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來逸飛已經半個月左右了,剛開始這個環境所帶來的陌生感已經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工作上的不解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所帶來的困惑。
還記得上班第一天,在總部開會的時候,我就深刻感受到了我與正式的一線社工的差距,她們說的很多名詞我都聽的云里霧里,她們每個人都在很自信的表達出自己對項目的見解與看法,而我什么都不懂,我對工作的很多基礎知識都一知半解,更遑論見解與看法了。不得不承認那一刻是有挫敗感的,很茫然也很失落。開小組組內會議時,思維根本跟不上她們的表述,因為沒做過,所以什么都不懂,雖然專業對口,但是我發現很多東西都跟想象中的不一樣,跟課本上學到的不一樣,書上更多的是方案設計、理論知識,而做一線社工,需要走訪社區,進入社區,充分理解整個社區乃至街道基本情況,是跟人打交道,而不是跟文字打交道,來到逸飛接觸到了我之前從未接觸的領域,是在學校做志愿者時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那個時候我真切明白了我的專業具體是應該做什么。
我是一個比較懶散的人,在來逸飛之前,朋友跟我開玩笑說看我能堅持多久,我也沒想過自己能做多久,我也怕自己做不好,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能堅持下去就盡量不要放棄。懵懂的選擇了所學專業,懵懂的進入了社會,我很慶幸有時候自己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考慮過很多問題,也想過如果不是想象中的樣子,我是不是要放棄,可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兩周的工作中,我看了很多項目資料,大致了解了新村項目運營,雖然還是外行,但是我努力在向一線社工的標準上靠攏。不像之前所想的一樣,我會堅持不下去,反而有的時候很享受這樣充實的生活,擁擠的上下班公交,我已經適應,公交上聽一首歌,看一篇報道,讀一章小說都成了上下班時的樂趣。
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這句話真的很扎心,因為來到逸飛以后,身邊都是這樣的人,相比于她們,自己的確是差的不止一點半點,我希望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可以變得更好,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都能夠超越以前的自己,所以要更努力才行呀。
冬天的寒冷,并沒有阻擋道路上的自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辜負了朋友的“期望”,我準備在社工的道路上繼續進行下去啦,我會更好的鍛煉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生活很苦,我很甜,冬天很冷,我很暖。
2
今年大四,14年入學就讀社工,中國中部的三線城市。班里有同學大一暑期去了廣東的社工機構做了實習生,學到了一些方法并且拿回了一整套關于社工開展游戲的書。也有同學在大二去了香港進行交流,這個具體情況不太知道,好像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國內學校社會工作和香港地區的差異那種文章。
本人女生,開始對實習并沒有過多看重。在我們學校社會工作專業有三大實習,分別是社區實習、機構實習和畢業實習。前兩項學;究梢园才女數氐囊恍C構和單位,當然也可以自己找,最后一項是需要自己找。
說一下我的實習經歷吧。
2017年暑期,在我們當地政府部門當見習生,也是響應當地團市委舉辦的高校學生暑期見習的一個活動;緝热菥褪窃谡k公室從事一些文字編輯、會議記錄和后勤保障工作。與社會工作相關性不是特別大。從事這份實習開始就是為我將來考公務員做一些心理適應和環境適應。當然,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規劃,將來不再從事公務員行業。
待遇是每天20元補貼,一共持續了大概40天左右,周末雙休不補貼,反正我也是為了積累經驗,不太在意。和單位部門領導相處愉快。但個人覺得公務員以后可能過于死板,和個人特性不符,所以及時更改了人生規劃。同時這也為我社區實習做了充分準備。
大學的第一個實習:社區實習。2017年12月至2017年的1月,在學校當地的街道辦實習,被下放到一個社區,該社區地處于大學城附近管轄范圍也包括了我們大學。但由于我們大學屬于廳級,基本不聽它管,所以它主要管理的是大學城所處的幾個小區。我們原本準備在其中開展社區服務:比如說社區養老,社區醫療以及社區偏差行為青少年矯治,幼兒日托等。但是該社區所處的小區入住率不高,也就是說基本沒什么人,并且偏年輕化,老年人和幼兒都不是特別多,所以我們這些活動都流產了ಠ_ಠ。
最后是配合當地原來開展的一個活動叫老年人書法大學堂。用社區的一個活動室,請大學的一些中文系歷史系書法系的教授過來,主要教授書法和講一些文學史學故事,也算開展了社區活動。另外還開展了十九大基層組織的選民登記工作。
別的同學有分到不同的街道辦的有些確實做了一些社會調查,如對新小區的入住率、入住成員的社會基本情況、個人基本情況、家庭基本情況的一些問卷調查,是入戶調查。
大學的第二個實習:機構實習。2017年的5月至6月底;旧洗蠹叶际亲约夯丶覍嵙暤摹2糠滞瑢W在學校,學校分配到了當地的社工機構。因為我們這個城市是三線城市,社工機構只有三四家左右。他們開展活動有些是留守兒童的社工服務,青少年的人生發展規劃和課外素質拓展這一類的。去機構的同學回來普遍反應比較坑,領導喜歡壓榨實習生。例如讓女生去社區發問卷,晚上8:00多還在外面發問卷,因為不屬于大學城附近的社區,所以安全問題很困擾大家。但直接帶領他們的都是往屆學長,為人比較親和,會教授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在社區實習的一半同學實習回來以后明確表示將來不會再從事社工,哎。
我本人選擇的是留校實習,掛靠在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從事的也是會議記錄,文件整理,資料錄入,文字編輯和預約接待等具體工作。不過這邊有一個朋輩輔導,可以應用一些社會工作的方法和原理進行指導。同時在大學的進行心理咨詢的同學普遍來說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也接觸到一些具體案例和問題可以適用于個案工作的。但畢竟輔導的主體老師都是心理學相關人士,與社工聯系并不密切。
當前在中國中部的一個三線城市,大學生社會工作實習形式上做到了實習,內容上與社工專業的具體實習關系并不密切,甚至不少同學完成的只是行政上的工作,沒有運用到自己的專業技巧和手法。部分同學對于未來從事社工表示不確定,但也有一部分同學明確表示將來會從事社工。他們的預期路線是先去深圳、香港地區發展幾年,學習經驗,然后回來自己創辦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