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系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斗。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群眾路線,最應持之以恒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推進精準脫貧攻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以*同志的*從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脫貧攻堅戰中,大多數貧困群眾嘗到了勤勞脫貧的甜頭,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他們走上了脫貧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勁頭。但也有一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
脫貧攻堅是一項是長期而重大的任務。第一,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貧困地區仍存在經濟發展矛盾,扶貧攻堅任務仍十分艱巨。第二,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明顯增強,為扶貧開發創造了有利環境和條件。現在要從解決溫飽成為鞏固溫飽,要將扶貧全新定位,從改善生活環境和提高發展經濟能力來縮小貧富差距。
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定義,脫貧攻堅不僅是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的個人問題,而且是整個民族?力同心的國家行動。我們黨以愚公移山志向貧困發起的宣戰,是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中華民族開啟的新征程。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為契機,激勵動員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將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進一步開花結果,奏響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強音。
篇二:
_創立30多年來,在堅持發展經濟的同時,一直堅守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在_事業創始人涂建華的親自垂范下,_“擇善而行”,襄助教育、扶危濟困、抗震救災、環境保護、吸納就業、產業幫扶,以“實實在在助公益,真心誠意做慈善”的樸實態度真誠回報社會。同時,作為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的成員之一,_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號召,立足教育,持續探索精準扶貧方法。
國家要強盛,民族要復興,教育是基礎,人才是保障。因此,長期以來_將教育作為參與扶貧、公益的重點領域,將襄助教育作為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形式,相繼在石柱、_等貧困山區共捐建10余所希望小學。其中,石柱三根樹小學、_滄溝鄉小學曾因為位置偏遠,辦學條件落后而一度面臨停辦的局面,在_等愛心企業的幫扶下,改善了辦學條件,提振了辦學信心,大量山區學生(其中多數為留守兒童)得以繼續就近上學,學校師生和當地村民對_的義舉贊不絕口。
_在援建希望小學的過程中,秉持“愛不貴濃而貴長”的原則,堅持每年回訪,為學校和學生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關懷。為此,_倡導員工及希望小學的學生搭建“一對一”關愛互動的橋梁。“連心卡”是一份愛心承諾,簽定“連心卡”后,所有愛心活動由簽訂者與學生自主安排。表達愛心的方式、內容、時間都不限,包括提供關懷、陪伴玩耍、提供獎學金或治療費用、寄書或學習資料、輔導教育、給予幫扶信息等等。滴水穿石,再小的力量,也是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山區的希望。多年來,這樣的關愛陪伴著一批批_希望小學的學生完成學業,呵護了山區貧困家庭希望之光。同時,每年的持續回訪,_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不斷提供從電腦、體育器材等教學設備,到互聯網課堂等培育方式的各種資金和實物支持。
為更有效地開展襄助教育的公益事業,創新落實精準扶貧,結合石柱、_希望小學貧困、偏狹的現狀,_年,_開始在石柱、__希望小學打造著眼于提升邊遠貧困山區學校教學軟實力的“_夢想”系列項目,包括“_夢想獎學金-獎勵小學優秀畢業生”、“_夢想課堂-打造多媒體教室”、“_夢想書屋-打造小學圖書館”,藉此,讓_希望小學的學生們切身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領會到“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變人生”的道理,更加努力投入學習,達成“精準扶貧”的要求。首批_夢想獎學金今年7月已經在石柱三星_希望小學,中益_希望小學、三根樹_希望小學和_滄溝鄉_希望小學完成發放,有12位同學分別獲得了_元獎學金。_夢想課堂、夢想書屋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開闊了師生們的視野,受到廣泛好評。
除了援建希望小學,_亦曾多次向相關教育機構提供捐贈款項:_年,捐贈600萬元設立重慶育才中學陶行知獎學金;_年,為重慶育才中學“陶行知教育基地”的建設捐款200萬元;_年,向重慶育才中學等學校捐1.68萬元購書款;_年,斥資750萬元贊助石坪橋小學改擴建工程。_年,_30年之際,_事業創始人涂建華發起設立首期本金3000萬的“_教育基金”,旨在助學育才,傳遞關愛,回報社會。_教育基金的成立,將使_襄助教育的公益、扶貧事業持續化、規范化。
在襄助教育之外,_常年對口幫扶石柱、_、潼南等渝東南邊貧地區,在鄉村建設、農業幫扶、修路筑橋、慰問孤寡等方面持續努力。2010年,_捐款800萬元在重慶市貧困地區潼南縣崇龕鎮建設“_潼南生態經濟公益林”項目;_-_年,_捐款300萬元啟動“重慶市少數民族地區特困老人關愛工程”,旨在定向幫扶重慶市轄區內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人群。同時,_還通過自身的業務開展間接地實現了對產業的幫扶,開展“授漁”行為。由_控股的瀚華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努力破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勞動者融資難瓶脖,新增和穩定就業人口超過30萬戶。
截至_年,_在精準扶貧和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方面的投入總價值超過2.5億元人民幣,切實踐行著企業公民責任。在黨和政府的號召、指導下,_將持續助力教育公益事業,探索精準扶貧方法,進一步踐行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熱愛公益的社會責任。
篇三:
一、目標任務及完成情況
