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案例背景
(一)教學內容:提高前踢、下劈技術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前踢和下劈的技術要領,明確前踢、下劈在比賽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標:通過學練,80%左右的學生能熟練掌握前踢和下劈技術。
3.情感目標:培養了學生的禮儀、勇敢、認真、向上和以禮始以禮終的跆拳道精神。
(三)重、難點
教學重點:下劈時小腿下壓的速度和力量
教學難點:下劈時,單腳支撐的身體平衡和重心移動的協調能力
(四)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時尚運動走進人們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發展。跆拳道運動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和青睞。跆拳道是起源于韓國軍事演練的競技運動,它利用拳腳展現身體潛在的力量、展現出身體的一種美。強調“忍耐克己,禮儀廉恥,百折不屈”的精神。
(1)跆拳道是一項健身的智能性體育項目:能強健體魄,能提高人們防身自衛的能力,能培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2)一方面是跆拳道簡單易練,并且有一套段位認證制度,人們能夠根據段位晉級感受自己的進步。另一方面,跆拳道講究禮儀,長期練習可以培養青少年懂禮貌的好習慣,這一點深受家長的歡迎。
(3) 修身養性,培養優秀的意志品質跆拳道練習推崇“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練習中要以“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為宗旨。觀賞競技,享受擊打藝術的美感。跆拳道比賽或實戰時,雙方隊員不僅要斗智斗勇,而且還要通過高超的技藝展示跆拳道技術動作的優勢。尤其是跆拳道變化多端、盡現人體機能特點的腿法技術,在對抗中高來低往,表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2.學情分析
五年制一年級學生處于行為規范階段,學習時精力不夠集中,但仍對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學習很有興趣,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同時初一的學生主動能動性有所欠缺,這也是本節課重點解決的問題。本班為自動化11級的學生,共32人,本學期是跆拳道模塊的第3次教學課。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跆拳道基礎,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的技術動作比較差,如果光是一味的練習基礎,反而降低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體育骨干帶動技術較差的同學,形成合作學習的氛圍和習慣,成為本次課和今后課程研究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學習跆拳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把最基本的動作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為后期更好地提高技戰術,切忌急于求成,所以本節課對跆拳道的最常用的基本技術前踢、下劈繼續教學。
練習跆拳道對人的身體條件要求很高,必須使人的各個關節活動開可以進行,所以在準備活動中我安排了游戲“愿賭服輸”,讓學生得韌帶到了充分的拉伸后,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自己柔韌的了解。
由于下劈技術相對前踢技術來說比較復雜,對學生學生的協調性要求很高,為了便于掌握,采用講解示范法,分解練習法,預防錯誤與糾正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同時對練習者的力量、速度、協調性、反應靈敏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后安排了馬步沖拳的比賽教學,既鍛煉了跆拳道的禮儀,也鍛煉了同學們的上肢。最后安排擊破表演,使學生了解了下劈在實戰中的運用,同時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最后進行肌肉的牽拉練習,使肌肉得到很好放松,降低學生的興奮性。
活動中:1、采用講解示范,分解教學、完整教學、演示教學等教學方法。
2、本次課所運用的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觀察法;自主練習;合作;競爭等學習方法。
二、案例呈現
(一)、開始部分:教學常規
集合整隊、向國旗敬禮、師生行禮、安全教育、宣布本節課的內容
(二)、準備部分:
1.熱身運動,學生在跆拳道館慢跑并伴隨發聲,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2.專業素質準備活動:
(1).高抬腿、折疊跑,單足跳,為聯系前踢做準備
(2).柔韌游戲:愿賭服輸。
(3).柔韌練習:1.坐位體前屈接分腿坐;2.盤腿前俯;3.跨欄坐;4正踢腿
(三)、基本部分:復習前踢、下劈
為了達到連貫、協調、平衡的教學目標,在主教才的學習過程中打破了以往講解??示范??練習 的單一形式,采用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練習方法。首先:讓學生整體復習基礎動作前踢技術動作并伴隨發聲,提高了課堂氣氛,然后。由淺入深,練習下劈技術,在過度到踢腳靶練習,最后到行進間踢腳靶練習,為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根據學生不同的錯誤動作,采用不同方法。通過踢腳靶的5-6個人一組的并配備技能較好的一人做組長的練習,使學生間互幫互學,使學生一步步正確地完成動作,一次次體驗成功的喜悅。
1、教師講解示范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
2、學生練習過程中比比誰做的最科學。
3、踢腳靶練習:
集體練習,師生同練,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教學效率。
分組練習:5-6個人一組并配備學生骨干,練習時相互提醒動作到位,相互糾錯。
4、行進間踢腳靶練習:
行進間踢腳靶練習,前踢、下劈使學生在移動中練習了跆拳道的技術動作,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跆拳道水平。
5、教學展示:
拳法展示:分兩組進行馬步沖拳比賽,學生評價、老師評價。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打破老師唱獨角戲的局面。
腿法展示,找八名技術好的做擊破表演。
(四)、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
2.小結本節:對表現好的給予表揚,其他的同學給予鼓勵并提出希望,并布置課后作業。
3.師生行禮再見!歸還器材。
三、案例評析
此案例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學習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了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針對學生身體差異較大,活潑好動,為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從自己的不足練起,分小組的群體活動,是教學中采用最多的一種形式。學生在小組群體中,人與人之間要進行各種交流,還要互相配合進行各種活動,這實際上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往活動的縮影。
跆拳道項目雖說在競技場上是一對一的比賽,但在訓練和課堂當中,單靠一個人是遠遠不行的,本節課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使每個學體驗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讓學生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讓學生親自體驗活動的感受,因為成功與失敗都是收獲,酸甜苦辣都有營養。進行積極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中隊學生的主體言行充滿激情的真誠贊揚,例如“你真行!”“踢的真好!”“真不錯!”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悅的情感。
在教師引導下有目的的分組練習給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們能充分享受到學習活動的樂趣。充分體現了平等、信任、雙向情感互動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了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和信任學生,從而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勞動者、求索者和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