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延續
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開發周期較長,甚至跨周期,對于有些已經實施還將繼續實施的項目營改增之后的征稅方法,財政部部長史耀斌表示可以選擇簡易計稅的方法征稅。以前的優惠政策也會平移到現在的房地產、二手房的增值稅上。
今年全年減稅預計將超過5000億元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是本屆政府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減稅行動。據測算,2017年全年減稅將超過5000億元,減稅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數據顯示,自2012年1月1日啟動營改增試點到2015年底,營改增已累計減稅6000多億元。
二手房交易稅負??穩定
營改增后,個人二手房交易稅負會不會增加,一直備受關注。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表示,個人二手房的稅收問題涉及千家萬戶,大家都非常關注。財稅部門在研究個人住房征稅問題時,也非常審慎。歸納起來是兩個字:穩定。
政策體現兩個“穩定”含義
一.個人二手房交易在稅收負擔上保持基本穩定。
原先二手房營業稅的征稅政策和免稅政策平移過來,過去征營業稅5%,現在改征增值稅還是5%,而且平移后交易二手房稅負還略有降低。
汪康舉例說,過去征營業稅5%,如果房價是100萬元的話,交5萬元營業稅;現在如果房價還是100萬元,增值稅由于要按照不含稅價來征稅,稅基不一樣,因此改革后稅額變成:
100÷(1+5%)×5%=47600元,少交稅2400元。
相當于原來營業稅負擔是5%,營改增后稅收負擔是4.76%。
二.個人交易二手房在辦理二手房產權證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稅收問題、辦稅流程和辦稅場所都保持不變。
國稅總局研究決定,個人二手房交易以及自然人二手房出租,仍委托地稅部門代征、代開發票,一切維持基本不變。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汪康:二手房的交易在稅收負擔上,我們要保持基本穩定,過去我們在二手房的營業稅政策和免稅政策,這次營改增以后都平移過來了。
汪康稱,過去二手房營業稅的征稅政策和免稅政策這次都平移過來了,過去征營業稅5%,現在改為增值稅還是5%。
營改增后市場資源配置??優化
此次營改增的擴圍實現了行業稅負全鏈條的打通,消除了以前的重復征稅,將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后會降低企業的稅基,實現經濟結構優化。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所有的行業全部都進入到增值稅的范疇之內,所以再沒有重復征稅的因素存在,而且由于所有的企業行業全部實行增值稅,充分發揮了增值稅作為一個良性稅種的作用,它會有助于市場配置資源的配置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問答
熱點:是否會刺激房價上漲?
這次營改增的重要方面是將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有媒體表示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會刺激下游企業購買商業性的房地產。對此,史耀斌認為,不動產進項稅可以抵扣的政策實施后,企業不會單純為了抵稅而購進大量不動產。
史耀斌表示,企業作為納稅人,不管它從事的是什么樣的經營行為,首先要看購買不動產對其經濟效益有什么樣影響以及投資目的和投資目標。新增的不動產,可以作為進項稅抵扣,但如果企業的投資行為,對其目前的生產經營沒有益處的話,我想不會為了抵扣的目的去購買或者大量購買房地產。如果企業認為對其的經濟行為有好處,就會投資不動產。
熱點:增值稅稅率肯定會簡并
史耀斌透露,目前財政部正在研究增值稅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的過渡辦法,總體原則是要保持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對外界關注的增值稅簡并稅率問題,他表示,簡并是肯定。我國現行增值稅稅率分四個檔次。稅率檔次較多,存在一定的稅收漏洞,也會帶來稅收管理上的復雜性。但5月1日營改增全面改革后不會馬上就開始簡并稅率。
“營改增”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生活服務業
汪康說,此次營改增受益最大的是生活服務業,過去營業稅是5%,由于生活服務業中的中小企業基本都屬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改革后按3%的征收率實行簡易征收,由5%降到3%,稅負下降了40%。
建筑業
建筑業上游的材料設備和下游的不動產均可以抵扣,且大部分項目可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稅,而跨地區項目按照一定比例在項目發生地預繳稅款后,回機構所在地正常申報繳稅。因此,全行業稅負總體上不會增加。
房地產業
針對房地產業,江蘇省國稅局貨物和勞務稅處處長夏敏表示,雖然政策上安排房地產11%的稅率,但因為允許抵扣范圍擴大,如土建成本、配套成本、裝修成本及土地出讓金等都納入了抵扣范圍,“最終應該低于原來5%的稅率”。
“土地價款允許抵扣的話,我們測算下來稅率會從5%下降到3-3.5%左右”,一家房地產開發商高管對記者表示,“與同行業交流下來,大約平均會在3%左右。”
金融業
針對金融行業,江蘇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黃中茂對記者解釋,“金融業優惠政策延續,稅率雖從5%上升到6%,但增加了系統設備、水電費、不動產等進項抵扣,以及金融商品轉讓按照差額計稅,最終測算發現總體稅負反而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營改增從2012年開始,4年來累計減稅6000多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尤其是推進了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據測算,此次全面推開試點,年度減稅規模將高達5000億元。
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兩大主體稅種,占到稅收總額的40%左右。
營業稅是對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全額征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實現的增值部分實行征稅。
營業稅是“道道征收,全額征稅”
增值稅是“環環征收,層層抵扣”。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什么意思?
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今年5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營改增。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主要包括兩大內容,一是將試點范圍擴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二是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
營改增減少多少稅負?
營改增從2012年開始,4年來累計減稅6000多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尤其是推進了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據測算,此次全面推開試點,年度減稅規模將高達5000億元。
收上來的稅 中央和地方怎么分?
“營改增”后,收稅的主體從地稅改為了國稅。對于地方政府而言,財政壓力會有所增加。對此,李克強總理表示:要完善中央與地方事權和財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要合理適度調整增值稅的分享比例,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各部門、各地方也應該講大局、算大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破除利益的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