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湖北教育頻道播出的《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一課后,這一堂課,勾起了我們對雷鋒同志的記憶,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出雷鋒他光輝而又偉大的身影。以下是為您整理相關內(nèi)容,歡迎參考閱讀!
2017年同上一堂課觀后感800字
3月5日下午3時,我們?nèi)熒^看了專題教育片《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使我深受感動。
課堂上奧運冠軍、體育明星楊威作為第一位演講“老師”率先登臺,以不懼挑戰(zhàn)、為祖國榮譽拼搏的經(jīng)歷為主線,用簡單樸素而又風趣的語言作了一場激情洋溢的的勵志演講,贏得了全場陣陣熱烈的掌聲。他還與同學們親密互動,首次在全省中小學生面前展示奧運金牌,鼓勵我們在困難面前堅持夢想、砥礪不屈踐行雷鋒精神。堅守平凡的“心靈導盲師”張龍則給同學們分享在盲校默默扎根組建武漢盲童啟明藝術團,開設形體訓練課的親身經(jīng)歷。她用開創(chuàng)性的方式幫助盲童打開認知世界的窗口,用她對盲童無私奉獻事跡告訴我們,“雷鋒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雷鋒精神不止是一種奉獻,更是一種責任”。最后一位壓軸上場的主講“老師”是湖北省慈善形象大使孫汀娟,她用集善成山,匯聚社會愛心共同拯救“1斤半早產(chǎn)兒”壯壯的故事,結合她自身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們詮釋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扶貧濟困、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就在你身邊,人人都能做新時代的雷鋒。短短數(shù)分鐘,在孫汀娟極富感染力的演講中,流露出來對學生們的諄諄教誨、殷殷叮嚀,讓我們無不倍受感動。演講最后,她深情寄語,希望我們在新的學期以及今后的人生中,都能將雷鋒精神作為動力,不斷進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理想,從小學好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向雷鋒爺爺學習,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像奧運冠軍楊威那樣堅持夢想,勇奪第一,像張龍老師那樣無私奉獻,幫助他人,像慈善形象大使孫汀娟那樣熱心公益,奉獻愛心。學雷鋒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追憶雷鋒品質(zhì),傳承雷鋒精神,為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學雷鋒”社會道德新風尚而努力。
2017年同上一堂課觀后感800字
3月5日是毛*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日子。晚上9點,我觀看了《同上一堂課,雷鋒告訴我》,這一堂課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事跡讓我感受良多。
雷鋒,這位偉大的戰(zhàn)士,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這無數(shù)的平凡構成了他的偉大,他將自己那些平凡的腳印,一個個清晰地刻在人們的心中。
我們現(xiàn)在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為夢想拼搏的精神。體操世界冠軍楊威從小就開始練習體操,24歲進入國家隊。當他18歲的時候,他有三個愿望:學會騎自行車、有一套房子、可以停在手環(huán)上,到20歲的時候他實現(xiàn)了這三個愿望。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體操團體輸給了日本,而楊威僅得到個人全能第七名。他不服輸!為自己立下目標:“一定要成為冠軍”。他繼續(xù)努力練習,克服重重困難,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終于登上了冠軍的領獎臺。他就是這樣一直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著!
我們現(xiàn)在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奉獻與服務的精神。武漢市盲校的張龍老師為了讓殘疾兒童重新?lián)碛邢M瑩碛袎粝,毅然放棄了前程遠大的事業(yè),來到了盲校。有一次,她問一個失明的七歲小男孩:“你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唉,我長大以后只能當一個按摩師!”所以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默默奉獻,培養(yǎng)出一位位優(yōu)秀的音樂人。她說,熱愛工作,做好自己,這樣,她很快樂。
我們現(xiàn)在學習雷鋒,就要樹立“人人都能當雷鋒”的信念。從平凡的小事中,學習雷鋒,成為榜樣。觀看《同上一堂課》,我被他們?yōu)榱藟粝雸猿植恍,默默奉獻的精神感動著,我要向他們一樣,熱愛自己的生活,努力朝著夢想奮斗,奉獻他人、服務他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學習雷鋒,讓人生更有價值。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奮發(fā)向上、不斷努力,為實現(xiàn)“中國夢”、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2017年同上一堂課觀后感800字
今天,我在家里認認真真看了《同上一堂課》,我看了之后的感觸,可是一言難盡的。這一堂課的主題是“誦讀經(jīng)典,照亮人生!
