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下,人才已經上升到第一生產要素,目前各個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為了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城市地位、提升城市檔次和全國的排名,對于人才競爭比較激烈。當下,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不復存在,因此爭奪越來越有限的勞動力人口就成為當務之急。那么2019年溫州人才引進政策有哪些?溫州人才落戶政策如何規定的?溫州人才引進補貼標準有哪些?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溫州人才引進的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溫州人才引進落戶條件及申請
溫州開始實施《進一步加強溫州市區戶口遷移管理的意見》,放寬六類引進人才等人群落戶溫州市區的條件,與此同時,溫州還調整了購房遷移和投靠遷移政策。
在購房遷移政策調整方面,溫州市規定,在市區擁有合法固定產權房屋,其建筑面積60平方米以上,并取得該房屋所有權證(或購房發票)的房屋產權人,其本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包括無生活來源的未婚子女)、老年父母,可申請在市區落戶。
在投靠遷移政策調整方面,溫州市委、市政府明確,今后,市區戶口人員在市區具備居住條件的,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包括無生活來源的未婚子女)、退休或已到退休年齡的父母,可以申請將戶口投靠遷入市區;市區退休或已到退休年齡的人員身邊無子女的,可以申請1名子女戶口遷入市區。
據悉,溫州市今后在戶口辦理環節中將進一步簡化手續,實現“一次告知、本級負責、窗口即辦、實時監督”。對引進人才、投資納稅大戶、特殊貢獻人員在市區的落戶手續,由區級公安機關戶籍管理部門直接統一受理辦結;國家、省級“*”人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恢復戶口,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直接統一受理報批。
市委人才辦相關人士稱,溫州市此次調整戶口遷移政策,可吸引高層次人才、有突出貢獻人員和投資納稅大戶企業等相關人員在市區落戶,推進人才集聚,優化城市管理和民生建設,有效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從而促進溫州市經濟轉型發展。
引進培養重點和支持政策
(一)重點引進培養人才及團隊分類界定
符合時尚產業、信息經濟、“五一○產業培育提升工程”發展要求,在電氣、鞋業、服裝、汽摩配、泵閥五大支柱產業和網絡經濟、旅游休閑、現代物流、激光與光電、臨港石化、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創意、生命健康十大新興產業以及金融、現代農業等領域,培養引進學術造詣高、創新創業能力強的領軍型人才和團隊。重點引進培養的人才主要包括:國內外頂尖人才(A類)、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省級領軍人才(C類)、市級領軍人才(D類)、高級人才(E類)(具體分類目錄附后)。領軍型創新團隊是指以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致力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人才群體;領軍型創業團隊是指自帶技術、項目、資金在溫州創業,具有較好市場前景、能引領和帶動我市產業發展的優秀團隊。
(二)支持政策
1.加大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獎勵資助力度。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導向,引進培養在我市工作或創業的A類人才,給予不少于1200萬元的獎勵資助,B、C、D、E類人才給予最高800萬元、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資助,獎勵資助包括個人獎勵、住房補貼和創新創業科技項目資助等。A、B、C、D、E類人才領銜的團隊也可申請領軍型團隊項目資助,就高予以資助。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對優秀創業項目給予5??50萬元的資助。
2.加大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獎勵資助力度。著眼高、精、尖、缺,面向全球引進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水平、對產業發展有較大影響和效益的團隊,給予200??1000萬元的科技項目資助;引進國際領先技術水平、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效益的團隊,給予1000??3000萬元的科技項目資助;對頂尖團隊的特別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最高給予1億元的科技項目資助。對入選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的,在首個資助期內,按照不低于省級財政投入額度進行配套資助。
3.加快引進培養急需緊缺的人才智力項目。深入實施“海外工程師”引進計劃,對引進年薪30萬元以上海外高端技術管理人才的企業,給予10??30萬元的資助,聘用時間3年以上,視情再給予資助;對引進的市級重點國外智力項目給予5萬元資助。完善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養資助政策,被評定為中華技能大獎、錢江技能大獎、甌江技能大獎的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被評定為省“首席技師”、市“首席技師”的分別給予5萬元、2萬元獎勵,對省、市“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5萬元、3萬元資助。加強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新生代企業家的培養提升。
4.發揮企事業單位引才育才主體作用。完善支持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加大引才力度。對引進A、B、C、D類人才的企事業單位,給予60萬元、3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赴國外招才引智活動,補貼參團民營企業代表交通費的50%,最高不超過2萬元,對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赴國內招才引智活動,補貼一定費用。制定企業人才貢獻積分制辦法,根據企業稅收、畝產、科技等貢獻情況,在人才租賃住房補貼、人才公寓、人才子女入學方面給企業提供相對應的政策優惠。開展重才愛才工作創建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營造引才育才良好環境。
5.加強人才住房保障。落實人才住房政策,對A類人才獎勵一套住房,對B、C、D類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的專項購房優惠或購房補貼,對省級以上技能大獎獲得者、在民營企業工作的正高級職稱人才給予40萬元的購房補貼;對E類人才和新就業本科學歷高校畢業生分別提供900元/月、450元/月的租房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A、B、C、D、E類人才可按規定申請租住人才公寓,給予一定的租金優惠。
6.優化人才生活服務保障。妥善解決人才居留落戶問題,按政策規定為人才優先辦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多次往返簽證等手續,辦理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隨遷落戶手續。幫助解決人才子女入學問題,在義務教育階段的,A、B、C、D類人才子女可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由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優先照顧入學;E類人才子女由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協調就近安排公辦學校就學。B、C類人才定期安排健康體檢、療養休假等活動,在衛生醫療機構開設“綠色通道”,A類人才參照市級醫療保健對象落實相關醫療保健待遇。完善黨政領導直接聯系人才制度。
引才對象更明確人才分5個層次,專才偏才同納入政策保障
“人才新政十條”打破了原有按行業劃分人才的模式,引才對象更為明確,將重點引進培養的高層次人士,按能力水平和業績貢獻分為5個類型:國內外頂尖人才(A類)、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省級領軍人才(C類)、市級領軍人才(D類)、高級人才(E類)。A、B、C、D、E類人才目錄進行動態調整。
為更加突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特色,新政更以貢獻論人才,規定對現行人才目錄難以界定的“偏才”、“專才”,具體指對溫州產業發展、技術創新貢獻突出、作用明顯,在專業領域影響力大的,但是沒有入選重點人才工程或重點人才稱號,或沒有相應的學歷、職稱的人才,經市招才局會同有關部門、專家認定后,可享受相應的人才政策。
獎勵資助更給力A類人才獎勵不少于1200萬,團隊最高1億元
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新政十條”的資助資金也是相當給力,特別是對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的獎勵資助力度更是史上空前。
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導向,引進培養在我市工作或創業的A類人才,給予不少于1200萬元的獎勵資助,B、C、D、E類人才給予最高800萬元、4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資助,獎勵資助包括個人獎勵、住房補貼和創新創業科技項目資助等。A、B、C、D、E類人才領銜的團隊也可申請領軍型團隊項目資助,就高予以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