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下,人才已經上升到第一生產要素,目前各個城市,尤其是二線城市,為了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城市地位、提升城市檔次和全國的排名,對于人才競爭比較激烈。當下,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不復存在,因此爭奪越來越有限的勞動力人口就成為當務之急。那么2019年紹興人才引進政策有哪些?紹興人才落戶政策如何規定的?紹興人才引進補貼標準有哪些?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紹興人才引進的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紹興人才強市政策新聞發布會
越 城 區
首先是越城區對引進的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市級領軍人才、企業全職引進的海內外博士人才以及其他高級人才,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的,
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35萬元的房票補貼。
對副高職稱人員及高級技師、碩士研究生、 “211”或“985”高校本科畢業生、其他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5年內在紹首次購房的,分別按購房款的20%、15%、5%、3%,
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5萬元、3萬元的房票補貼。
柯 橋 區
柯橋區
面向部分“雙一流”高校和世界知名大學推出第一批事業單位中層崗位
,招聘黨政儲備人才14位,享受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和享受有關人才優惠政策,
主要包括:一是住房補貼。
對事業單位新引進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人才,分別給予40萬元購房補貼(或為期10年,每年1.5萬元的租房補貼)、20萬元購房補貼(或為期3年,每年1.2萬元的租房補貼)。
二是生活保障。
對事業單位新引進的碩士研究生,允許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遷入;除此之外,博士研究生還允許符合投靠條件的雙方父母遷入。
上 虞 區
上虞區近日出臺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辦法》,可以說是對
人才政策的再升級
,其中一條“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高校畢業生來虞
可以先落戶,再就業,對上述先落戶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每月經本人申請給予1000元的求職補貼
。”此外,房票補貼也大幅提高,以碩士生、博士生為例,在上虞首次購房可享受的
房票補貼從原來的20萬元、35萬元增加到30萬元、50萬元
。此外,《辦法》還提出,
從原先的租房補貼和房票補貼不能同享,到給予最長5年,
每年1.5-5萬元的生活津貼
。
新 昌 縣
新昌縣推出了“天姥英才”計劃,
提供住房補貼、安家補貼和公積金貸款等政策
,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方面也做了明確。其中符合前5種類別的高層次人才分別提供20-100萬元的購房補貼和0.5萬-5萬元的安家補貼,針對985、211高校畢業生也提供了6萬元的購房補貼。
新昌人才政策補貼詳情
據悉,截止到2017年底,紹興新引進各類人才6.5萬名,其中新增就業大學生3.3萬名,同比增長33.8%。人才新政出臺一年半時間,紹興已兌現人才政策資金近6億元,僅去年紹興人才專項投入超過10億元。
面對紹興不斷加碼的“搶人”新政,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紹興面臨產業轉型升級,朝多元化發展,急需人才引進。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入和市場競爭的充分化,再加上資源、環境、產出對產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紹興原本的紡織、化工、金屬加工三大重點傳統產業和黃酒、珍珠兩大歷史經典產業都遇到和經歷了“成長的煩惱”,
傳統產業正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向智能化制造轉變,簡單的勞動力早已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急需一些高端人才的引進
;從今年的招聘崗位中不難發展,涉及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通用航空等諸多領域,隨著集成大佬中芯國際、豪威科技等產業項目相繼落地,這種現象還會不斷出現。
其次,人才引進會帶動一個城市的房產、商貿產業的發展。
如何吸引人來?最簡單粗暴的就是落戶安家。
全國20多個重點城市發布的“人才新政”,大都包含了落戶、租賃和購房補貼。年輕有為的
人才們如同一張張“行走的房票”
,他們就業需要租房、買房、結婚、生子,長期的良性循環下,這樣的剛需客群房地產自然是拍手歡迎。不僅如此,以高端制造業為首,引入的大量人口,
龐大的消費群體對于周邊的商貿而言也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
第三、城市人口老齡化,需要年輕血液注入。近幾年,人口紅利開始逐漸消失,這不僅僅是紹興、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痛點。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
全省常住人口為5657萬人,相比2017年僅提高了0.7個千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3%,相比2017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
看完了全省數據,我們再來看下紹興的具體數據。在公布的2017年全省11市常住人口數量中,紹興成功突破了500萬人大關,
對比浙江省其他城市僅排名第6位,在臺州、金華之后。
不僅如此,
在人口增長率和出生率排名中,
紹興分別以0.44%和9.2%的增速墊底,
可以說在這場“搶人”戰中,紹興勢在必行。
2017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統計情況
從以上的數據已經預見到紹興未來的勞動人口狀況,“ 少子化 + 老齡化 ” 將同步襲來,兩者疊加所引發的后果令人憂心。從整個城市大方向來看,就是勞動力不足、養老金赤字,進而可能會導致新興產業不振、房產價格下跌。
而提前大量引進人才,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所帶來的危害。
與此同時,這也是紹興順應大灣區、創新型城市建設,擁抱杭甬一體化發展需求。隨著1.5萬億元浙江大灣區建設啟動,
紹興坐落于杭州灣“收腹”區位
,是灣區經濟的輻射中心,將會有大量的資金、產業會在此處加速聚集,
急需構建先進智造大平臺的紹興,也會抓緊機遇尋求發展,目前積極加強人才儲備有利于未來提高城市競爭力。
二三線城市“搶人政策”越來越多,給房子,給錢,給戶口,在2017年還算新鮮,
隨著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推出類似的政策,房子、戶口、錢似乎已經成了標配。
然而二三線城市房價暴漲之后,房價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堆政策終究不是核心競爭力。
強大的產業優勢、發展機會才是真正吸引人才的根本,最為典型的就是杭州。雖然杭州過去幾年,杭州房價暴漲,但人才流入卻是源源不斷。原因就在于,杭州有強大的互聯網產業,有產業集聚的規模和優勢,有讓高端人才趨之若鶩的就業崗位,有相對清晰的產業發展前景,有相對開放和規范的管理模式。此外,完善的生活配套體系和良好的就業環境,也是讓人才安心就業、安家、創業的基礎保障。
所以,紹興要從這場“人才大戰”中分一杯羹,除了給戶口、給錢、給房子等最實在的硬件條件外,還得拿出點干貨來,
打造獨樹一幟的產業優勢,引入和打造更強大的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合理規劃人才,發揮人才巨大的升值空間,提供更為開放和便捷的政策環境,讓人才真正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