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3月3日和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分別在北京開幕。今年的兩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渠道,認真收聽收看全國兩會開幕盛況,聆聽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熱切關注兩會動態。各基層黨組織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師生談心得、談體會,不斷推動兩會精神入腦、入耳、入心。
師生們一致認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高舉旗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鼓舞人心。過去一年里,在*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偉大成就。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讓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在新的時代,我們要結合新形勢,勇于擔當新任務,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改革開放與創新發展,切實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務求實效,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在觀看直播后,大家就經濟、民生、教育、改革開放等兩會熱點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并寫心得體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這個消息令人倍感振奮。”師生們一致表示,國家的政府工作報告越來越順民意、合民心,體現了大國胸懷與理想,我們必須好好學習貫徹兩會精神,更加堅定理想與信念,增強奮斗信心,為國家改革發展,尤其是職教改革,為廣東省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窗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現學院的強校夢不懈奮斗。(
2篇
昨天,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上海多所高校師生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收看、收聽會議,并結合自身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熱議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家發展變化,交流“兩會”心聲。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教授姚雷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然強調打好三大攻堅戰,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提高脫貧質量。“作為交大教授,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貧困地區服務。去年帶領民盟交大一組赴國家一級貧困縣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紅花、薰衣草種植地區進行技術扶貧,深度改良加工技術;赴寧夏固原地區考察和挖掘當地特有的野生芳香植物,并提取出具有高附加值的精油;同時還組織湖南貧困地區小學生走進交大校園,與設計學院師生交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早日圓夢等。這些活動一方面使我們的專業得到了發揮,同時也使我們深感幫扶貧困責任在肩。”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8級研究生張昭來自河北,他最關注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污染治理部分。今年過年回家,張昭注意到家里小區的供暖系統已經實現了“煤改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8年污染防治得到加強,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我自己也深有體會。自從北方地區推行‘煤改氣’之后,天空確實變得更藍,霧霾情況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希望污染可以繼續得到治理,讓家鄉變回童年里的綠水青山。”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2018級研究生陳文佑也非常關注污染防治。“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燃油車尾氣污染在大氣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我國汽車工業由汽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勢在必行。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作為一名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深感責任重大,我將努力為我國的生態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表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實”:總結成績實事求是,設定目標實實在在,部署工作切實有力。報告對教育領域改革發展成就給予了高度肯定,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重點部署了職業教育,再次明確了教育投入,強調了就業,部署了雙一流建設。上海外國語大學將以實際行動把“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到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中去,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五年實施方案,加快“雙一流”建設,推進學校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培養“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加快建設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學校建校70周年。
上海外國語大學2017級英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姚紫嫣談道:“教育話題始終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從人才培養、優質資源共享、‘雙一流’建設等方面為高校發展指明了方向,而這些發展舉措的實施也將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極大地促進高等教育的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此外,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還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各階段、各層次學生的關懷關切,激勵著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多出成果,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以更好的狀態投身于*現代會建設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實踐之中。”
長江大保護是本次兩會的熱點話題,長江水域生態保護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院長唐議教授積極關注。他表示,總理報告中提到“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上中下游協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長江水域生態保護戰略研究中心將積極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全面跟蹤禁捕政策落實情況調查、研究禁捕政策落實實施、研究相關資源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等系列工作,積極參與《漁業法》修訂工作,力爭保質保量完成修訂工作,同時積極參與長江沿線省市禁捕政策落實相關工作,加強重點、難點問題的調研,發揮中心智庫作用。
上海河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王成輝教授領銜的團隊,自2015年起在西藏亞東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經過多年刻苦攻關,幫助當地發展亞東鮭魚產業,成功助力亞東縣在西藏率先實現脫貧。王成輝表示,精準脫貧是我國現階段的三大任務之一。作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將繼續本著“扶貧先扶智,興業先興技”的指導思想,發揮學科特色優勢,以技術成果為支撐,進一步總結亞東鮭魚產業發展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經驗,為對口支援地區“建好一片基地、攻克一項難題、傳授一套技術、培養一批人才、支撐一個產業、脫貧一方民眾”。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職學院教師張毅說,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中,特別指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為我國職業教育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奮,我們應抓住這個發展機遇期,堅定發展的信心,努力解決那些長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上海建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蘭談道,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不僅要把兩會精神傳達給同學,還要帶領學生們深度分析偉大成就背后的理論支撐,實踐努力等多種因素,堅定學生們的四個自信,為實現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