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一些關于太原地震的信息,包含地震帶分布,歷史上太原地震記錄,以及地震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太原歷史上地震數據記錄
1. 北京時間2002年9月3日,凌晨1時52分,山西省太原市發生ML5.0級地震,山西中北部大部分地區有震感。
2.北京時間2010年6月5日20點58分,在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北緯38.2,東經112.7) 發生4.6級地震。
3.北京時間2011年8月2日19點57分,山西省臨汾市古縣、安澤縣交界處(北緯36.5度,東經112.1度)發生3.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4. 北京時間2012年3月9日21點20分,山西省太原市轄區,晉中市榆次區交界(北緯37.7度,東經112.6度)發生2.5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5.2012年12月18日早上,太原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12月18日08時11分,太原市市轄區(北緯37.9度,東經112.5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9.0公里。不過,太原發生3.0級地震無人員傷亡,震感只持續幾秒社會秩序坦然有序,并未受到影響。
6.2013年10月22日,19時08分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杏花嶺區交界(北緯37.9度,東經112.6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
7.2月10日20時10分山西省在太原市晉源區(北緯37.8度,東經112.4度)發生2.4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8.2017年11月18日07時22分在山西太原市小店區(北緯37.66度,東經112.52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9.4.3 2016-12-18 11:08:50 37.59 112.48 5 山西太原市清徐縣
二、太原地震帶分布圖
三、地震逃生注意事項
1、地震災害。強烈的地震,會引起地面強烈的振動,直接和間接地對社會及自然造成破壞。直接破壞如:由于地面強烈震動引起的地面斷裂、變形、冒水、噴沙和建筑物損壞、倒塌以及對人畜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等。這種由地震引起的破壞,統稱為地震災害。
2、地震次生災害。地震次生災害是指:由于強烈的地震使山體崩塌,造成滑坡和泥石流;水壩河堤決口造成水災;震后造成瘟疫流行;引燃易燃易爆物造成火災、爆炸;由于破壞管道造成毒氣泄漏;細菌和放射性物質的擴散對人畜生命造成威脅等等。
城市是個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區,地上地下各種管網密布,地震造成次生災害尤為突出,如1975年2月4日我國海域發生的7.3級地震,造成鞍鋼因此停電停水而凍結,高爐停產;造成營口水電設施被破壞,全市停水停電,使城市癱瘓。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發生的7.8級地震,使開灤礦供電中斷,用水猛增,礦井被淹;使天津堿廠白灰埝滑坡導致30多人喪生;使化工廠閥門被破壞并溢氯毒死5人。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宿7.5級地震,使油庫受震起火,大火燒了360小時,直至原油被燒盡,300多所民房,工廠無一幸免。1906年4月18日美國舊金山8.3級地震,導致火爐翻到一起大火,供水系統破壞,大火持續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區因而化為灰燼。
地震引起人體的損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建筑物的坍塌、煤氣泄漏、觸電、溺水和火災。其中最多的致傷致死原因是建筑物坍塌。此外,地震的震動和恐怖心理,會使原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病的人病情加重、復發或猝死。
3、地震是引起火災的原因。強烈地震發生后,隨著房屋的倒塌,電網被拉斷,煤氣、油庫、石油及天然氣掛鮮活易燃易爆危險品被破壞并遭遇明火而引起火災。據歷史資料記載,火災是地震時最常見的一種次生災害。
例如: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8.3級大地震時,在距震中90公里的橫濱有208處起火,燒了三天三夜,橫濱基本被燒光。在距震中100公里的東京,半小時后有139處起火,化學藥品及油類等易燃易爆物品越燒越旺,再加上水源斷絕,使大火蔓延。在毀壞的50萬所房屋中,有40萬所是被大火燒燒毀的。在死亡的10萬人中,有9萬多人被大火燒死的。
4、地震時要注意水患。地震如果發生在沿海,能激起巨大的海浪,造成海嘯。發生在水庫附近時,則易造成壩堤震裂,出現意外的險情。尤其是水庫,如果決口,必將造成相當大的損失。比如,1786年6月1日我國四川省康定南發生7.5級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引起河流堵塞,斷流10日后河道潰決,高數十丈的洪水洶涌而下,淹沒民眾十萬余人。所以,平時要做好抗震加固等預防工作,做到有備無患。
(二)地震是怎樣破壞房屋的。地震時房屋的破壞,是由于地震波在短時間內強烈沖擊的結果。地震波的沖擊使房間產生復雜的震動,當超出房屋的抗震能力時,房屋便會被破壞。地震波沖擊有垂直和水平兩個方面:垂直沖擊是上下顫動,使屋頂與墻壁,地基與墻根產生橫向裂縫;水平沖擊時左右搖晃,使墻產生縱向裂縫并倒塌,同時使屋頂作水平移動。震中區的一些地面還會產生裂縫、錯動、沉降,如果房屋地基正處于這些部位,房屋便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地震海嘯的威脅。像日本、智利一些地方,本身就容易發生地震和海嘯,再加上他們頻臨著很深的海溝,離陸地不遠的地方海水就已很深,海嘯可以在還保持著很大的能量時就撲上岸。如果岸邊有寬闊的大陸架就不一樣,這時海浪在前進的路上,會因與海底摩擦而失去不少能量,海邊的島嶼、暗礁也起著防波堤的作用,等到海嘯沖到岸邊時已成強弩之末,不能造成什么危害了。我國沿海就是這種情況,所以盡管196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的海嘯很大,對菲律賓乃至日本這些地方都造成了災害,但對我國卻沒有什么影響。
地震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和威脅。因此,在生活中,人們也應該多家普及和學習,在地震災難來臨的時候能夠爭取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不收到威脅和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