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天津醫療保險怎么報銷,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天津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住院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到80%,門診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居民醫保還普遍開展了門診費用統籌。一起來看看天津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2020年天津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錢
近日,天津市發布《2020年度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宣傳提綱》,其中明確了2020年我市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標準、基本醫療、意外傷害、居民大病等保險待遇相關信息。
不得不說
醫保現在已經是我們生活中
離不開的一項必要保障
畢竟人吃五谷雜糧
總會有個頭痛腦熱
所以每年什么錢都可以省
但是醫保的錢可不該省
但是大家都知道醫保的報銷比例嗎?
住院、門診、急診、生育這么多種類
這些問題都有答案了
醫保參保范圍
學生兒童
▲包括在本市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等全日制學校等全日制學校就讀的非在職學生(以下統稱:學校學生);
▲在本市幼兒園、托兒所、保育員的兒童(以下統稱:托幼機構兒童);
▲具有本市戶籍或持有《天津市居住證》、公安部門出具的《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居住證》、《流動人口居住登記憑證》、《天津市居住證受理回執》等有效證件的未入學入托的兒童(含新生嬰兒);
▲本市戶籍在外地就讀的學生、兒童。
城鄉未就業居民
包括具有本市戶籍的城鎮未就業居民、農村居民和持有《天津市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居住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以下簡稱《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以下簡稱《港澳居民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下簡稱《臺灣居民通行證》)等公安部門出具的其他有效證件的未就業人員。
醫保繳費標準
1、凡參加本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可免費享有居民大病保險、居民生育保險和意外傷害附加保險等保險待遇,相關保費按照規定標準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撥籌集,個人不再額外繳費。
2、2019年12月底前為2020年度的集中申報參保繳費期,超過集中申報期的可于2020年6月30日前辦理補參保登記繳費手續,待遇享受期另行計算。
3、與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后或領取失業金期滿三個月內,可到居住地區社保分中心辦理參保登記。
醫保待遇標準
住院
門診特殊病
門(急)診
1.參保人員當年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門診醫療費用未超過起付標準的,次年門診起付標準在規定標準基礎上降低100元;連續2年、3年未超過起付標準的,次年起付標準分別降低200元、300元。在享受降低門診起付線年度內,參保人員報銷門診醫療費用的,從次年起恢復降低起付標準前的門(急)診起付標準。
2.參保人員年度內未發生門診醫療費用,或發生政策范圍內門診醫療費用未達到當年度最高支付標準的,發生的醫療費用與最高支付標準的差額部分,可結轉到次年及以后年度本人住院醫療費報銷最高支付標準,并逐年累加計算。
3.參保人員與所屬基層醫療機構家庭醫生簽約的,從簽約次月起,個人基礎門診醫保額度增加200元,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
4.參保人員在定點村衛生室門診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一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報銷有關政策執行。其中,定點村衛生室按規定收取的一般診療費,包括掛號費、診查費和注射費(含靜脈輸液費),在門診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報銷80%,個人負擔20%。
5.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期間跨待遇享受期的,本人只負擔一次住院起付標準的費用,兩個待遇享受期的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按照各待遇享受期的規定標準執行。
家庭病床
居民大病
在一個年度內,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疾病),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起付線以上、3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用,納入居民大病保險給付范圍。
起付線:按照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
加大貧困人口傾斜支付力度。醫療救助對象和享受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指享受醫療補助人員),起付線在普通人群的基礎上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30萬元(含)封頂線。
居民生育
意外傷害
1.意外醫療。參保人員發生的6000元以下的醫療費用(含門急診),報銷比例為70%;6000元以上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80%;最高支付限額為35萬元。
2.意外傷殘。因意外導致身體殘疾的,視具體情況給予一次性補助,具體標準為,經鑒定傷殘等級為4級的,補助2萬元;傷殘等級為3級的,補助2.5萬元;傷殘等級為2級的,補助3萬元;傷殘等級為1級的,補助3.5萬元。
3.意外身故。參保人員意外傷害死亡的,按照2018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倍的標準,對其法定繼承人一次性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