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觀看《榜樣》心得體會(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通過觀看《榜樣》,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沈開末那種為民謀利益、不求名利、不圖報答的情懷絕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掩埋,而是更加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深刻學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基層的工作過程中,要謹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服務群眾、扎根基層為工作導向,樹立信念堅定、踏實肯干、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形象。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更加需要這樣的公仆精神去凈化我們的心靈,去深入蕩滌我們的靈魂。作為黨員,我們應當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黨員,我們應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應當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要起到模范先鋒作用。積極地幫助周圍的同學,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全身心投入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在平凡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榜樣是標桿,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中國夢,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令人感動的名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同時,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美麗的中國夢,像一陣春風,滋潤著華夏兒女,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讓我們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社區觀看《榜樣》心得體會(二)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受到表彰的全國先進黨員和先進基層組織的鮮活事跡搬上了大熒幕,從直觀上給廣大黨員干部帶來了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
“大國工匠”李萬君,堅守電焊工崗位29年,用手中的焊槍詮釋“工匠精神”;"天麻主任"羅官章,退休19年來帶領村民種植天麻等經濟作物,解決了鄉親們的“錢袋子”問題;扎根大山三十余載的教師支月英、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貝……。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是一面面鮮艷的黨旗,是一座座偉岸的豐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他們是全國黨員干部的榜樣。
榜樣在前,重在學、做。學堅守,做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作為基層的青年組工干部,要甘做一顆“螺絲釘”,組織需要我們去哪里,我們就釘在哪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不僅要釘,更要鉆,扎得越深,越能負重,越能擔當,越能無愧于組織的信任。學用心,做辛勤耕耘的“老黃牛”。黨的事業離不開群眾,黨的事業最終的落腳點亦是群眾,要時刻心系群眾,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埋頭干事,低頭服務,做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默默無聞但不碌碌無為。學創新,做引領時代的“弄潮兒”!
社區觀看《榜樣》心得體會(三)
榜樣是一個人心中的標本,對于一個共產黨員來說,榜樣的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榜樣》專題節目以10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的先進事例,來完美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強信念、實干擔當、敬業奉獻的優良作風,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我們“不忘初心,對標前行”。
從“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空軍某飛行團團長劉銳、“行?的馬列字典”哲學教授陳先達、為人民服務永不退休的“太行公樸”吳金印、把居民當親人的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再到以身殉職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時代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先進的榜樣,他們職業不同,信仰如一,用自己幾十年不變的堅持書寫著這句話“恪守初心,不負使命”。
從節目主持人以“走近學習榜樣,凝聚復興力量”開篇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榜樣為什么會成為榜樣?先進為什么會永遠先進?我想,那絕對不是專業、用心之類的詞匯可以簡單去定義、去解釋的,隨著《榜樣》專題片的深入,腦海中的答案漸漸清晰了,那就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這是我第N多次的在談信仰。早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成人大專)念書的時候,我受到同室同學??梅州老鄉的影響,參加了學院舉辦的“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培訓班。當時,我遞交了兩份書面材料,除了入黨申請書,就是一篇《我的信仰》。當被問到為什么入黨、動機是什么的時候,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了共產主義的信仰。其實真的是沒弄明白,似懂非懂。
盡管還不能準確地定義什么是共產主義信仰,但我堅信,大部分黨員干部是有堅定的信仰的,因為共產主義信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常常會約束、激勵、鞭策著黨員,進而改變自已,影響他人。
我的入黨引領人,也就是我的那位同室同學,他當時是我們班里唯一的一名共產黨員,學習生活中的他,熱情、陽光、勤奮、努力,處處充滿正能量。他身上有幾個優點是我至今都非常?服的:一是非常樂意幫助別人,有些看來微不足道或不懷好意的求助,他也能無比熱忱、樂此不彼;二是面對同學的無端指責、無理戲弄,他從不反唇相譏、惡言相向,而是不計前嫌,循循善誘;三是舉止端莊,說話從不帶個臟字,這在時下流行“國罵”口頭禪并引以為榮的熱血學生當中,實在是難能可貴。我知道,他是一名共產黨員。有次我偷偷地問他:“共產主義,你真的信嗎?”他從容而又堅定地望著我說:“我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果你姓‘馬’,而又不信‘馬’,你內心一定是非常糾結痛苦的,還好,我不會。”“至于共產義義的信仰,我也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事實可以證明,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共主黨,選擇了*,這絕對不是偶然的,這就是它強大的生命力所在。”
共產主義信仰,在我潛意識中,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一時半會深刻領會它并不容易,但我覺得,每個黨員都應該畢一生去踐行、去思索。
