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來自*縣人民醫院,很榮幸能夠參加本次*鄉舉辦的《講述扶貧故事
決勝脫貧攻堅》演講比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立足崗位,精準扶貧,我們永遠在路上”。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開幕。*指出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多次指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質要求。同志們,做好精準扶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扶貧工作是平凡而艱辛的,曾記得貧困戶江樂杰患有白內障輕微失明,我院得知后立即為其免費手術治療使他重見光明,為他解決燃眉之急,他更是感激不盡;
還記得今年那個驕陽似火的炎炎夏日,我縣政協副*、縣人民醫院院長黃友柏帶領班子成員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前往*鄉井頭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我院幫扶成員分別挨家挨戶的走訪和調查,深入民眾,了解疾苦。在走訪的過程中,盡管幫扶成員衣衫已被汗水濕透,但都未曾停歇一步,堅持將所有貧困戶都走訪一遍,做到了然于胸?崾罡邷氐南娜諡樨毨羲腿ゴ竺住⑹秤糜、電扇;
積雪寒冷的冬天及時為貧困戶送去棉被及慰問金;
開學將至之時又為貧困學子送去春蕾助學金。然而,每一次的走訪慰問都讓貧困戶們感動萬分,給他們帶來猶如親人般的溫暖,像這樣的走訪慰問我已不記得是有多少次了。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院專門安排王懷斌同志長期駐守在井頭村,負責具體幫扶工作,他的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并與村委干部研究,制定幫扶方案,堅持資金扶持與技術指導相結合,先后投入23萬元用于井頭村辦公設施的改善,今年投入12萬元用于一事一議、投入30萬元援建光伏發電項目。同時,我院實行一站式服務等幫扶措施,且充分利用自身醫療專業優勢,組織多次“送醫送藥下鄉義診,健康扶貧真正到戶”的大型義診活動,為當地群眾免費就診、檢查,真正給他們送去了溫暖和愛心,獲得了當地村民們的高度贊揚。
同志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千萬條涓涓細流匯聚起來就變成了波濤滾滾的大河,讓我們凝聚在一起,立足本職,克難奮進,用實際行動貫徹好十九大會議精神,全力投身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和需求,力爭早日脫貧奔小康。作為*縣人民醫院醫療事業單位的我們,也將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最后,祝愿我們*縣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祝愿各位領導、同志們工作順利,生活美滿。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戰友們:
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鄉*村的駐村扶貧隊員、大學生村官*。
雖然啊這演講要求是我說,你們聽,但我想申請一下,我能不能唱兩句給大家聽啊,可以嗎?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首經典紅歌是送給1998年所有抗洪士兵的,但我覺得用來歌頌每一位像你我一樣未曾臨陣逃跑的扶貧人也不足為過,大家覺得呢?
