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下,人才已經上升到第一生產要素,目前各個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為了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城市地位、提升城市檔次和全國的排名,對于人才競爭比較激烈。當下,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不復存在,因此爭奪越來越有限的勞動力人口就成為當務之急。那么2019年南京人才引進政策有哪些?南京人才落戶政策如何規定的?南京人才引進補貼標準有哪些?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南京人才引進的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南京人才政策:哪三類高層次人才購房可享受補貼
該意見提出,國際國內頂尖人才、江蘇省“333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三類高層次人才,以及政府重點引進企業(項目)中的核心團隊成員、新型研發機構中的核心團隊成員、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相當三類高層次人才的人員等,在南京市無住房的,可不受戶籍限制,通過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籌集部分房源定向供應的市場化方式解決住房問題。
此外,三類高層次人才在南京可申領不少于300萬元的購房補貼、申購不低于200平方米共有產權房、免費租賃200平方米人才公寓。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標準將放寬到現有標準的2倍(1800元/月),購買自住住房的貸款額度最高可放寬到限額的4倍(即120萬元/次)。高校畢業生拿租房補貼的時間由2年延長至3年。而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新就業高校畢業生,拿補貼租房的時限則可以長達5年。
據預計,未來5年,南京人才安居住房籌集總量將達1000萬平方米。其中,2018年建設的各類人才住房有望超過200萬平方米。南京市將通過在商品住房中配建、競建、競自持,在集體土地上試點建設等方式建設租賃住房。人才安居住房房源中,租賃型住房將占七成。
江蘇南京人才新政:最高可享受200萬元購房補貼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一個“如果”瞄準了創業:如果你來南京就業創業,就可以享受到引才育才、落戶安居等全方位、一條龍服務保障,獲得貸款貼息、場租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支持。
張敬華表示,“如果你是科技頂尖人才,我們將一人一策、特事特辦。如果你是研究生、40歲以下本科學歷或高技能人才,可以無條件直接落戶。”
南京市方面甚至表示,住房問題也不用愁。南京綜合提供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租房補貼等安居保障;高層次人才購買商品房的,最高可享受200萬元購房補貼。
今年以來,南京新增大學生就業9.5萬人,同比增長了30%。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二個“如果”指的是創新型企業:如果你在南京開辦創新型企業,對處于初創期的,南京明確,自獲利年度起三年內,對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全部獎給你們,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還將享受額外獎勵。
張敬華介紹,“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加計扣除基礎上,再享受研發投入10%的獎勵。如果你是年薪50萬以上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可以拿到相當數額的補貼。”
此外,南京還有專門的綠色通道和一企一策服務,幫助企業加快成長為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上市企業。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三個“如果”指的是新型研發機構:如果你在南京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南京每年將按照績效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并在土地政策上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張敬華介紹,“在研發機構組建中,南京鼓勵人才團隊持大股,政府的投資平臺將給予融資支持,并將股權收益的30%以上獎給你們所在的高校院所,同時這些股份未來還可以按照協議轉讓給你們。”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四個“如果”對準了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如果你是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員,南京將大力支持你們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鼓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轉化收入達到一定額度的可以享受相應獎勵。同時,對你們聯合企業建立面向大學生的“科創實驗室”,我們將提供30萬元的支持。
南京市委書記說的第五個“如果”對準了科技服務業:如果你從事科技服務業,在南京新注冊成立天使投資、創投企業,南京將給予最高1500萬元獎勵。投資南京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的,南京還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出現投資損失的最高可獲得600萬元補償。
此外,張敬華今天還表示說:“今天,南京城中到處可見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的梧桐樹,是南京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我們制定推介這些創新政策,就是要栽下招才引智的‘梧桐樹’,吸引海內外廣大人才來南京創新創業,成為引領新時代南京高質量發展的‘金鳳凰’!”
在此之前,南京已連續下發文件通知,提出了南京版的人才新政: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將無需就業前提就可直接落戶南京市。
據中新網報道,根據《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寧委發[2018]1號)要求,南京市公安局會同該市人社局研究制定《南京市關于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來寧落戶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人才落戶實施辦法》)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
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進一步放寬放開了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落戶南京的條件,不再以就業為落戶前提,制定了先落戶后就業政策,進一步簡化手續,為各類人才在南京就業創業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南京市公安局人口支隊戶籍證件管理大隊大隊長陶武介紹,調整主要涉及三類人群:一是學歷型人才,即:取得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年齡在40周歲以下且取得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含留學歸國人員);二是取得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三是取得三級以上(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類)人員。
實際上自2017年2月1日起,南京市已經全面實施了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南京市戶籍準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準入辦法》)和《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兩個戶籍新政,按照條件性和積分性來核準申請落戶者的資格。
據介紹,相較于這兩個戶籍新政,今年出臺的《人才落戶實施辦法》進一步放寬了人才的落戶條件:一是取消就業及繳納社保的年限限制條件,也就是不再以就業為前提;二是放寬了年齡條件,本科學歷人才從35歲放寬到40歲,技術、技能人才則沒有年齡限制;三是放寬學歷教育取得形式,《準入辦法》中要求本科學歷必須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而《人才落戶實施辦法》中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還包括國民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現代遠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高等教育形式。
“截至2017年年終,南京市戶籍人口達到680.6萬人,年內市外遷入的人口達到19.5萬人,戶籍總人口較2017年度增長17.8萬人,增幅明顯。”陶武介紹,駐寧高校共有53所,每年畢業大學生約20萬人,其中本科畢業生約14萬人,將成為南京市主要吸引落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