鎮今年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是一個貧困村(村)退出和329戶588人脫貧;對兩個已脫貧村和243戶486人的脫貧人口進行“回頭看”的鞏固提升工作。鎮緊緊圍繞今年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制定脫貧攻堅工作制度,新增脫貧幫扶措施,增派脫貧攻堅工作人員,按照上級扶貧部門的工作安排,及時完成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目前我鎮20__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順利通過驗收,一個貧困村達到“一低五有”退出標準;329戶588人貧困人口達到“一超六有”脫貧標準;兩個已退出貧困村和243戶486人的脫貧人口的“回頭看”無返貧情況,達到鞏固提升目標。全面完成當年脫貧攻堅工作任務。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鎮今年主要脫貧攻堅工作是一個貧困村(村)的退出和全鎮329戶貧困戶的脫貧。一是加強對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村基礎設施項目的合理規劃和督促建設,以便實現貧困村“五有”目標;二是對貧困戶脫貧長效產業規劃和幫扶,以便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最終實現貧困村退出、貧困戶脫貧目標。主要做法如下:
(一)成立機構。鎮及時調整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調整為以書記、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領導班子成員、各村支書以及鎮直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鎮脫貧開發攻堅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總體布署和督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業務和指導工作。形成了書記、鎮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一起抓、黨員干部齊心協力抓扶貧的工作機制。鎮、村干部全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每月至少一次到貧困戶家中了解貧困戶需求,及時為貧困戶規劃脫貧項目、共商扶貧措施、擬定脫貧時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二)對貧困村(村)村集體經濟、村基礎設施項目的合理規劃和督促建設。年初貧困村(村)村兩委與第一書記、幫扶單位、駐村干部、社長等多次研討,對村集體經濟和村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合理規劃。決定修建水產養殖基地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為全村帶來集體經濟收益;修建山坪塘、蓄水池、小板路、生產生活便道等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村兩委的脫貧規劃得到鎮、縣政府的同意批復后,根據規劃內容及時召開相關會議并完善項目修建招投標等工作。在鎮黨委、政府、幫扶單位和村兩委等共同努力下,村的集體經濟和基礎設施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順利開工建設。在修建過程中,監委會成員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進行質量和進度的監督,促使項目按質按期完成。
(三)對貧困戶脫貧長效產業規劃和幫扶。鎮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長效產業項目規劃,以產業發展收入實現脫貧。檸檬是我鎮的主導產業,是我鎮農戶主要經濟收入之一。大部分貧困戶家中已種植有檸檬,有檸檬種植技術和經驗,以檸檬種植作為貧困戶長效產業發展項目,擴大貧困戶的檸檬種植面積,以增加產業發展的長效收益,貧困戶接受這項產業發展快。為更好幫扶貧困戶檸檬產業發展,鎮有檸檬專業合作社4個,為檸檬種植戶提供技術和產、供、銷服務。平時還有縣級檸檬專家服務團到鎮召開檸檬種植技術培訓會,為檸檬種植戶帶來技術和信息。鎮加強對結對幫扶干部培訓,要求幫扶干部認真學習法律、法規、農業政策、脫貧攻堅政策和各種農業技術知識,以便為貧困戶帶去實用的技術,真正起到幫扶作用,實現貧困戶產業脫貧。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非貧困村基礎設施薄弱。我鎮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很想為群眾辦實事,但卻沒有經濟實力,籌集項目資金困難。缺項目、缺資金、缺內生動力的總體局面未根本解決。
(二)貧困戶與幫扶干部自身問題。部分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有等、靠、要的思想,一味地等著幫扶人和財政給資金以及物資,滿足于眼前的生活,解決臨時問題,不能抓住扶貧時機,通過自身發展實現脫貧。部分鄉鎮幫扶干部由于自己所在部門沒有項目、資金,無法給貧困戶帶來具體的變化,在幫扶工作上發揮效果不佳。
(三)解決溫飽容易奔小康難。部分因病因殘致貧的貧困戶,由于喪失了大部或是全部勞動力,甚至連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僅僅依靠低保救助和社會幫扶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奔小康任重道遠。
20__年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工作機制,爭取各方支持和幫扶。加強政策宣傳和感恩教育,把農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潛力發揮出來,增強農戶主動性,依靠自身努力擺脫貧困、勤勞致富。
2019年工作計劃
鎮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將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扶貧辦的工作要求,積極認真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并重點開展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積極探索到戶增收新措施。堅持以發展扶持為主,資金扶持為輔的做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搞好已退出3個貧困村和全鎮脫貧戶的“回頭看”“回頭幫”鞏固提升工作。
二是按照縣級扶貧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斷深化脫貧攻堅工作力度,鞏固脫貧成果,以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重點,進一步健全長效幫扶機制。
三是積極爭取上級政策、項目和資金,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通過項目的實施,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都得到改善,為鞏固脫貧成果奠定基礎。
四是搞好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和感恩教育,激發廣大農戶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投身于生產建設當中,持續搞好產業和就業發展,提高農戶生產致富能力,通過自身辛勤勞動最終實現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