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計算方法牽扯到很多系數,我們首先看一下全國通用的退休金計算方式。全國通用的退休金計算方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那么2019年黃山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呢?黃山養老金上調方案及補發到帳時間安排如何?本文小編為你解讀!
一、2019年黃山養老金計算方法及說明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二、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意:(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全國各省養老金調整匯總表
三、黃山養老金繳費及補發到帳的相關信息
《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2009年我國開始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2011年開始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兩項制度合并實施,我國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截至2017年12月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25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8萬人,月人均待遇125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成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城鄉老年居民生活、調節城鄉收入分配、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鞏固黨的基層執政基礎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今年3月26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人社部、財政部研究提出了2018年提高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方案建議,報請*、國務院確定,印發了《通知》,啟動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正常調整工作。
養老金怎么調?資金從哪兒來?
這位負責人指出,根據《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人社部會同財政部根據《指導意見》精神,統籌考慮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情況,研究提出意見并報請*和國務院確定調整標準和時間。
而在資金來源方面,這位負責人表示,《通知》中明確,提高標準所需資金,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2018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中央和地方財政將繼續增加支出,提高城鄉老年居民待遇水平。
如何做好相關工作?
這位負責人強調,根據《通知》要求,各地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進一步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積極引導參保居民選擇更高檔次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逐步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各地人社和財政部門要做好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的相關工作,盡快將提高后的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并做好政策宣傳工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