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陽光時尚的鄰家哥哥
雷鋒,是一位從人民大眾和普通戰士中成長起來的英雄人物,他1940年出生,1960年入伍,1962年因公犧牲,當過學生、農民、公務員、工人、解放軍戰士。他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只生活了22個春秋,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他是世界上獲得領袖題詞最多的士兵,有關他的圖書、畫像、影視作品發行量和收視率屢創新高,他是舉世聞名、家喻戶曉的好人楷模,誰有善行義舉就會被夸贊為“活雷鋒”。
介紹雷鋒的書籍有很多,彩繪本《學習雷鋒好榜樣》有什么特點?張振江說,《學習雷鋒好榜樣》就是從發生在雷鋒身上的無數故事中,梳理出30個精彩片段,配以30幅生動形象的彩繪作品。該書由《雷鋒》雜志組織著名專家精心策劃,80后、90后大學生參與創作,雷鋒當年輔導過的學生、資深藝術家精心繪圖,奉獻給讀者的是朝氣蓬勃、陽光帥氣的本色雷鋒。“這本書的定位,就是為廣大讀者特別是新時代青少年提供一份簡明、通俗、時尚的學習讀本。”
張振江介紹,彩繪本《學習雷鋒好榜樣》是迄今為數不多的以彩繪形式發行的雷鋒故事讀本,力求讓青少年看到一個陽光時尚的鄰家哥哥雷鋒,而不是遙遠模糊的人物,“在故事的選擇上,三十個故事力求可觸可感,像紀錄片的鏡頭,不雕琢不溢美;而在配圖方面,不求精致不求全局,只截取一個最靈動的瞬間,或感動,或熱烈,或凝思,從而傳遞著無限遐想。”
《學習雷鋒好榜樣》一書的彩繪圖,全部由雷鋒曾經輔導過的學生劉靜繪就。58年前,雷鋒擔任劉靜所在班級的校外輔導員,在一次課堂上,雷鋒問劉靜,你長大了想干什么?“我想當美術教師!”劉靜說。“那好啊,你就好好學畫畫吧,以后多畫一些英雄人物,也畫畫咱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劉靜長大后雖然沒能成為一名美術老師,但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了專業美術學習。劉靜說,畫雷鋒組畫是自己學習雷鋒精神的一種形式。
繪就勵志成才的“路線圖”
作為雷鋒精神的播揚者,張振江在最近創作的詩歌《永恒的人生》中這樣歌詠雷鋒精神:“你是民族精神寶庫中/一束閃爍的光焰/你是人類道德講壇上/一尊大呂黃鐘/你可敬的形象/豐碑一樣佇立/你崇高的精神/大河一般奔涌”。而在當今時代,“社會深刻變革,價值追求多元,考驗現實而緊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在肩,如何匯聚磅礴力量,造就建設棟梁,尤其是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擺在全社會和每個家庭面前的重要課題”。
張振江表示,策劃出版彩繪本《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初衷,就是通過平凡的英雄??雷鋒的故事,弘揚時代的英雄觀,“目前,我們一向秉承的英雄觀正在不斷接受考驗,不少人對英雄的理解出現偏差,一些拿英雄開涮、拿經典說事的行為,不僅攪亂大眾視聽,也降低和損害了自己的道德操守。”
張振江說,彩繪本《學習雷鋒好榜樣》就是以通俗、時尚的形式讓讀者走近英雄、理解英雄、學習英雄,“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喜歡說男神、愛豆,其實哪個時代沒有自己的明星偶像呢?雷鋒二十二歲的人生,比太多人青春短暫,但卻比許多人濃郁深刻。”
張振江介紹,彩繪本《學習雷鋒好榜樣》還原的雷鋒,是真實而溫暖的,書中描述的雷鋒故事,堪稱當代青少年修身勵志成才的“路線圖”,比如書中提到的“釘子精神”以及“螺絲釘精神”。
《學習雷鋒好榜樣》第15個故事《咬定青山不放松??發揚釘子精神》中說,“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鉆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張振江說,這段《雷鋒日記》中記載的話語,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這種鉆研學習的精神,當下依然不過時。
《學習雷鋒好榜樣》第16個故事《鉚在崗位顧大局??當好螺絲釘》中說:“雷鋒深知,一個人如同一顆螺絲釘,在整個革命事業這臺大機器上,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必須緊緊地擰在自己的崗位上,同整個機器一起運轉。”張振江解釋,這樣的“螺絲釘精神”,對現在的每個年輕人都不可或缺,“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年輕人成才的前提,雷鋒甘做革命的螺絲釘,現在的年輕人最忌諱的是眼高手低,螺絲釘精神教人踏踏實實做好事情。”張振江說,學習雷鋒精神不是粘貼復制,“我們不一定要像雷鋒那樣縫補衣服,但勤儉節約的家風永不過時;我們不一定要學習雷鋒從地上撿起一顆螺絲釘,但踏踏實實做事的作風永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