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二次全國委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分別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忻州市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紛紛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多種渠道收聽收看會議盛況,持續關注全國兩會最新動態,共同見證偉大祖國的繁榮與富強,一起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時代的東風為夢想加滿油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事業是國家培養人才、積累人才的關鍵,是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教育話題始終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直接的受益者,忻州市教育局全體干部高度評價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對未來教育改革充滿信心,決心以實際行動把兩會精神落實到教育改革發展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用心用情用功托起祖國明天的希望。
忻州師院附中初中部教師李佳收聽收看開幕實況直播景象后,表達了人民教師發自肺腑的心聲:“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求真務實,分析問題深刻明了,應對舉措積極有效,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學習兩會,使我意識到教師不僅是一門職業,更是一份事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作為一名初二年級班主任,我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師德修養和教書育人水平,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為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讓更多的孩子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繁峙縣繁城中學教師高巨平是多年數學教學的基層一線教師,他說:“李克強總理特別提到了提高教師待遇等教育改革措施,作為一線教師,我特別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更加深刻認識到教育事業對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重要性。”
忻州師范學院五寨分院的趙雪梅在小學的減負和中學的升學改革中感觸頗深:“職業化高中為可能考不上大學的孩子提供了出路,如今咱們忻州實施的課后一小時免費服務等教育新政,更是充分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情懷。”
忻州十中教師肖雁是一位從事地理教學多年的資深教師,說起兩會激情澎湃:“我深深感受到各行各業都在擼起袖子加油干,隨著‘四個意識’的增強,我們開展教育工作將會更有底氣、更有信心、更有決心。”
忻州一中高二學生朱元新說:“關注兩會讓我更加明白,黨和國家為了能夠在國際上挺直脊梁,在國內給人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讓我心中升騰起澎湃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深知自己的時代使命,即使還達不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度,也要更加努力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儲備力量。”
光榮的使命將眾智匯成河
忻州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吳攀升指出:“李克強總理的報告,求真務實、站位高遠,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教育、醫療、就業等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問題都做出了詳細解答,非常接地氣、惠民生,順民意。尤其在報告中提到了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使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重任在肩。我們將立足崗位,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實的工作作風,為創建高水平高質量的大學而不懈努力。”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讓人民感受到了改革發展的紅利,直觀感受是收入增長了、城市干凈了、環境改善了、出行方便了、生活更加舒適了。”忻州師院附中初中部初二年級主任高霞一說起兩會便幸福滿滿,“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要始終秉持‘為學生健康發展導航奠基’的辦學理念,自覺將兩會精神融入教材、走進課堂、扎根校園,轉化為我們各項事業工作的思想‘地平線’、謀事‘智慧庫’、發展‘動力源’”。
忻州第一中學教師代彥東表示:“用心上好每一堂課,用心回答每一個疑問,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這就是我們為人民服務最基本方式。我們語文教師要始終在捍衛民族精神的第一線,努力引導學生和公眾正確對待國際文化與國際思潮,在學習先進文化與精神的同時把我們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原平農學院教師李利琴對未來學科的發展信心十足,她說:“在聽取兩會報告時,我強烈感覺到農業是大有作為的,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都與農業息息相關,智慧農業、美麗鄉村、自然教育,都給社會公眾回歸自然、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機遇。我相信,未來我們會看到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忻州師范學院思政系大三學生李銳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我認為是擊中了現實痛點。我覺得,國家大力發展師范教育的同時,還應想辦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特別是優秀教師流動性,出臺政策鼓勵城市優秀教師輪流到鄉村學校支教,幫助鄉村教師隊伍發展。”
忻州長征小學教師董建青談道:“我一直對兩會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小學教育的教師,深感責任重大。我將以“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為教育理念,用更貼近學生生活、更易被學生接受的鮮活教育形式,帶領學生關注社會、關愛基層、關心國家,引領學生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緊相連,從而為*培養出更多的建設者。”
破浪的決心讓步履更堅實
2019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在這樣一個年份召開的兩會,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殷殷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不忘初心的忻州教育系統干部師生更加信念堅定、步履堅實。
忻州師院附中初中部教導處主任呂艷艷認為政府報告厚重質樸、創新務實、提振人心,透實底、出實招,接地氣、暖人心,讓人民群眾對美好未來充滿期待。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的目標,使大家更加明確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深入學習兩會精神,強化了大家萬眾一心、殫精竭慮,對標一流、苦干實干,為社會進步發揮自身最大價值的理想信念。
忻州師范學院法律系主任武建國深有體會:“我們作為黨員教師,必須以新時代的思想武裝自己。增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只有深刻學習和領悟憲法,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法治社會。”
忻州高級中學教師朱曉瑜一說起兩會就信心滿滿:“青年學子要做兩會精神堅決的擁護者、認真的學習者、積極的傳播者、堅定的踐行者、永不懈怠的奮斗者,將兩會精神學深學透,用實際行動踐行兩會精神,為深入踐行‘勤慎敏愛’校訓貢獻青春力量。”
忻州師范學院物理學系學生賈銀環這些天很開心,因為他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重大進展,他說:“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例如促進周圍的人了解科學知識、尊重科學精神,堅定自己的選擇,形成正確的觀念。我們搞科研不是為了發文章,而是為了服務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忻州師范學院舞蹈系教師程書鵬認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兩會對于教育改革的關注力度更大,貫徹提升教師幸福感、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的舉措,令廣大教師深感振奮和鼓舞,對于政策的落實充滿了期待。身為高校教師,要有神圣的職責使命感,不斷錘煉自身,在思想道德、學識能力、作風紀律上嚴格要求,做“四有好教師”,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在忻州職業技術學院臨床專業學習的林曉燕深有體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提高財政對基本醫保的補助資金,不能讓‘一個人患病全家倒下’,還有降低進口藥物稅率等讓我感受到我們的政府真的在抓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著力緩解民生痛點。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們一定要學好知識,用創新的方法給人民提供便利,在國家需要我們時完美亮劍,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忻州實驗小學校長湯永斌對*的講話印象深刻:“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中華兒女,也屬于每一個少年兒童。我們要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堅定‘建功必須有我’的奮斗精神,讓幸福之花在人生奮斗中璀璨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