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養保制度并軌呼吁退休人員待遇調整標準一樣
10月1日,我省正式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今年是我省首次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
按照國家精神,以及回應社會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兩種養保制度并軌的呼吁,同時為今后的待遇調整辦法完全統一打下基礎,此次待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執行標準一樣,在定額調整方面都是每人增加40元,掛鉤部分以及適度傾斜部分的標準也完全一樣。
往年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方案上半年就會公布,今年為何公布得這么晚?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表示,這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
往年只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待遇,但今年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退休人員一起調整,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因此在時間上受到一定影響。此外,按照國家要求,此次調整待遇在9月底前落實,和全國大多數省份一樣,我省也將于9月底前將所有待遇落實到位。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今年的調整體現了對高齡退休人員的關懷,對70至79歲、80至89歲、90歲以上三個不同階段高齡群體,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分別再給予40、80、120元三個不同檔次調整。
是否足額參保首次直接影響養老金漲幅
近日一家社保專業網站發布的《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6》數據顯示,全國有74.89%的企業未按照職工工資實際核定社保繳費基數繳費,其中36.06%的企業統一按最低基數繳費,這意味著員工的社保被“降低標準繳納”。
像這樣的“降低標準”,今后將直接影響到職工養老金的漲幅。
據介紹,今年我省在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時,首次與基本養老金掛鉤,且掛鉤幅度達3.5%,也就是說今年養老金調整幅度除了與繳費年限
相關,還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相關,比如某職工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1500元,與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他可以漲52.5元,但如果他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1000元,則此部分只能漲35元。而按照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領取高低與本人和企業是否按基數足額繳納有很大關系。“此舉意在鼓勵職工和個人連續足額參保,防止斷保漏保等現象發生。”該負責人說。
此外,職工還應注意自己的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幅度不僅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還與繳費年限掛鉤。也就是說,在足額繳費的同時,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平越高,調整待遇時增加的額度也會越多。”該負責人說。
三個指標有下降但總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與去年相比,今年基本養老金人均調整幅度從去年的10%調整為6.5%;定額調整方面從去年的每人增加120元調整至40元;超過15年基本繳費年限的,每超過一年的養老金待遇從增加5元調整為增加3元。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收比例呈下降趨勢,養老基金負擔越來越重的背景下,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更加體現了*、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我省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對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雖然與往年相比,人均調整幅度有下降。但按照國家規定,預計我省總體調整水平將略高于全國6.5%的平均調整水平,其中企業退休人員的調整待遇增幅將高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增幅。”這位負責人表示。
去年的定額為120元,今年為40元,這80元會去哪里?“與以往相比,今年調整結構發生了變化,這80元將在今年新增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相掛鉤的3.5%這一部分得到體現。”據這位負責人介紹。
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國家規定今年的調待水平為6.5%,但國家文件同時規定,基本養老金水平要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所以6.5%是綜合平均水平,我省總體調整水平不會低于這個平均水平。另外,由于今年調整的指標與往年也有區別,往年說的是“與繳費年限掛鉤”,而今年強調既要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也要與繳費年限掛鉤,因此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后,年限部分增加的就少了。(記者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