在我們決戰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不斷有感人的故事在美麗的*山水之間流傳!斑@家里呀是有一點點困難,但扶貧工作做不完干不好,我這心里真不是滋味,覺得對不住群眾。”這是*鄉*村委會副主任、共產黨員楊迎祥的一句話,一句平常的話語背后藏了自己的難處。2017年11月,他的小兒子降生了,歡喜之余,他卻覺得多了一份對妻兒的愧疚。妻子懷胎十月里,雖然家距村委會只有3公里,但兩人像相隔千里之遙,楊迎祥少了對妻子的陪伴與照顧,一頭砸在扶貧工作上。早上7點多上班時,妻子還在休息,下午九點多回家時她已經躺下。一個人在家時,挺著個大肚子的妻子不僅要自己做飯,照顧老人,還要喂豬喂雞,做一些家務,真為難妻子了。都說天災無情人有情,同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在3分鐘內將楊迎祥家2棚價值3萬余元的烤煙毀于一旦。我記得那天我們正圍在一起完善貧困戶資料,接到妻子的求助電話,他說:“艷子,別擔心啊,我這還有急事呢,先掛了”。沒有過多安慰的話語,他在第一時間想的卻是如何幫助同樣受災的貧困戶減少損失,如何準確上報災情。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扶貧干部”這四個沉甸甸的字背后藏著那么多的難于想象。難于想象沒有丈夫噓寒問暖照顧的妻子,懷胎十月的艱辛;
難于想象在災難降臨時他完全不顧全年一家人指望著的3萬元烤煙收入時的坦然;
難于想象他因沒時間輔導女兒功課造成孩子成績嚴重下滑的自責有多無奈。
去年3月,他的兒子患了重感冒,都說病在兒身,疼在娘心,作為父母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楊迎祥能做的就只有用摩托車將妻兒帶到鄉上,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啼哭聲里,他給娘倆打了一張到縣醫院的面包車后便“狠心”離開了!拔掖蚵牭浇裉鞐蠲皆诩,得趕緊再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咱村的煙水工程不能再拖了!碑斘覇査麨槭裁床蝗メt院時,他這樣回答。事情是這樣的。年初,在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村向大理州煙草公司爭取到了180萬元的煙水工程項目,致力脫貧攻堅。由于是零賠償,60歲老人楊茂方一直以那是請人看好的“風水寶地”,以后要留作墳地用為由不肯配合工作,我們多次上門拜訪,老人都閉門不見。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楊迎祥一直在暗中留意他的作息規律,今天,好不容易等到了老人在家的機會,他便決定帶領5名黨員再次登門拜訪。功夫不忘初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四月初,老人終于在我們的第15次“拜訪”時答應了讓出200米的地鋪就煙水管道。
脫貧攻堅苦嗎,累嗎,容易嗎?苦,累,很不容易,那我們可以逃避嗎?我想,楊迎祥的那句:扶貧不是一個人在干,也不是一個村在干,村與村之間、隊員與隊員之間都在比形象、比貢獻,任何時候都不能當扶貧路上的逃兵就是最好的回答。的確,在扶貧一線,就要積極發揚“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黨員跟我干”的精神,就像當前全縣正在學習的一心為民、公而忘私的寶豐鄉大栗樹村原村委會主任*,和媒體上宣傳的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去扶貧的“狠心”父親漕澗鎮大坪村扶貧隊員謝勇一樣,頂在前面干在難處。
頂干在扶貧一線。大家為的是什么呢?為了因貧失學孩子重返校園的朗朗書聲,為了困難群眾明亮新居的白墻綠瓦,為了兩不愁三保障諾言的兌現,更為了老百姓那句發自肺腑的“共產黨好啊”!
各位領導,戰友們!扶貧路上無逃兵,這是時代對我們每一個扶貧干部的考驗,也是扶貧干部發揚尖兵優勢,發揚扶貧精神,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扶貧一線,讓脫貧福音響徹深度貧困地區的村村寨寨的最生動解答。江河解凍,大地回春,目光所及,將是伴隨著新春而來的新天新地,目光所及,將是扶貧者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身影。讓我們懷著出征決勝的誓師豪情,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更多更美的故事響徹*大地!
