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遼寧醫療保險怎么報銷,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遼寧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住院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到80%,門診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疾。┍U,居民醫保還普遍開展了門診費用統籌。一起來看看遼寧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2020年遼寧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錢
從全省醫療保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全面實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結算。全省從今年1月1日起已全面實施整合后的城鄉醫保制度。
■ 提高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30元,人均不低于每年520元,新增政府補助的一半(15元)用于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大病保險人均籌資達到每人每年70元,全省各級政府補助合計達到120億元。
■ 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政策,最低支付比例由50%提高到60%,起付線以上合規醫療費用每增加5萬元,支付比例提高5%,最高支付比例達到70%。
■ 積極補齊兒童保障短板,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全省貧困人員納入醫療保障74.5萬人。
■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成效顯著,25種中選藥品的采購費用由2018年的10.83億元大幅下降為2.91億元,降幅達73.13%。
今年,遼寧省將加快建立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全面做實城鄉居民糖尿病、高血壓門診保障,確保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
繼續完善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付費方式,開展按病種付費的地區病種數量達到150種。深入推進帶量采購,確保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結果在全省落地執行。同時,積極推進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要在全省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的基礎上,全面實現同城同價,分步推進醫用耗材和檢驗檢測試劑帶量采購。
住院年報銷額度
由40萬提高到60萬元
通知顯示,調整后的政策為“自2017年起,省直參保人員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年賠付額度,由原來的30萬元調整至50萬元;踞t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保持10萬元不變”。
通常,參保人住院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項目的最高報銷限額為10萬,該政策未調整。其余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參保人還可享受到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賠付,最高限額調整至50萬。也就是說,省直參保人年最高報銷額度由原來的40萬提高到了60萬。
門診特病統籌基金
不再設起付標準
門診特病政策也做出了調整,門診特病統籌基金不再設起付標準。參保人員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因惡性腫瘤多次住院,自第二次住院起免收統籌基金起付標準。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醫療費用低于起付標準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負擔(不計算住院人次)。省直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出院15日之內因該疾病急性發作確需住院治療的,定點醫療機構可再次將其收治住院(不視為分解住院),定點醫療機構應保留住院急診搶救等相關資料。
轉往京津滬就醫的
定點醫院增至58所
在轉往外地就醫方面,擴大省直醫保轉往外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范圍,轉往北京、天津、上海三地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由原來的8所擴大到58所。包括北京市的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共38所;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16所;以及天津市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4所。
同時,規范了轉往外地就醫服務行為。參保人員所患疾病確因情況復雜、難以診治需要轉往外地就醫的,須經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沈陽軍區總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限心血管病治療中心)其中的一家醫院臨床診治,經相關科系副主任以上職稱的三位醫師會診,并簽署意見,經所在醫院批準。一個年度內省直參保人員轉往外地就醫的人次數,應控制在轉出醫院省直參保人員住院人次的1%以內。
轉往外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標準也再次明確了,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含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起付標準為2000元,起付標準以上,符合基本醫療報銷政策規定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報銷60%、個人負擔40%。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合規醫療費用,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賠付75%、個人負擔25%。對于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部分,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給予50%的補助(不含起付標準)。
2、遼寧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相關文章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開學2019級新生開學報到時間及入學指南
2019年遼寧何氏醫學院新生入學指南報到時間及入學須知【通知】
2019年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新生入學指南報到時間及入學須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