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我中心堅定以*,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聚焦“率先突破、領跑達州”奮斗目標,奮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單位人員基本情況
我中心共有編制4人,實有7人。(其中,事業4人,實有4人,勞務派遣3人,實有3人)。
領導班子應配備4人,實配3人,缺配1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機關支部書記1名,空缺副主任1名。)。領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4歲,最大的42歲,最小的31歲,其中,30歲以下年輕干部0人,30至35歲的3人,35歲以上的1人。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4人,大專學歷的0人。
我中心中層干部應配備4人,實配0人。
二、領導班子運行情況
口岸物流中心班子注重制度建設,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把手”充分發揮統攬全局的能力,班子其他成員積極配合,領導班子運轉協調,整體功能發揮較好。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落實理論學習制度。用嚴格的制度保證學習的落實,明確規定黨組書記是學習的第一責任人,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提高貫徹各項方針政策的能力。領導班子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利用班子中心組理論學習,不斷更新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
二、始終堅持把學習理論的過程轉化成統一班子成員思想認識,完善決策舉措,指導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三、堅持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堅決擁護和無條件服從區委區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確保政令暢通,提高了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始終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
三、存在突出問題
雖然,我們在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們的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上也還存在著干部結構、人員配備、綜合素養與全區的發展建設不相適應之處。主要有:一是思想解放的成都不夠。有少數干部緊迫感、責任感不強,因而工作中存在開拓性、主動性不強,搶抓機遇意識不強,工作力度不大等;二是班子學習不夠深入,在理論學習中存在學習書本多,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知道工作上成效不顯著的現象。
四、下步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發展動力。明確班子在促進我中心快速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尋找發展建設不適應的問題,探討改進的辦法和措施,培養高素養的領導和干部隊伍。
二、建設“學習型”組織,提高領導干部理論水平和綜合業務能力。以做知識型干部、學習型班子為目標,抓好領導班子和全體干部的素質教育工程。
三、增強干部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本領。采取多種措施,把真正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選拔推薦到重要崗位,讓他們經歷各種不同工作環境和管理角色的錘煉。引導干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本領上來。
【篇二】
我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級各部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17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靠全鎮黨員干部群眾,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游興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發展,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以人為本,扎實工作,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全鎮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強化學習,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
抓學習,求實效,認真開展了理論學習。一方面,堅持學習制度化,建立健全了中心組學習制度和領導干部自學制度,堅持中心理論學習與自學相結合,明確了學習內容、主講人和中心發言人,保證了學習時間,強化了學習效果,一是強化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17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等重要理論的學習,對照自身進行了深入剖析和整改,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進一步增強了班子成員的大局意識、團結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二是加強了班子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強黨
的執政能力建設》、《甘寧鎮黨委議事規則》的學習,進一步規范了鎮黨委的議事規則和程序,理順了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的關系。三是加強了學習和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積極研究和借鑒新經驗、新成果。另一方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開展了對“穩農業、促工業、興旅游、活商貿”、“如何建設*”、“甘寧鎮建設鄉村旅游園之我見”等有關議題進行了專題討論,進一步認識了鎮情,更新了觀念,理清了發展思路,拓展了發展渠道。通過學習提高了班子成員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了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樹立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決策,在班子內形成了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大好局面。
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增強了班子凝聚力戰斗力
班子成員能自覺維護班子成員團結,自覺遵守議事規則,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全局與局部的關系,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找出了存在的癥結,落實了整改措施,班子成員樹立起了大局觀念和團結意識,工作上能相互支持,形成了整體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民主集中制,認真貫徹執行《甘寧鎮黨委議事規則》,認真執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制度,按照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既實行民主,又堅持集中,班子內民主空氣濃厚,重大事項均
由集體研究、討論決定,同時集體決定的事能共同維護,認真執行。
(二)黨政關系融洽,完善了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黨政領導聯席會,有明確的議事規則,黨政工作協調,配合密切,政令暢通。
(三)班子成員分工明確。落實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班子成員職責明確,既分工又合作,彼此信任,相互配合,在干部職工中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能帶領全鎮干群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三、努力謀發展,績效突出
(一)事業心強。班子成員工作積極主動,有創造性,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無因失職、瀆職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重大政治事件、生產安全事故或不穩定因素發生。
(二)作風深入。班子成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實行聯片和駐村制度,經常深入村社開展調查研究,真正撲下身子抓落實,解民憂,辦民事。建立了領導干部定點聯系制度,每名領導定點聯系一個企業、一所學校和20戶群眾,并向聯系對象發放了聯心卡。幾年來,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327件,同時專門成立了信訪辦,領導定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324人次,及時化解了矛盾糾紛,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政績突出。2008年,實現地區內生產總值4.3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1222萬元,其中農林牧業總產值
24297萬元,工業生產總產值36925萬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4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031元,較去年增長2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5595萬元,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城鎮常住人口620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923人,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04個;符合政策生育率8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以內,全鎮轄區社會穩定,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四、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取得新進展
(一)黨的思想建設取得新成績。一是強化宣傳思想工作。幾年來,向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宣傳部、《三峽都市報》、廣播電視臺報送信息483條(篇),被各級采用358余條(篇)。二是強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重點抓好農村精神文明連片創建活動、“萬村書庫”建設及“歡樂農家”大賽等工作。全鎮爭創市級文明村1個,區級文明村3個。三是加強學習、加強對黨員干部政治思想、法律法規的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
(二)組織建設取得新進展。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開展了“三級聯創”示范鎮創建活動,爭創“五好”鎮黨委、“五好”村黨支部。圓滿完成村組換屆選舉工作。全年高標準完成了永勝村、帥家村、楠橋村村級活動室建設。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鎮成立了柑橘協會、蠶桑協會、蓮藕
聯合社、中屯果業經濟合作社等經濟合作組織4個,現有會員或社員2800人,覆蓋面達80%、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組織協調作用,走“支部+協會+會員+農戶”的路子,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致富。同時,大力開展“雙進雙助”活動。為民解難事,為群眾辦實事,全力維護了社會穩定,群眾反應甚好。
(三)黨的作風建設取得新成效。進一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責任追究制度。認真學習貫徹《兩個條例》,強力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格執紀執法,狠抓干部作風教育整頓,強化廉政教育,實行廉政承諾,進行廉政談話,開展財務清理,深入開展爭當民信、民敬、民愛干部活動。堅持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干部活動公示制、干部誡勉制、督查督辦制、政務公開制、書記、鎮長定期信訪接待日等制度,全鎮黨風廉政建設成績斐然,本屆無一例違紀違法案件發生。
五、班子團結協作,結構合理,運行穩定
(一)年齡結構。本屆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2歲,其中40歲以下的4名,45歲以下的4名,50歲以下的2名。
(二)文化程度。班子成員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均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研究生學歷1名,本科學歷7名,大專學歷3名。
(三)性別。班子成員中男性9名,女性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