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天津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天津考生上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分數在628至637分,位次為7682至711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28至637區間才能上北京協和醫學院。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協和醫學院
1、2022年天津考生上北京協和醫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92名;
2、2021年天津考生上北京協和醫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82名;
3、2020年天津考生上北京協和醫學院: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6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13名;
二、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4 | 7592 | 國衛委 |
2、2021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28 | 7682 | 國衛委 |
3、2020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7 | 7113 | 國衛委 |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與技巧如下:
1、重視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考上軍校難度很大嗎
報考軍校的考生,一般在高考結束后要在所在武裝部登記報名,提供相關材料。然后等高考成績揭曉,按照分數在提前批填報志愿,可供選擇的軍校不少,學校之間的分差也比較大,可以參照以往錄取數據填報。
軍檢一般在省軍區進行,會很嚴格,每年因成績達標而軍檢不過的考生不在少數。為了確保被錄取,建議提前做好功課。
實際上,軍校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熱門。一方面是客觀條件限制多,能達到的有限;另一方面則是軍校畢業必須要在軍隊工作,也限制了一些學生的發展。
高中生考軍校比一般地方大學要難很,除超一本線三四十分的高分還要政審體檢都要過關,女生招的少分更高一般要超一本線六十分以上有的甚至要超一百多分,如二三四軍區大。還有如國防科大,人稱軍中清華能考上的更不容易,好多考上的學子分數都能迖清北線了。
俗話說,能考上北大清華不見得你能上了軍校,因為軍校不僅要足夠高的分數,更主要的還要政審軍檢通過有一項不合格,就算分再高你也進不了軍校。
三、北京協和醫學院最新介紹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于1917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自1957 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教育人才輩出,科研碩果累累,醫療領銜行業,為我國現代科學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建立之初,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創了我國八年制醫學教育、高等護理教育、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和最早的公共衛生實踐,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單體麻黃素提取”“黑熱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在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我國抗生素自主研發和工業化生產等方面做出了創造性貢獻。院校培養了包括張孝騫、張錫鈞、鐘惠瀾、林巧稚等在內的53 位醫藥衛生領域兩院院士,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國內眾多重要醫學和衛生機構的建立提供了人才與技術支持。 目前,院校已發展成為擁有19 個研究所、6 家附屬醫院、9 個學院、91 個院外研發機構,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院校現有兩院院士24 人、國家杰青43 人、*領軍人才24 人,博士生導師960 名、碩士生導師1263 名;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4 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點8 個,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自行審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的委托學位授予單位,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6 個A 類學科;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 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 個、其他國家級科研基地12 個、省部級實驗室53 個等。院校直屬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血液病醫院和皮膚病醫院等6 所醫院,集醫院、研究所和教學機構于一體,形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醫療、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的醫療服務體系。 隨著**進入新時代,院校發展進入新百年、新甲子,院校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與*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對標對表,秉承“承啟文化、健全體系、創立機制、拓展資源”的工作方略,在國內率先實施“4 + 4”臨床醫學教育模式、開創卓越護理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班、率先實施醫學類準聘長聘教職聘任改革,組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及6 大學部,持續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以研究院所、研究基地、國家衛生健康委/ 中國醫學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單元為主體的開放型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深化積極拓展各項國際交流合作,將院校打造成為國家醫學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先進思想源和強勁動力源,為我國人民健康、醫學科學事業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