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習xx*稱贊谷文昌同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叮囑大家一定要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谷文昌同志已經去世30多年了,用今天的標準看,他是“四有”干部的楷模,深入學習谷文昌精神,對于強化思想武裝、推動工作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從焦裕祿精神到“三嚴三實”,從為民務實清廉到“忠誠干凈擔當”,全黨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新常態,特別是對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抓得越來越緊、越來越嚴、越來越細。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認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歸根結底還是靠黨的領導,還是看黨員干部能不能堅定信念、振奮精神、敢于擔當。我們黨歷來強調要先在思想上建黨、組織上建黨,才能始終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新常態下,推進拉薩市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黨員干部只有在思想上不缺鈣,才能像谷文昌、焦裕祿一樣做到對黨絕對忠誠、關注民生疾苦、勇于擔當作為,才能真正做到腳踏實地干工作,實實在在做事情,營造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為政環境,成為一名“四有”干部。這是學習谷文昌精神、焦裕祿精神的實質所在。
二、要解放思想,敢于擔當
谷文昌與焦裕祿一樣,都是縣委書記的榜樣,備受老百姓愛戴。為什么受愛戴?他們都為老百姓辦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焦裕祿說,不治理好風沙鹽堿地,不改變蘭考的貧困面貌,我決不離開。谷文昌說,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正是這種強烈的為民情懷支撐他們迎難而上,激發了共產黨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斗志。今天的工作內容、形式、方法雖然發生很大變化,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牢記這一點,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克服。
拉薩市委一再強調,這幾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于擔當,這是共產黨人活的靈魂。當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城關區一定做到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工作,深入實施市委“六大戰略”,做到解放思想、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決不搞花拳繡腿、表面文章,當好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排頭兵。
扎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堅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建強基層政權、夯實基層基礎,把今年鄉鎮(街道)三分之二的干部下沉村(社區)作為基層黨建的重大創新、有效載體和重要力量,進一步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結構,提升基層組織服務群眾水平,切實把干部沉下去、用起來,打造來自基層一線、群眾身邊的好干部培養鏈條。按照轉觀念、強素質、聚人氣、提功能、增合力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社區活動場所,激發干事創業積極性,切實找準基層黨建與中心任務的結合點,扎實做好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群眾工作,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大局、推動科學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始終把各族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大力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和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相結合,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通過網格化、“雙聯戶”等新平臺、新機制,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涉及群眾利益的工作領域,堅持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有效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群眾利益訴求,構建起社會穩定的銅墻鐵壁,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深入實施凈土健康產業。依托城關區區位優勢,著力打造凈土健康產業園區,在商貿、流通、加工、銷售等方面完善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管理方法、引入社會資本、開拓市場空間,大力推動凈土健康產業發展升級,增強拉薩凈土健康產業在全國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以現有的蔬菜直銷車、規模化奶牛養殖基地、蔬菜大棚基地等為依托,滿足市民對蔬菜、水果等產品的需求,大力拓寬多元化的就業空間,吸收大量不同層次的勞動力就業,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三、要清正廉潔,為民務實
干部的清正廉潔,是永恒的話題。給我印象最深、觸動最大的,是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1949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革命快要勝利了,一定要警惕敵人的“糖衣炮彈”,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60多年過去了,有多少黨員干部沒有守住這條底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何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像焦裕祿、谷文昌等同志,則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2篇
谷文昌是我黨萬千干部中的普通一員。但他就是在平凡中苦干,扎根福建東山14年,從平凡走向偉大。至今東山人民仍感念在心,“先祭谷公,后拜祖宗”。政聲人去后,谷文昌已經深入了人心,谷文昌的精神深深浸潤了這方土地,他像一粒種子撒播,不求顯績,默默無聞,卻不斷成長壯大,成為今天的蒼茫林海。
谷文昌精神深刻體現心中有黨、心中有民,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定力所在,動力之源。谷文昌的筆記上,記錄了他的自我要求:“不帶私心干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他評判一切的準則有兩條:“一看是否對百姓有利,二看是否有損黨的威信。對群眾有利,萬難也要做到;于黨的威信有害,再小也不能做。”這樣擲地有聲的話,讓我們每個黨員油然而生一種自豪。黨性,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共產黨員的決心、意志、干勁,也是遇到復雜問題、矛盾的定海神針。從谷文昌身上可以學到,心中有黨,不是空說,而是實干。
谷文昌對群眾的深情如同春雨一樣細膩。群眾路線在谷文昌身上,早已內化于無形。學習谷文昌,是學我們共產黨人同人民群眾與生俱來的血肉聯系,血脈深情。學谷文昌以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學習谷文昌,學他深深植根,腳從未離開大地,身從未離開過人民。學他“苦人民之苦,急人民之急”,始終與人民群眾共進退。學他善做善成,善始善終,始終放眼長遠,久久為功。
谷文昌精神深刻體現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底線思維。“權”和“責”是我們做各項工作必然面對的問題。面對崗位,著眼權力還是著眼責任,直接決定著工作導向。權力能夠體現人生價值,也考驗著為黨和人民辦實事的能力。從谷文昌的身上,可以看清楚一個共產黨人的“權力觀”和“責任觀”。
谷文昌責任在胸,不因職位的變遷而變遷,不因境遇的改變而改變。“文革”下放期間,他沒有絲毫放松共產黨員的責任。治理水土流失、積肥改造農田,在缺少人才的情況下,主持建造隆陂水庫。直至臨終,他的責任擔當也沒有絲毫放松。他在病床上叮囑木麻黃更新換代。谷文昌作為共產黨員,心中之責,終生不渝。
心中有戒,既是底線思維,也是最高要求。如果說“責”是谷文昌對權力的全部理解,“戒”則體現出一種共產黨人對權力的警醒,讓人深受啟發教益。其身正,不令而行。對自己嚴格要求,成就了谷文昌的群眾威望,打下了帶領群眾干事創業的基礎。谷文昌的話聽來非常樸實:“當領導的要先把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他要求家人:“不許沾公家一點油!”谷文昌以戒為尺,丈量自己,丈量家人。他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心所擾,避免了誘惑和腐蝕,也避免了放任和下滑。谷文昌之戒,當為所有黨員干部之戒。胸懷坦蕩,方風清氣正。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谷文昌是太行兒女飄落在福建的一粒種子,茁壯成長,結出累累碩果。我們要用心學習谷文昌,更要用行動學習谷文昌,用學習谷文昌感染帶動更多的人,“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使人們在思想上精神上有了靈魂,讓整個社會向上向善之勢噴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