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一些關于榆林地震的信息,包含地震帶分布,歷史上榆林地震記錄,以及地震逃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榆林歷史上地震數據記錄
榆林位于中國陜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榆林地區處于古老的鄂爾多斯地臺之上,地震較少。有史以來,全區有記載的地震共發生53次,其中本區地震23次。最強一次在明正統13年9月丙戍(初三)(1448年),榆林5.5級地震,震中烈度七。區外地震波及30次。在53次地震中,本區烈變超過5級而成災的只有7次,其中本區發生2次,區外波及5次。
榆林歷史上的地震
1) 明《正統實錄》記載:“延安榆林莊塞(寨)地震,頹其城百二十丈。上命總兵官都督僉事王禎等修完之”。
2) 明天啟元年4月乙亥(1621年5月24日)地震,“是日午時寧夏洪廣堡風霾大作,墜灰片如瓜子,紛紛不絕,俞時而止。日將沉作黃色,外如炊煙,日光所射如光焰,夜分而沒,同日延綏孤山城陷35丈,入地2丈7尺”。
3) 乾隆3年11月24日戌時(1739年1月3日)地震,地震聲大如雷,是夜連震七八次,墻屋盡倒,可見該次地震在全區造成災害。
4) 民國9年11月初7(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源地震,本區成災。《晨報》(北京)1921年1月12日記載:“榆林16晚8點20分地震,至9點止共震5次,房屋倒塌,死人十余名。”
二、榆林地震帶分布圖
三、地震逃生注意事項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