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發寶,一個守衛邊疆的戰士,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在中印邊界發生沖突中,為了捍衛國土,他身先士卒,身負重傷。這些事跡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這個令人敬佩的英雄團長。
他戍邊20多年,曾13次與死神擦肩,但他卻表示一點都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1.因為讀不起大學,高中畢業之后他選擇了參軍
1997年,祁發寶高中畢業,但因為家境貧困,讀不起大學。18歲的他,選擇了參軍,開啟了他精彩的軍旅生涯。
祁發寶一直有著一股敢打敢拼的韌勁兒,入伍之后,他一直刻苦訓練、嚴格自律。2000年6月,他以南疆軍區軍事課上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烏魯木齊陸軍學院,學習步兵指揮專業。畢業時,他本來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他卻主動選擇了西藏阿里。
西藏阿里,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的禁區。這里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不足平原地區一半的含氧量,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而靠近中印邊界線的執勤點,條件更為艱苦,海拔超過了5500米,極度高寒缺氧,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方圓幾十里都見不到人煙。據祁發寶在一次采訪中說,他們常常是多半年時間都看不到一個陌生人。
祁發寶剛到阿里時,也很不適應,那時他們蹲守的哨線,連個帳篷都沒有。手腳經常被凍得沒有知覺,吃飯和睡覺是最困難的事情。
熱飯熱菜對他們來說是極為奢侈的,大多數時候,是直接就著雪,吃結了冰霜的熟食。睡覺的時候,戴著棉帽手套,穿上毛衣毛褲,蓋上兩床被子,再蓋上大衣,都仍然是凍得整宿睡不著。
祁發寶本來不怎么愛吃辣,但在下半夜值班時,氣溫太低,為了御寒,他就吃辣椒。有一次,半個月他吃了30多包朝天椒,嘴唇長滿了水泡。
他們的哨卡,所有的物資全靠外部供給。如遇上夏季洪流或者冬天大雪封山,就只能靠直升機運輸。
但有時候,受環境的影響,直升機無法起飛,戰士們就只能吃巡邏間隙挖的野菜。
就是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苦寒之地,祁發寶卻無怨無悔地在這里堅守了20多年。
從20出頭的小伙子到40來歲的中年大叔,他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祖國的邊疆,獻給了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2.鐵骨錚錚的漢子,卻是個善良暖心的團長
祁發寶在面對敵人時,他毫不畏懼、迎難而上,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但作為團長,他對自己的兵卻像對待親兄弟一樣。
他所帶的團,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對峙時干部站前頭、戰士站后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
一名叫張明的戰士曾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巡邏途中,他們路過一條冰河,祁發寶帶頭跳下水探路,張明和幾名戰士也準備直接?河,卻被團長叫住了:“水很涼,我背你們!”本已過河的祁發寶?水回來,把張明背起來一步一晃往前走……
幾年前,祁發寶帶隊在一個前哨執勤,他們每天都要徒步巡邏30公里以上。為了大家能在哨所里有熱水用,戰士們在睡前能用熱水泡腳,祁發寶想盡辦法改造取暖火爐。
他利用晚飯后到點名前的時間給大家燒洗腳水,還在熄燈后,他利用個人的休息時間為大家燒好第二天喝的開水。那段時間,他每晚要忙到凌晨兩三點,這樣持續了5個多月,為大家燒了6000多瓶的開水。
為了節省焦炭,祁發寶帶領大家去山里砍柴,每隔一周一次。他給戰士們設定每人的背負的重量不超過50斤,但他自己卻總是背100多斤,有一次,背柴回來之后,他累得癱倒在地,不省人事。
祁發寶的硬氣和膽氣鼓舞了戰士們的士氣;他的善心和愛心,則溫暖著每個戰士。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隊伍都有著很高的凝聚力。
也因正此,在中印邊境發生沖突時,在面對敵方的人數是我方的上百倍時,所有的戰士們個個都英勇抗敵,毫不退縮。
3.守衛邊疆二十余載,他曾13次與死神擦肩