“一個共產黨員如果沒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沒有共產主義信仰,他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這句話,出自《榜樣》中的一位馬列學者之口。陳先達,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被譽為“行走的馬列主義字典”,他介紹說道:“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有兩條:一是基于學習,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二是基于自己的親身經歷,舊中國和新中國的比較,使我堅信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的,近代以來,經歷千辛萬苦,中國從貧弱走向富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一系列歷史性的成就,更加用事實證明:新社會比舊社會好,*比資本主義好。陳教授,以宏闊的理論視野,親身的事實經歷,堅定了自己的信仰,這不單是一位馬列理論工作者的信仰,更是千千萬萬黨員干部的信仰。
90多年前,一個只有十二、三個代表的大會,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是什么讓這么多人克服千難萬險聚到一起,為什么那些早期的共產黨人,有的身居中高位,有的留學在外,有的家財萬貫、富甲一方,是什么讓他們放棄手中擁有的功名利祿,不顧一切地投身革命?答案是:信仰,是共產主義信仰。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中國共產黨如何能夠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并得了輝煌勝利。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起,一路走來,風風雨雨,歷盡磨難: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共產黨人慘遭殺戮,全黨陷入暗無天日的“白色恐怖”之中;日本全面侵華初期,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漢奸大行其道,國土大部分淪陷,全國各地哀鴻遍野;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叫囂三個月內消滅/“共軍”,黨內一片悲觀消極……每當到這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毛澤東等一大批共產黨人正是胸懷著無比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滿懷信心,從容應對,力挽狂瀾,救黨和人民、國家于水深火熱之中。
《榜樣》中的優秀黨員,只是全國千千萬萬黨員中的代表,更多的是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普通黨員,他們在不同領域,用不同的方式踐行著共同的信仰。回到現實生活工作中,作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我覺得,首先要做的就是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然后立足于廣播電視行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從點點滴滴的生活小事做起,服務于單位,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以老一輩、新一代優秀共產黨人不朽的精神豐碑來鞭策自己,樹起一面自己獨特的共產黨人的旗幟,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榜樣》專題節目中,在介紹廖俊波先進事跡的時候,主持人說道,廖大哥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精神與我們同在,隨后,他問錄制現場黨員觀眾有沒有感受到“俊波精神”,并愿不愿意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了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手。這個畫面,讓我靈魂深處激靈一動,情不自禁地回看了幾遍。這真的不是在作秀,我深深地知道,他們都是有思想、有良知共產黨員,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共產主義信仰:為人民服務
社區觀看《榜樣》心得體會(四)
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白衣天使”杜麗群,帶領科室人員,護理艾滋病患者10000多人次,全面承擔艾滋病患者救治工作,不懼職業暴露風險,用心呵護每一位艾滋病患者,被病人稱為“生命的守護神”;“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吳亞琴,扎根社區20余年,帶領社區黨員幫助群眾再就業,關愛弱勢群體,無論冬夏,風雨無阻,將昔日抵觸城鄉結合部的“老舊散棄”小區建成了全國有名的幸福社區。他們雖是普通的個體,但樂于奉獻、勇于擔當的優秀品質讓平凡的他們爆發出了不平凡的力量,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愛戴。
習近/平*曾指出:“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西藏察雅縣煙多鎮學東村原黨支部第一書記尼瑪江村,為帶領全村致富,多次深入調查研究,出錢出力創辦家具廠,三年時間,全村生活質量、生活品質有了顯著提高,雪東村實現了由“搬遷貧困村”向“標桿示范村”的華麗轉變;貴州生安順市平壩區唐約村黨*左文學,村委會主任彭遠科,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轉,種植蔬菜、水果,幫助村民走出一條致富路,讓唐約村成為全國脫貧致富的標桿。還有黃大年、廖俊波等等,他們是旗幟,代表著方向,他們是資源,凝聚著力量,讓我們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他們富于理想、敢于創新;他們一身正氣、心系群眾;他們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堅守信仰、踐行誓言。他們是典型,亦是榜樣,更是指引我們在新長征路上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
社區觀看《榜樣》心得體會(五)
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榜樣》專題節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通過講述幾位先進典型代表和老黨員的感人事跡,詮釋、代表了80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職業不同,經歷不同,他們卻有著相同的信仰:做為人民服務的公仆!這一雙雙手,握住奉獻,又攥住信念,讓觀眾禁不住感動落淚。
從這些先進典型代表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想要成為一名優秀黨員,就要學習榜樣的執著精神,學習榜樣的做事方法,學習榜樣的無私奉獻。就要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本職崗位,從自身做起,扎實工作,做專做精,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學習先進典型,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以“螺絲釘”精神扎根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王恩東“國之所需,我之所向”的精神力量,為祖國繁榮富強和宏偉藍圖貢獻自己的力量。崇高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激勵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把思想用在干事業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才能用實干造福人民,以實干贏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