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理工大學在天津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的分數在627至647分,位次為8002至547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天津高考考生需要考在627至647區間才能上武漢理工大學。
一、天津考多少分能上武漢理工大學
1、2022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74名;
2、2022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34名;
3、2022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6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24名;
4、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6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35名;
5、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50名;
6、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6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59名;
7、2021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6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05名;
8、2020年天津考生上武漢理工大學: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6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56名;
二、武漢理工大學在天津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理工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33 | 7774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636 | 7232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8 | 6890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9 | 6734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史 或 地 | 本科A | 639 | 6734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43 | 6024 | 教育部 |
2022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3 | 6024 | 教育部 |
2、2021年武漢理工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27 | 7842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630 | 7335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5 | 6550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6 | 6411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37 | 6259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38 | 6105 | 教育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A | 638 | 6105 | 教育部 |
3、2020年武漢理工大學在天津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32 | 8002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6 | 7301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638 | 6956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A | 640 | 6609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A | 643 | 6107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 本科A | 644 | 5933 | 教育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 本科A | 647 | 5479 | 教育部 |
填報志愿的專業組代碼是什么意思
志愿專業代碼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代表某個專業的數字編碼。這是為了避免在志愿填報時出現麻煩,給所有的專業都編序入碼了。
專業代碼是全國統一的,一般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一二位代表專業所屬門類,三四位代表專業所在的學科,五六位則代表改專業的標識符號。
當學生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需要把對應的代碼填到對應的位置,然后系統會彈出你所填代碼對應的學校和專業,這時候你看看跟你的目標是否一致,一致點確認即可,否則要及時修改。
高考怎么用一分一段表看位次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位次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位次。
詳細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站以后輸入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以后可以看到該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以后進入到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對應的人數以及排名情況了。
考生位次,則是原高考基于文理分科、分批招生錄取規則而形成,是分文理和分批排名的。新高考,同一個考生在同一類別里只有一個位次,原高考,同一個考生可能有多個名次。
三、武漢理工大學最新介紹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3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60余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碩士生18000余人,留學生1700余人。 學校經過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構筑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鑄就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確立了“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樹立了“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觀。學校致力于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學,F有馬房山校區、余家頭校區和南湖校區,占地4000余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86.1萬平方米,4座現代化圖書館藏書329.53萬冊。設有25個學院(部),建有6個獨立建制的科研院所,F有教職工541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院院士3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1人;獲中組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計劃支持的高端人才125人。 學校已形成以工學為主,理、工、經、管、藝術、文、法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F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有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獲A+,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設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獲B+,F有本科專業96個,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7個、國家特色專業15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8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2個,F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7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3個、國際化示范學院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與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各1個。 近10年,學校培養了一批全國優秀大學生代表,1人獲“全國最美大學生”,2人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4人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4人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15人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5人獲“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5人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學科競賽排行結果中,學校在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15,在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位列第14。學校畢業生就業率近十年持續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強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例超過50%。 學校建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建有內河智能航運交通運輸部協同創新中心、汽車零部件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安全預警與應急聯動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學校獲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共建產教融合示范區、科教創新園、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教合作與成果轉化機構257個。2010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16項、省部級一等獎及以上獎勵66項;作為參加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獲授權發明專利5524項;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1篇、Nature發表論文4篇。 學校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俄羅斯、荷蘭等國家的19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人才培養和科技合作關系,聘請了200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學校戰略科學家、講座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此外,與國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16個高水平國際研究平臺。科技部依托學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復合新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環境友好建筑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運與海事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7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7年,學校與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大學合作建立的首個海外校區正式運行。2018年,學校與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合作成立武漢理工大學艾克斯馬賽學院。 百廿余年,風雨兼程,武漢理工大學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圍繞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崇高大學理想,堅持以特色創優勢的發展道路,努力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 (數據截至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