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一年剛剛到來,CCTV新聞中看到最新樓市中對小產權房的報道。其實小產權房在深圳,東莞,北京的總量占全國的60%以上;
深圳這個地方和商品房各占半壁江山,部分區域二手商品房價格高達每平方米10萬以上,造成了絕大部分市民買不起,在剛性需求的驅動下大家把眼光只能瞄準小產權房市場,來滿足安家置業的目的。
大家即愛它便宜,又害怕買到一個定時炸彈,拆遷的顧慮總是認很多人憂心重重;產權得不到政府的認可是最擔心。
深圳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小產權房就隨之伴隨而來,原關外的公明、石巖、布吉、龍華、南山、西鄉、松崗等地是重災區。樓市每年都有整頓小產權房的最新政策云云,只不過是只見雷聲不見雨點,幾十年下來房源越來越多,深圳地方政府曾在2013年公布13個違建試驗區,
依據《深圳市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處理試點工作方案》來進行,但最后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2019年中國政府或實施以下小產權房最新政策:
第一、從源頭上禁止小產權房新建及現房買賣
地方政府嚴格把關“一戶一宅”,村民以私人宅基地向國土部門申報住宅項目全部從嚴審核,源頭上扼制“小產權”再次流入樓市中。
村民自建房的過程中,當地城建部門都會現場執法,隨時對加建加蓋等違法行為進行從重處罰。發現對沒有按照申報來進行的自建房,
辟如對沒有申報的房屋建設好以后,不管是銷售樓花還是現房都會予以沒收,并對相關村委和責任人追究連帶責任。
第二、人性化處置已經建成的小產權房頂目
中國的房地產產權登記已經完成80%左右,小產權房因為歷史原因無法準確統計,在深圳、東莞等地方,政府施行回收的方法,來用以公租房、廉租房的用途。
這些小產權房重災區規模空前,不可能一拆了之那是對資源嚴重不負責任的做法,所以這也是政府一直以來重點研究的課題。
盡管在中國小產權房產權沒有得到法律保護,但現行的施政中還是對小產權房拆遷給予了賠償。
小產權房畢竟解決了政府不能解決的住宅剛性需求,深圳、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地價房價不斷攀升,市民的住房問題已影響到當地經濟改革。
外業務工人員是這些城市的新鮮血液,對當地經濟建設有著不可漠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