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昌首義學院在天津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的分數在470至483分,位次為40982至3870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0至483區間才能上武昌首義學院。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武昌首義學院
1、2022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969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761名;
3、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714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708名;
5、2020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982名;
6、2020年天津考生上武昌首義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647名;
二、武昌首義學院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昌首義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B | 480 | 38969 | 省教育廳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B | 481 | 38761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武昌首義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B | 470 | 39714 | 省教育廳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B | 475 | 38708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武昌首義學院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B | 476 | 40982 | 省教育廳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B | 483 | 39647 | 省教育廳 |
高考排名怎么查高考成績在全省排名如何查:
1、成績查詢一般可以直接查詢學校網站,或者直接打電話查詢,查找一下當地的教育網是否有相關網站;
2、登錄本省的教育考試網查詢高考成績,排名和各項科目成績一起列出,名次號就是全省排名
3、省級教育信息網查。使用考號和身份證號在教育網上查高考成績時會顯示名次。
4、查詢高考全省排名,等高考成績出來后,招生考試網上會公布全省的分數段人數,可以查到。
高考一分一段表如何查詢:
根據考生個人的賬號密碼和考生號查詢,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查詢自己的高考分數。
然后,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會集中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個省教育考試院查看這個表格就可以確定自己的名次,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確定高考學生位次的關鍵性文件。
針對夏季高考,文科按照總分(含特征加分)、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科按照總分(含特征加分)、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順序依次比較。
志愿填報密碼忘了怎么找回
1.通過手機微信重置密碼。考生使用手機添加“省教育考試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密碼找回頁面,通過人臉識別方式自助進行密碼重置。
2.考生使用能夠訪問互聯網并裝有攝像頭的計算機,登錄省教育考試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進入志愿填報或考生信息查詢系統,然后進入“密碼重置”頁面,通過人臉識別方式自助進行密碼重置。
3.到就近報名點重置密碼。考生攜帶本人身份證到任一報名點,通過讀取身份證、人臉識別完成密碼重置。
提醒考生注意:密碼重置完成后,要及時登錄系統修改初始密碼。考生務必牢記并妥善保管,避免因密碼泄漏造成不良后果。
三、武昌首義學院最新介紹
武昌首義學院是中國首批獨立學院之一,2000年8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由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軍威文化傳播集團合作興辦。學校初名華中科技大學軍威學院,翌年3月更名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2015年5月更為現名。 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秉承“學以廣才、志以成學”校訓,遵循“立德樹人、質量為本”辦學理念,弘揚“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發揚“誠信、進取、勤儉、嚴實”的校風,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輻射全國,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改革創新,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原全國政協主席、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俞正聲,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原湖北省委書記蔣祝平、羅清泉,原湖北省政協主席王生鐵等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原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原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受聘擔任學校名譽理事長;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后任學校首任校長和名譽校長,原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松上將、著名教育家章開沅、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原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吳清基任學校名譽校長。 學校現有武昌、嘉魚兩個校區。校園總占地134.5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52.96萬平方米。武昌校區位于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湖北武昌南湖之濱,坐落在素有 “中國將帥搖籃”之稱的黃埔軍校武昌分校舊址;嘉魚校區毗鄰美麗富饒的蜜泉湖畔。園內水秀山青、林秀花香、四季怡人。建有74個基礎及專業實驗室、13個校內實習實訓場所、21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443.3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68.70萬冊、電子圖書300.65萬余種、電子期刊112.51萬余冊,各類數據庫32個。校園網絡實現全覆蓋。 學校設有信息科學與工程、機電與自動化、城市建設、外國語、經濟管理、新聞與文法、藝術設計、馬克思主義等8個學院和基礎科學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37個本科專業分布于6個學科門類中,形成了以工為主,工、文、法、經、管、藝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2019年,學校在全省民辦高校中,唯一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點。現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重點(培育)本科專業3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和專業綜合改革項目試點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8個,荊楚卓越人才計劃項目3個。 學校現有自有專任教師553人,外聘教師36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50.03%,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89.49%。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楚天學子1人;擁有5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基層教學組織和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師資隊伍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 學校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五育并舉、三全育人,瞄準工程教育認證目標,全面推行“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構建并實施 OBE 教育教學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獲批教育部新工科探索與實踐項目等部省級教改項目104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2 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個;近兩屆獲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5項,建成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門,主編、參編出版教材157本,其中《融合新聞學導論》已被全國80余所高校選用。 近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凝練應用技術研究方向,組建團隊,立項建設智能建造、智能傳播、智慧測評等校級科技創新團隊9個,其中3個團隊獲批省級科技創新團隊。近三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縱向課題68項、橫向課題73項;發表論文462篇,出版學術專著19部;獲批國家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16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各1項,新電源技術等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獲武漢市科技局“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獎”。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學習交流渠道,培養師生國際視野,持續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開展夏令營互訪交流活動,與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國大學簽訂交流合作協議。學校為全國臺資企業人才培養基地和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與港澳臺地區多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為推動兩岸四地聯動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辦學成果廣受社會贊譽,連續十六年蟬聯全國民辦高校排行榜首,多次被新華網、新浪網、央視網等主流權威媒體評為“中國品牌知名度民辦高校”、“中國社會影響力民辦高校”、“2020年度?品牌影響力民辦高校”。先后多次獲評湖北省文明單位(校園)、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截至2021年6月,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共輸送6萬余名畢業生,畢業生質量廣獲社會和用人單位認可。 堅守初心,擔當使命。武昌首義學院將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辦人民滿意的大學為宗旨,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向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不懈奮進。 (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