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漯河醫療保險怎么報銷,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漯河醫療保險的相關知識,住院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到80%,門診保障方面,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普遍開展了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居民醫保還普遍開展了門診費用統籌。一起來看看漯河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2020年漯河最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錢
一、繳費標準
2020年城鄉居民個人繳納250元。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個人不再繳納醫保費,由財政全額資助。
二、征繳期限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征繳期限為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參保居民應在征繳期限內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逾期未繳納視為中斷繳費,中斷期間不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征繳工作由稅務部門負責,由農業銀行承擔收繳任務,各鄉鎮辦行政村和社區統一組織征收。
三、參保范圍
在源匯區行政區域內不屬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人員均可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包括下列人員:
(一)農村居民;
(二)城鎮非從業居民;
(三)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以及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的學生;
(四)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其他人員;
(五)當年出生的新生兒,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父母自動獲取參保資格并享受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可憑其父或母身份證件、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7日內到其父或母戶籍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保登記手續,自出生之日起當年視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第二年按照居民個人正常繳納醫保費,并享受相應醫療保險待遇。
四、醫療待遇
01、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政策
(保障對象:所有參保城鄉居民)
1.門診慢性病醫療保險待遇政策
19種需長期或終身在門診治療且醫療費用較高的疾病(或治療項目)納入門診慢性病管理范圍。慢性病病種包括:惡性腫瘤、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二期及以上高血壓、冠心病(非隱匿性)、有并發癥的糖尿病、急性腦血管病后遺癥、肝硬化失代償期、結核病(免費項目除外)、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癲癇、重癥精神病;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綜合征、終末期腎病非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前15種病種的保障對象為普通城鄉參保居民,全部19種病種的保障對象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門診慢性病不設起付標準,實行定點治療、按病種月定額結算、限范圍用藥的原則管理,扣除自費項目費用及乙類項目中個人首付部分后,普通城鄉參保居民由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按65%比例支付;農村貧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由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按85%比例支付,當月支付額度不超過當月定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病的,可享受多種慢性病待遇。
2.住院醫療保險待遇政策
一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150元,150-1200元報銷比例70%,1200元以上報銷比例90%;二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600元,600-4000元報銷比例63%,4000元以上報銷比例83%;三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1300元,1300-70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53%,7000元以上以上報銷比例72%。省內轉診二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600元,600-4000元報銷比例53%,4000元以上報銷比例72%;省內轉診三級醫療機構起付標準為2000元,2000-7000元報銷比例50%,7000元以上報銷比例68%;省外轉診起付標準為2000元,2000-7000元報銷比例50%,7000元以上報銷比例68%。年度住院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5萬元。
3.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待遇政策
城鄉居民如果患以下68種重特大疾病,其中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35種:終末期腎病、血友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I型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耐多藥肺結核、再生障礙性貧血、苯丙酮尿癥、非小細胞肺癌、胃腸間質瘤、HER2陽性乳腺癌、晚期胃癌、Ⅲ/Ⅳ期鼻咽癌、外周T細胞淋巴瘤、晚期腎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黃斑變性、肌萎縮側索硬化、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特發性肺纖維化、結腸癌、直腸癌、黑色素瘤、套細胞淋巴癌、小淋巴細胞淋巴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胃腸胰內分泌腫瘤、肢端肥大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其中重特大疾病住院病種33種: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標危組、中危組、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兒童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部分型心內膜墊缺損、主動脈縮窄、法樂氏四聯癥、房間隔缺損合并室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合并右室流出道狹窄、室間隔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并肺動脈瓣狹窄、房、室間隔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唇裂、腭裂、乳腺癌、宮頸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急性心肌梗塞、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重性精神病(包括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持久的妄想性障礙、分裂情感性障礙、抑郁癥)、耐多藥肺結核、雙側重度感音性耳聾、尿道下裂、先天性幽門肥厚性狹窄、發育性髖脫位、脊髓栓系綜合征/脊髓脊膜膨出。住院重特大疾病病種按規定享受我省城鄉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待遇,即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就醫,被認定為住院重特大疾病的,按限價標準報銷,不設起付線;縣級、市級、省級醫療機構住院的報銷比例分別是80%、70%、65%;被認定為門診重特大疾病的,農村貧困人員(對象見上)按85%的比例報銷,其他人員按80%的比例報銷。
02、大病保險政策
(保障對象:所有參保城鄉居民)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在基本醫保報銷后還可以享受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自己負擔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超過1.1萬元以上,按下述標準再給予報銷。大病保險資金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撥,參保居民個人不再繳費。其中:1.1萬元?5萬元(含5萬元)部分報銷50%;5萬元?10萬元(含10萬元)部分報銷60%;10萬元以上部分報銷70%;一年最高可報銷40萬元。農村貧困人口合規自費住院費用超過0.55萬元的大病報銷比例:0.55萬-5萬元(含5萬元)80%,5萬元-10萬元(含10萬元)85%,10萬元以上95%;取消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報銷年度內報銷封頂線。
03、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政策
(保障對象:所有城鄉參保困難群眾)
凡是我區戶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還能享受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待遇。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困難群眾住院除享受基本醫療費、大病醫療費報銷外,個人負擔符合規定的費用超過3000元的,還按以下規定報銷:3000?5000元(含5000元)部分按30%報銷;5000-10000元(含10000元)部分按40%報銷;10000?15000元(含15000元)部分按50%報銷;15000?50000元(含50000元)部分按80%報銷;50000元以上部分按90%報銷,沒有封頂線。
04、醫療救助政策
(保障對象:所有城鄉參保困難群眾)
門診救助病種包括:終末期腎病(采用門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方法治療)、血友病(采取凝血因子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采用門診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I型糖尿病(門診胰島素治療)、耐多藥肺結核(門診抗結核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門診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重性精神病人藥物維持治療。門診救助比例為年度限額內門診醫療費用的10%。門診救助的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5000元。住院救助: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中,對經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報銷后的個人合規自費費用,按比例和限額給予救助。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年度救助限額內不低于7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1萬元;對分散供養特困供養人員按年度救助限額內不低于80%的比例給予救助,對集中供養特困供養人員按年度救助限額內不低于9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1萬元。
05、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商業保險政策
(保障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源匯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因病住院,除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后剩余的合規自付費用部分,再按照省級醫療機構30%、市級醫療機構40%、縣(區)級醫療機構50%、鄉級醫療機構60%的比例報銷,上不封頂。
06、門診統籌醫療待遇
2020年1月1日起,不再向個人(家庭)賬戶分配資金,全面開展門診統籌,用于報銷參保居民的門診醫療費用,按照60%的比例報銷,年度個人門診統籌封頂線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