【篇三】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它的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祖國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要為祖國的脫貧之路點贊。多年以前,*省*縣*怒族鄉*村人的生活十分艱苦,村寨云鎖霧罩,交通不便,是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村。
近年來,村民*夫婦開辦了農家樂,走民族文化與古樸原始農耕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在吃的方面重點推廣怒族傳統手抓飯和炭燒小乳豬;
玩的項目,重點是讓游客自娛自樂和展示怒族民族歌舞;
住宿條件,房間外部講究怒族特色,內部安裝了現代化設施。后來,*學會了微信宣傳,使得這個懸崖上的村寨獲得廣泛關注,中外游客紛至沓來。目前,全村共建設有15家農家樂。為了讓游客在“農家樂”里得到更加舒適的體驗,老姆登村結合自身優勢,推出了農家餐飲、農事體驗、春茶采摘、野菜采挖、垂釣燒烤、皇冠山觀賞、碧羅雪山珍稀植物欣賞等“旅游+”活動,深受游客好評。農家樂經營收入已經成為老姆登村旅游業的主要收入。2017年,這座城市被評為“中國最美村鎮”的怒族村寨,全部建檔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過上了小康生活。2017年我國鄉村旅游達25億人次,旅游消費規模超過1.4萬億元,旅游成為扶貧和富民新渠道。我們的中國大地上正在進行的扶貧項目,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只有堅持*制度的中國才能做到。
還有*鎮的變遷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祖輩輩生活在*南部山區*縣*鄉紅太村,日子非常艱苦,家庭十分貧困。1966年的一天,*從廣播里聽到了國家出臺的有關富民政策,心情非常激動。住在*南部山區的他決心搬出貧瘠的大山,尋找脫貧致富之地。他帶著10位鄉親幾番奔波尋址,最終在位于*縣西側、賀蘭山東麓,靠近玉泉營農場的一片戈壁安家落戶。1996年,福建省成為*對口扶貧的省份。1997年4月,玉泉營附近開始建設移民吊裝新村,并更名為“*村”。這一年,陸續有約6000人搬到了這里。1998年,感想敢干的*被選為*村村支書。從此,他帶領移民群眾開始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20多年后的今天,*村發展成了*鎮。在*和鄉親們的建設之下,昔日的戈壁變成了良田、果園,變成了樓房林立的特色小城鎮。*年,*到*鎮視察、*向*匯報了這里的巨大變化。*欣慰地說:*鎮摸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
相信我們的脫貧之路的治理方案越來越好,讓更多的地方脫貧,早日實現2020全面小康社會。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的*周圍,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堅持和完善*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中國,我的祖國,您是一個讓世界感到溫暖又安全的國家,中國,我的祖國,您是一個讓國人感到幸福又快樂的國家。
祖國啊,母親,生活在您的懷抱里,我無比幸福。
中國,我的祖國,我為您點贊!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篇四】
*年4月,我第一次來到*縣*村,老區山村的面貌、困難群眾的生活讓我深受觸動。
*年4月,省里發出選派第7批幫扶干部的號召,我主動請纓,到皖北地區偏遠的貧困村駐村扶貧。兩年來,我遠離剛出生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上。
剛到村里時,鄉親們對我的第一印象是“白面書生”。在見面會上,我精心準備的發言稿村民們都說“聽不懂”,說我只會“處理文字”,不會“處理事件”,不接地氣。
想要融入群眾,要從說話開始學起!
為了和村民培養感情、了解村里的情況,我與村里的黨員干部一起走家串戶,和他們嘮家常,說他們聽得懂的話、問他們有什么實際困難。
后來,我和黨員干部一起,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我把“規模效益、質量效益、時差效益”等編成了村民們愛聽的“順口溜”。我說咱們要“多的好起來,好的多起來,早晚季節變過來,外地經驗引進來,典型樹立干起來”,大家一下子都聽懂了。通過黨員干部帶動,村民種藥材、搞養殖的熱情被激發了出來,還成立了合作社。漸漸地,村民們和我說話的態度變了。我深刻體會到:你離老百姓有多近,他們就會和你有多親!
后來,我幫助困難群眾辦低保、改危房,為村里建冷庫、挖魚塘、鋪路修橋,工作忙的時候,大半個月都不能回家一趟,連妻子生產、父親手術都沒能陪伴在身邊。
付出終有回報。目前,全村有447戶961人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從9.9%下降至0.23%。我為投身到脫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而感到驕傲!
【篇五】
2017年,我到農村擔任駐村干部。當時,村里的干部群眾紛紛向我投來質疑的目光,似乎覺得這么一個弱女子,能干啥呀?這其中,也包括我的同窗。
今年7月5日,我刷到了大學同學發的這樣一條朋友圈:“*,為有這樣的同學驕傲……現在跟她一樣為扶貧事業奮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樣的付出需要勇氣和堅持,好樣的!”