一開始,主持人請三個同學回答出*是什么,他們依次回答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然后,主持人播放出了一個課件,內(nèi)容是這樣的:
也許,你還理解不了一葉知秋。
也許,你還體味不到壯志難酬。
也許,你還不清楚什么是牽掛。
也許,你還沒嘗過什么是鄉(xiāng)愁。
但是,你一定知道,李白、杜牧、歐陽修。
你打小就背過“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經(jīng)史子集,在兒時的記憶里,點滴滲透。
傳統(tǒng)文化也在千年傳承中,成為了我們的基因,靜候著我們的回首„„
當主持人宣布誦讀經(jīng)典,照亮人生?*教育正式啟動后,說:“接下來讓我們用婦孺皆知的詩歌,去重溫古典的韻律和美好。”《春曉》的花落繽紛;《憫農(nóng)》的汗水漣漣;《登黃鶴樓》的黃河奔波;《沁園春?雪》的江山壯美。從清新婉約到慷慨豪情,從自然規(guī)律到家國情懷。這一首首古詩,讓
我感覺詩情畫意的景象在我眼中。
四首古詩過后,我又聽到了一些古人說的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這些句子,在我的心里,印象深刻。
看完后,我深有感想:一首古詩,它不僅是古人用思想與知識凝結成的結晶,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經(jīng)典。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經(jīng)典刻在心里,變成珍貴的記憶!
2017年同上一堂課觀后感800字
《雷鋒告訴我》首先介紹了雷鋒同志的生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于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苦的家庭。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哥哥相繼去世,雷鋒成了孤兒。年僅7歲的雷鋒自力更生,艱難地活了下來。
家鄉(xiāng)解放成后,雷鋒擔任兒童團大隊長。1957年,他又光榮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60年,雷鋒終于如愿穿上軍裝,成為一名新兵。在部隊上他不僅努力鉆研技術,而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最可貴的是,他幫助別人后從不留名,總是默默離開。
可令人痛心的是1962年8月15日,年僅22歲的雷鋒同志不幸因公殉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雖然他走了,但是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卻被傳承了下來。1963年3月5日毛澤東曾為雷鋒題詞及發(fā)表號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為官方指定的“學雷鋒日”,雷鋒的名字響遍全國。“學雷鋒,做好事”也成了對“雷鋒精神”最好的詮釋。
后來楊威又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學雷鋒,不僅僅是做一兩件好事那么簡單,而是要向雷鋒同志那樣立足本職,全心全意為
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yè)無私奉獻。
對于雷鋒的名言“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泵總人都很熟悉,但在今社會,這種精神尤為重要。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應該怎樣學雷鋒,就更值得我們深思。
我認為我們小學生學雷鋒,首先要學習做一個雷鋒那樣的自力更生的人!白约旱氖虑樽约鹤觥笔怯變簣@老師就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可捫心自問,我們又有幾人真正的做到了呢?所以我決定,從現(xiàn)在開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向別人請教后學著做。至少在生活上做到自理,不再麻煩父母。
其次,我認為學雷鋒,還要學習做一個雷鋒那樣的好人。學雷鋒,不僅在于你今天有沒有做好事,更應該側重于反思今天有沒有做不符合行為規(guī)范或不利于別人的事。如果,每個人每天都能做這樣的反思,那么我相信“人人都是活雷鋒”就不僅僅只是一句歌詞,而是一個和諧共贏的美好社會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成為雷鋒那樣的自力更生的好人而努力吧!
同學們,請和我一起宣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