質圖書約73萬冊、電子圖書約38萬冊的現代化圖文信息中心,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實訓基地2個(電子電工實訓基地、建筑工程實訓基地)、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工程造價生產性實訓基地)、川南最大的諾博幼兒園、四星級洲際酒店、首旅京倫酒店等優越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室內體育館、恒溫游泳館,溫馨舒適的標準化宿舍、食堂,為師生提供一流的學習生活保
障。
學校有教職工637人,其中四川省首批“天府*”專家1人,省級突出貢獻專家、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市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各類拔尖人才20余人。常駐外籍教師4人。聘請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得主、四川大學教授周嘯天,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重慶大學博士生導師曾國平等兼職教師245人。
3、四川三河職業學院簡介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學院位于四川省瀘州市長江、赤水、習水三江交匯的中國荔城??合江。校園背靠筆架山麓,雄踞長江河岸,青山常綠,風景天成,是求學的理想之地。
學院現有占地面積792.13畝,建筑面積25.47萬余?。舉辦了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藥品服務與管理、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應用開發、智能控制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會計、會計信息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學前教育等27個應用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扶持建設專業2個,院級重點專業建設6個,優質課程建設31門。學院分別獲批為省、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26.24%,研究生以上學歷占專任教師總數34.98%,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55%。兩年來,省、市、院科研立項共86項,教師以學院名義發表論文、專著、主編、參編教材、獲得專利近300余項,部分文章被三大檢索刊載。
學院設施設備齊全,有教學樓、實訓樓、學術報告廳、圖書館、文化廣場、田徑場、游泳池、室內體育活動中心、校園廣播、有線電視等;學生公寓提供有空調、淋浴設施、教室有空調、20G寬帶網入校園;生活服務功能完備,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
學院堅持以*為指導,立德樹人;堅持“以黨風帶教風,以教風帶學風,促成優良校風”;堅持“培養一個學生,脫貧一個家庭”; 堅持“愛學生、雙核共融(專業核心能力、職業核心能力)、雙向統一(生源和服務面向統一),培養人才”。辦學以來,就業率保持在97% 以上,麥可思數據顯示:“學院區域貢獻度為78%;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達94%;對教學的滿意度達93%”,為川滇黔渝相鄰區域中小微企業培養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發展好的畢業生,助推了區域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