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威海醫療保險怎么報銷,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威海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住院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到80%,門診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居民醫保還普遍開展了門診費用統籌。一起來看看威海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2020年威海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錢
威海人注意!
山東醫保政策大調整!
全面取消居民醫保個人賬戶
報銷比例能達到50%以上
大病保險最低段提高至60%
感冒、發燒等門診小額費用都可以報銷了!
聚焦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扎實開展醫保扶貧
全力推進制度體系建設
全面構建起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機構減免、醫療救助、商業補充保險、再救助“六重”保障體系,做到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補助比例不低于90%。今年以來,共為12251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466人次)困難人員減輕醫療負擔8189.61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57萬元)。
提升籌資標準筑牢基本醫保防線
進一步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和財政補貼標準,居民醫保個人一檔、二檔籌資標準分別提高至450元、650元;財政補助標準由500元提高到530元,高于省標準10元。
落實傾斜政策筑牢大病保險防線
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至5000元;分段報銷比例提高5-10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免除特藥報銷起付線,免收貧困人口市域內治療住院押金。
強化托底功能筑牢醫療救助底線
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對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合規自負費用給予不低于70%的救助;對貧困人口住院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五重保障”報銷后,個人負擔合規醫療費用超過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70%給予再救助。
聚焦各類特殊群體
提高保障待遇水平
填補殘疾兒童保障政策空白
出臺加強殘疾兒童醫療保障工作政策,將腦癱、肢體殘疾、孤獨癥、智力殘疾納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特定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對達到規定康復訓練時間的殘疾兒童進行定額結算管理,統籌基金支付60%,個人負擔40%,將視力、聽力、言語殘疾納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預計年共減輕患者負擔1700余萬元。
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待遇水平
取消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慢性病治療起付標準,參保患者在二級醫療機構治療,政策范圍內門診費用報銷比例分段提高10%,使用的乙類藥品個人自付比例由20%降至10%,預計年共減輕患者負擔近1000萬元。
拓展苯丙酮尿酸癥患者醫療救助內涵
將苯丙酮尿酸癥患者治療費用較高的特殊治療食品費納入救助范圍,對17歲及以下患者按75%比例支付,每人每年最高支付額度1.5萬元(含市婦幼保健事業專項資金補助);18歲以上患者按70%比例支付,每人每年最高支付1.2萬元,預計年共減輕患者負擔100余萬元。
加大唇腭裂患者保障力度
唇腭裂患者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治療唇裂、腭裂、唇腭裂發生的醫療費用,實行按病種限價付費,出院時限價標準以下部分按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予以報銷,參保患者只支付個人應負擔部分;超出限價標準的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擴大“兩病”患者門診保障范圍
降低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非胰島素治療享受門診慢病待遇門檻,擴大了保障范圍,提高了保障待遇,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不設起付標準,起付標準以上的費用,支付比例為60%,一個醫療年度內,按照一檔標準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500元;按照二檔標準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1000元。
將護理保險保障范圍延伸到居民
自2019年10月1日起,在南海新區試點開展了居民長期護理保險。累計繳納威海醫保五年以上并享受醫保待遇、經鑒定為完全生活護理依賴的參保居民,可以享受護理保險待遇。護理保險基金按照其護理形式實行差別化支付標準,居家護理為每人20元/日,護理服務機構集中護理為每人20元/日,護理服務機構醫療專護為每人100元/日,住院期間的日常照料為每人15元/日。
聚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深化改革創新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降低大型設備檢查費,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察、護理、手術、中醫類價格,完善醫療服務價格補償機制。
深化藥械招采制度改革
6月份威海爭取成為全省藥械聯合采購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公立醫院藥械采購聯合體,開啟了省內首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四肢創傷固定類耗材價格降幅達到29.02%。
8月份、10月份分別參與了青-淄-煙-濰-威五市聯盟兩輪集中采購,5種藥品及3大類普通耗材平均降價8%、60.93%。
11月份以來全力做好國家“4+7”藥品集采試點擴圍準備工作。12月1日,25種藥品中選結果在威海全面落地,平均降價59%。
今年以來4輪藥械集中招采年可節省醫療費用支出約8900萬元。
推進多元化支付方式
把更多救命救急好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逐步將治療癌癥、罕見病、慢性病和兒童病的好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繼續推動高值藥品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雙渠道”模式,不斷擴大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范圍,確保患者買得到、用得上、可報銷。
試點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出臺了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管理試點政策,自2019年7月1日起在威海市中醫院、榮成市中醫院、孫家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家不同層級醫療機構試點,對符合住院條件且不需非治療期間在院的以針灸治療為主的病人,按照住院標準實行醫保結算,進一步助力中醫事業發展。
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試點工作。系統謀劃了總體規劃,研究制定了階段方案,在18家醫院啟動了試點工作。
積極探索惡性腫瘤放療日間治療醫保結算新方式。于2019年10月1日起在全市有關醫療機構實施,取得了參保群眾降負擔、醫保基金減支出的初步效果。
聚力最大化便民惠民
持續提升經辦服務精致度
全力打造醫療保障“5A”服務模式
搭建醫保便民服務“網上商城”,開辟了網上大廳、自助服務系統、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移動終端等多位一體的線上經辦服務渠道,參保對象可通過任一渠道獲取7×24小時的無縫隙、全天候服務,實現了用“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人民群眾“零距離”享受醫療保障服務的目標。
全面優化服務流程
圍繞證明材料最少、辦事流程最簡、辦理時限最短、服務質量最優的“四最”目標,進行了醫保經辦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實現了經辦事項名稱、經辦方式、經辦流程、申報材料、辦理時限、服務標準“六統一”,進一步提高了群眾辦事的便捷度。
積極推行系列惠民措施
全面推進醫療費用“一站式”結算服務機制。參保人員住院治療費用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機構減免、醫療救助、商業補充保險即時結算,切實減輕了群眾跑腿墊資的負擔。
積極開展醫保電子憑證試點工作。威海市作為山東省第二批醫保電子憑證接入的試點地區,將于12月底實現申領試用,屆時群眾去藥店買藥或者去醫院看病,打開手機刷醫保二維碼就能輕松完成支付,無需出示實體醫保卡,將會享受到電子憑證的便捷、安全、高效服務。
大力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全市接入全國異地聯網結算平臺的醫療機構達90家,開通省內社保卡“一卡通行”的醫藥機構300余家,有2家醫院開通全省異地門診慢性病聯網結算工作,切實提高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的便捷度。
優化居民普通門診慢性病服務。居民普通門診慢性病由每年辦理一次縮短為每季度辦理一次,貧困人口隨報隨辦,待遇享受由次月改為次日。創新農村醫保慢性病管理延伸服務工作,實現了參保居民足不出村就可拿藥報銷,打通了醫療保障服務“最后一公里”。
積極服務“雙招雙引”工作。在市和各區市兩級辦事大廳專設優秀人才醫保服務窗口,安排專人對接并指導、協助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