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計算方法牽扯到很多系數,我們首先看一下全國通用的退休金計算方式。全國通用的退休金計算方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那么2019年青島養老金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呢?青島養老金上調方案及補發到帳時間安排如何?本文小編為你解讀!
一、2019年青島養老金計算方法及說明
按青島社保的相關政策規定:
自2018年1月1日起再設三年的過渡期(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在過渡期內還是按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養老金,其中對于按新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于按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的,按一定比例發給補貼,2018年退休的補貼額為本人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的差額部分的80%,2018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50%,2018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20%,過渡期結束后(2018年1月1日起)按新辦法計發養老金。
1、按原辦法計算基本養老金
①基礎養老金=200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③過渡性養老金=200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1.4%×平均指數。
④過渡性調節金=120+工齡補貼
⑤過渡性補貼=(原辦法基礎養老金+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5%
2、按新辦法計算養老金
①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指數)÷2×繳費年限×1%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③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指數
如有不明之處請您攜帶退休審批表到辦理退休手續的所在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咨詢,也可撥打青島社保中心民生服務熱線電話12333咨詢。
二、全國各省養老金調整匯總表
三、青島養老金繳費及補發到帳的相關信息
繳費基數
居民養老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個人月繳費基數按青島市2017年度青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0%(5309元/月),80%(4247元/月),60%(3185元/月)確定。個體繳費人員可以這個三個檔次中選擇一檔確定繳費基數。
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于低保家庭成員等繳費困難群體。除100元檔次外,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
職工養老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的企業單位參保人員的個人月繳費基數,按本人2017年1月至12月工資性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各種津補貼、加班工資等)的月平均水平確認基數,其中繳費基數上限按照2017年度青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15927元/月)確定,下限按照2017年度青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3185元/月)確定。
繳費基數上限:上年度在崗職工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繳費基數下限:上年度在崗職工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注:2019年統計部門公布2018年社平工資前,暫按2017年社平工資60%、300%保底封頂待2018年社平工資公布后,另行調整。
繳費比例
居民養老(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個人繳20%;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18%,個人繳8%;
繳費年限
居民養老
按月繳費,達到年齡時須累計繳費滿15年,不足15年須按規定延長繳費達到15年可辦退休
職工養老
按年繳費繳費年限不少于制度實施時實際年齡到待遇領取年齡的剩余年數,其中剩余年數大于15年的累計繳費應不少于15年,達到年齡時,繳費年限達不到規定年限的-次性補繳并辦理待遇領取
繳費地點
市南區珠海路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市南區澄海路5號
85931599
市南區金門路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市南區上杭路16號甲
85893538
市南區八大湖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市南區太湖路20號丙
85972551
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市南區云霄路52號
85848920
市南區湛山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市南區延安三路127號一樓
8389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