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生在填報完志愿后,都會關心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了怎么辦?大學新生可以轉專業嗎?轉專業條件如何?今天大風車小編給考生收集整理了一些關于大學轉專業的信息 ,僅供參考。
一、四川大學新生轉專業條件
一、轉專業原則
1.轉專業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學校成立由學校領導、相關部處、師生代表組成的轉專業領導小組,指導和督查全校轉專業工作。學院成立轉專業領導小組、轉專業專家小組和督查小組。各小組原則上不少于5人,且必須有一線教師和學生代表。學院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學院接收轉專業工作的實施方案;學院專家小組負責選拔考核工作;學院督察小組負責對本學院轉專業工作全程監督并處理投訴。各學院應在本學院網站上及時公布轉專業工作的進展情況。
2.學校鼓勵學院接受轉專業學生,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專業興趣要求,對申請轉出學生不設學分績點和轉出比例限制,對接收轉專業學生人數多的學院,學校將在專業建設經費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3.轉入學院應重點考核學生的專業興趣、潛質、綜合素質。在實施過程中務必嚴格按公布的實施方案執行。實施方案務必明確轉專業工作流程、時間、地點、考核方式、評分標準及各項指標系數權重等;公布學院的咨詢電話、投拆電話及郵箱;在接收計劃指標有剩余的情況下,是否開展二次選拔工作。在面試環節,面試過程要全程錄音,面試專家應獨立打分。當接收專業名額已滿,對未被接收的學生,接收學院可根據學生意愿和考核成績調劑到院內其它專業。
4.學院轉專業工作的實施方案,選拔考核后確定的擬接收轉專業學生名單須經學校審批后在全校予以公布和公示。
5.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原則上為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每位學生只能填報一個志愿,獲準轉專業的學生不得放棄轉專業資格。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只能辦理一次轉專業。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申請轉專業:
1.定向生、委培生和國防生。
2.正在休學或保留學籍的學生。
3.在校期間給予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學生。
4.雙特生。
5.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錄取的學生不能申請轉入非外國語言類專業。
6.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不能申請轉入非藝術類專業。
7.以后(含)入學的護理學專業學生。
8.生命科學學院按“國家試點學院計劃”優惠政策錄取的自主招生學生。
9.匹茲堡學院的學生不得申請轉出匹茲堡學院。
10.其它不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轉專業申請者。
三、轉專業工作具體安排
(一)上報方案:學院4月11日前將轉專業工作實施方案、《四川大學XX學院2017年接收轉專業計劃表》(附件1)上報學校(電子版發送到:xr177@scu.edu.cn,紙質版簽字蓋章后交教務處學籍科),學校審批后在教務處網站統一向全校公布各學院接收轉專業工作的實施方案。
(二)加強宣傳:為了避免同學選擇轉專業的盲目性,要求每個學院均集中于2017年4月14-17日在江安校區青春廣場設置展板、組織教師做專題介紹等多種形式的轉專業宣傳、咨詢工作。相關宣傳工作的時間、地點須提前在學院網站上進行公布。
(三)學生申請:轉專業申請時間為4月18日-4月22日,申請轉專業學生要仔細思考、并認真填寫《四川大學本科學生轉專業申請表》(附件2,教務處網頁下載,學生的在校表現由學生目前所在學院填寫)。學生將填好的轉專業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材料提交到擬轉入學院教務辦公室。
(四)接收學院考核:4月23日-4月29日,接收學院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申請轉入本學院學生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學生的專業興趣、潛質、綜合素質,不得將學分績點作為唯一的考核指標。學院于5月3日將《轉專業申請表》(附件2)、《四川大學本科生轉專業擬接收名單匯總表》(附件3)報送教務處。
(四)學校審批:學校對學院提交的擬轉專業學生名單及相關材料進行審批,于5月中旬向全校公示各學院擬接收轉專業學生名單。公示1周后由學校發文公布轉專業學生名單,教務處辦理轉專業學生的學籍異動。
(五)接收學院負責落實對轉入學生課程修讀等相關工作的指導,幫助學生按轉入專業修讀計劃選課。認真做好轉專業學生已修課程的替代認定工作。
四、今年繼續從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輕紡與食品學院、計算機學院六個學院的2014級本科生中,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到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學習。選拔方式詳情請登陸華西臨床醫學院主頁查詢。
五、按大類招生學院學生分流工作由相關學院負責,分流名單確定后于當學期第12周前報教務處備案。
二、四川大學開設專業
類別 | 專業名稱 |
---|---|
哲學類(本) | 哲學 |
經濟學類(本) | 經濟學 國民經濟管理 |
財政學類(本) | 財政學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工程 金融學 |
經濟與貿易類(本)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類(本) | 法學 |
政治學類(本) | 國際政治 |
社會學類(本) | 社會工作 |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言文學(基地班)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法語 俄語 日語 英語 西班牙語 |
新聞傳播學類(本) | 新聞學 廣告學 網絡與新媒體 |
歷史學類(本) | 文物與博物館學 考古學 歷史學(基地班) 歷史學 |
數學類(本) |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基地班)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物理學類(本) | 物理學(基地班) 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化學(基地班) 應用化學 化學 |
生物科學類(本) | 生物科學 生態學 |
統計學類(本) | 統計學 |
力學類(本) | 工程力學 |
機械類(本)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
儀器類(本)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材料類(本)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能源動力類(本)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電氣類(本)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
電子信息類(本) | 醫學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人工智能 |
自動化類(本) | 自動化 |
計算機類(本) | 軟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 物聯網工程 |
土木類(本) | 土木工程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水利類(本) | 水利科學與工程 |
化工與制藥類(本) | 制藥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化學工程與工藝(互聯化工交叉試驗班) |
輕工類(本) | 輕化工程 |
航空航天類(本) | 航空航天工程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核工程類(本)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類(本) | 生物醫學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本)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建筑類(本) | 建筑學 |
生物工程類(本) |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輕工生物) |
基礎醫學類(本) | 基礎醫學 |
臨床醫學類(本) | 臨床醫學(八年) 臨床醫學(五年) |
口腔醫學類(本) | 口腔醫學(5+3一體化) 口腔醫學(八年) 口腔醫學(五年)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本) | 預防醫學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
藥學類(本) | 藥學 臨床藥學 |
法醫學類(本) | 法醫學 |
醫學技術類(本) | 衛生檢驗與檢疫 康復治療學 眼視光學 口腔醫學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檢驗技術 |
護理學類(本) | 護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 管理科學 |
工商管理類(本) |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 工商管理 會計學(ACCA) |
公共管理類(本) | 土地資源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 行政管理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本) | 信息資源管理 檔案學 |
工業工程類(本) | 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旅游管理類(本) | 旅游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
音樂與舞蹈學類(本) | 舞蹈表演 音樂表演(聲樂) |
戲劇與影視學類(本) | 廣播電視編導 |
美術學類(本) | 繪畫 中國畫 書法學 美術學(理論研究) |
設計學類(本) |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