2005年7月,祁發寶騎馬巡邏,在途經一段不足50厘米的馬道時,軍馬突失前蹄摔下懸崖,幸好他反應快,借助反作用力推了一下,將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撿回了一條命。當時他暈了過去,醒來時發現后背被劃傷,鮮血直流。
還有一次驚險的意外,不過那是發生在他身邊的戰友身上。
那時祁發寶還是一名營長,有一次,為了完成一個前哨的裝備架設任務,他帶著五名戰士在雪山之巔奮戰了4個小時。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為體力嚴重透支,不慎從山上滾了下去,當時摔暈了過去,等意識恢復之后,新兵反復捶著自己的胸口,并不停地喊著:“營長,我疼,營長,我疼……”
記者采訪時,祁發寶回憶起這段往事,在鏡頭前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從他的講述中可以看出來,看著只有十幾歲、還是個大男孩的新兵,一個勁地喊疼,他當時肯定是心疼不已的。
這個喊疼的新兵,傷好后,很快又加入了巡邏隊伍。祁發寶說,也正是因為這些兄弟們,他才能堅持了這么多年。
2015年之前,祁發寶在巡邏執勤過程中,曾遭遇過40余次暴風雪和泥石流。和他一起執勤的戰友16人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險,其中有2人長眠于雪山。
去年的這一次,在與印軍的沖突事件中,他身負重傷,腦袋上被砸得凹下去了一塊。如今他已基本痊愈,再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這一次,他失去的是四位戰友,這都是與他朝夕相處的戰友。他的身體是差不多痊愈了,但內心應該還是傷痛不已的。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在中印邊境沖突事件中,祁發寶身先士卒,張開雙臂,擋在戰友們的身前,而他帶領的幾名戰士個個都在英勇抗敵,絲毫沒有畏懼。
這四名犧牲的戰士中,其中有兩名,當時本已突圍,但他們看到自己的戰友還深陷在戰斗中,又再次轉身回去援救,最后救出了戰友,而自己卻犧牲了。
祁發寶這20多年來的軍旅人生,真正稱得上是抗摔打的人生。
(1).祁發寶事跡的概括100字及個人心得
(2).榜樣人物祁發寶先進個人事跡的心得體會
我們大家今天所享受的幸福與美好,都是因為我們的背后有著祁發寶和他的戰友們。他們用錚錚鐵骨在為我們捍衛祖國的疆土;他們用生命在為我們守護和平與安寧。
致敬我們的英雄團長祁發寶!致敬四位犧牲的戰士!致敬所有保家衛國的英雄們!
最新祁發寶事跡心得體會
走時翩翩少年郎,來時悠悠華夏魂。愿天堂的傘,為你們送去人世間的美好。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嚴峻邊防斗爭中,官兵們更加懂得了邊防軍人的責任與擔當;英雄事跡感召下,官兵們守邊護邊、不怕犧牲的信念更加堅定。去年底,這個團服役期滿的戰士全部主動申請留隊,繼續在英雄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戰斗。
戰士付忠義說:“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滿了就回家。但是,經歷了去年的邊防斗爭,我更加認清了邊防軍人的價值。邊關雖苦,但總要有人守。只要邊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不想打仗就滾!祁發寶團長在遙遠的國境線上發出這聲怒吼,震懾山河!這就是我們英勇的軍人!向中印邊境的戍邊英雄致敬!面對高寒缺氧、危機四伏、人跡罕至的惡劣環境,祁發寶和戰友們以“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的斗志,堅守在高海拔的風雪邊關。對他們來說,堅守是一種付出,是一種忠誠,更是一種責任。
希望國人永遠記住,我們的歲月靜好,是英雄們負重前行換來的,務必感恩!作為華夏兒女,我們一定要好好工作報答社會,報效國家。寄以告慰烈士們的鮮血沒有白流!
祁發寶說:“最苦的不是自然環境,最苦的是我們戰士們心里面的苦。在這里見不到陌生人,只能看到天和雪山。為了調動著大伙兒的積極性,我就帶領大家一起看書學習,一起改進訓練器材,并一手打造出了前哨的帳篷文化、雪地文化和石頭文化。夜間站哨是我給自己定下的規矩之一。每次站崗,我都會主動選擇值守氣溫最低的第二、三班崗。冬天的時候,為了抵御寒冷和困意,以前從來不吃辣椒的我,硬是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吃下了三十多包朝天椒,整個嘴唇都起滿了水泡!睂帪嵫,不失寸土!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你們的英雄事跡永垂不朽!與日月共輝、與山河共存!向英雄們致敬!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鮮紅的血只為中華而奔騰,烈士的犧牲會激勵著每位中華兒女,烈士的血不會白流,向英雄致敬,向所有邊防軍人致敬。向英烈致敬!您們負重前行,犧牲自我!換取偉大祖國復興和平之路!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