讀著這段文字,我問自己:這兩年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大家對我的看法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我試圖去我的朋友圈尋找答案:
2017年7月12日,駐村第8天,查看村里唯一的集體產業,去年虧損了6萬元的木耳園區。
11月2日到27日,利用微信朋友圈擴大銷售渠道,5000余斤木耳銷售一空,為村里掙了8萬多元。
2018年4月3日,青背村班子及村干部被鎮里評為各項優秀,徹底摘掉了軟弱渙散的帽子。
今年9月4日,籌備大半年的青背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預計村集體3年累計盈利將超過40萬元!
……
回憶這些經歷,我不禁問自己,我真一直從未動搖過嗎?不,我也動搖過……
2018年8月,身患癌癥的父親不幸離世,留下了肢體殘疾的母親和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由于愛人遠在沈陽打工,孩子上下學無人接送,我當時真想跟組織申請把我調回來。可村民得知后都極力挽留我。最終,我的愛人毅然辭去了工作,全力支持我。
舍小家,為大家,才有了今天山鄉的變化。請黨和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篇六】
(一)、學生有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演講稿怎么寫
(二)、有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精選演講稿
(三)、年度關于新時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演講稿
(四)、關于校園欺凌演講稿優秀范文推薦
(五)、防校園欺凌精彩的簡短的演講稿
(六)、關于校園欺凌三分鐘簡短的演講稿
(七)、學生一分鐘自我介紹演講稿要怎么寫
(八)、三分鐘護士競聘演講稿優秀范文
(九)、銀行支行行長的三分鐘競聘演講稿怎么寫
(十)、有關班主任的三分鐘競聘演講稿
精準扶貧,對于貧困群眾,是一條幫扶支援之路;
對于我們這些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士”,是生命蛻變、信仰錘煉之路。說句心里話,履職第一書記,我的壓力很大――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從“洋氣”的播音員到“土氣”的村里人,熟悉的人都驚訝于我的變化:踩著泥濘不堪的道路,協調資金跑項目;
面對群眾缺少技術,邀請專家強培訓……
在村里,最讓我牽掛的還有老人和孩子。*,今年6歲,是一個腦癱娃娃,不會說話,每天不停地流口水。我聯系殘聯為他鋪設了無障礙庭院,送去了輪椅、防滑墊。后來我了解到,村里像這樣的腦癱娃娃有4個,于是又找到特殊教育學校,邀請老師上門授課。作為村里的第一書記,我想竭盡所能為他們做些什么,為他們蒼白的世界增添一抹色彩!現在,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
沒有產業,脫貧就是一句空話?h委、縣政府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鼓勵群眾種蘑菇,入戶動員時,貧困戶聶香春說:“大家都跟著你干,窮怕了,流汗總比流淚強。 弊罱K,全村107名貧困戶依靠種蘑菇脫貧致富。
這一年,我在報錄村硬化道路、點亮路燈,發展紅薯、種植蘑菇;
這一年,戶戶通天然氣、家家通丹江水,村里舊貌換新顏,群眾露出了久違的笑臉。在這里,我向黨和人民報告:2018年底,報錄村退出了貧困村行列!
在報錄村,有一位老黨員,她叫*,今年已經91歲高齡,有著70多年黨齡,當過民兵隊長、給八路軍做過軍鞋。她說1945年她入黨的那天,是對著黨旗偷偷地進行宣誓,聲音很小,但卻熱血沸騰。老人家年齡大了,很多事情已經記不清了,但每個月5日,她一定會拄著拐杖到村委會辦公室來開黨員生活會。記得有一次我稱呼她“大娘”,她看了看我,很認真也很嚴肅地說:“不要叫我大娘,叫我同志!”看著她從小手絹里顫顫巍巍地拿出這個月的黨費,我的心里特別感動。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黨員的堅定與執著,也讓我看到“一輩子跟黨走的信仰”。正是這種信仰,讓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永不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