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數學小論文10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數學小論文
什么是數學?有人說:“數學,不就是數的學問嗎?”這樣的說法可不對。因為數學不光研究“數”,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數學研究的對象。歷史上,關于什么是數學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數學就是關聯;也有人說,數學就是邏輯,“邏輯是數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是邏輯的壯年時代。”那么,究竟什么是數學呢?其實數學是一門深奧的學科,較確切的說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的邏輯性很強,因此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寫出錯誤的答案。
數學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純粹數學,一類叫應用數學。純粹數學準確來說是專門研究數學本身的內部規律的數學,應用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是純粹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梁純粹數學對我們來說已沒有問題,像一些算數問題只要認真計算就行了,但是應用數學卻還存在極大的“隱患”。就例如說方程吧,幾個未知數湊成在一起形成方程讓你去解,算起來很簡單,可是在實際應用中卻遇到了難題:如果有兩個未知數怎么辦,如果算式出了問題怎么辦。那么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再譬如說最簡單的小數乘法吧,在計算中只要數位對齊應就不成問題,同上,貝貝帶了100元錢,買了2本詞典,每本詞典32。9元。貝貝買詞典用了多少錢?這道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卻有很多容易錯誤的地方這兩道例題都證明了一個觀點:學數學不僅僅要“死記硬背”還要“靈活運用”。在方程中因為有未知數的關系,我們經常犯一些錯誤,譬如說:5x?5=20,求x的解。有很多同學會算錯那是因為他們將5x?5看成了5x÷5,這結果自然不一樣,在這道題的命題上就給一些同學們撒了“煙霧彈”迷惑了大家,使大家產生了錯覺,因此這道題的正解是:5x÷5=205x÷5×5=20×5x=100
這些題目都讓我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博大精深之處,現在我終于明白了數學的奧義:數學是自然科學的一把鑰匙,很多科學問題一經數學化,就找到了解決途徑。許多科技問題,沒有數學的結果就不能算有了結果。從簡單的數量表示,到復雜的數量關系,離開了數學,就成了一堆稀泥,誰也弄不明白。數學本身不是物,是人們頭腦里的意念,但要了解物及物和物的關系,沒有數學是不可能的。
在數學世界中有很多“好朋友”他們教我們知識,也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深入了解數學世界。
正如華羅庚所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你買菜時需要口算,在促銷中你可以利用數學算出你有沒有虧本,在造房子時也需要用到數學…總而言之,數學無處不在。
數學仿佛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只要你認真學必定會到達那成功的一端。
篇二:數學小論文
1證明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關計算
3有利于你記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種特殊情況。中國最早的一部數學著作??《周髀算經》的開頭,記載著一段周公向商高請教數學知識的對話:
周公問:“我聽說您對數學非常精通,我想請教一下:天沒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沒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樣才能得到關于天地得到數據呢?”
商高回答說:“數的產生來源于對方和圓這些形體餓認識。其中有一條原理:當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條直角邊‘勾’等于3,另一條直角邊‘股’等于4的時候,那么它的斜邊‘弦’就必定是5。這個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時候就總結出來的呵。”
從上面所引的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古代的人民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經發現并應用勾股定理這一重要懂得數學原理了。稍懂平面幾何餓讀者都知道,所謂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用勾(a)和股(b)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兩條直角邊,用弦(c)來表示斜邊,則可得:
勾2+股2=弦2
亦即:
a2+b2=c2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相傳是古希臘數學家兼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發現的。其實,我國古代得到人民對這一數學定理的發現和應用,遠比畢達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說大禹治水因年代久遠而無法確切考證的話,那么周公與商高的對話則可以確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時期,比畢達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說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個應用特例(32+42=52)。所以現在數學界把它稱為勾股定理,應該是非常恰當的。
在稍后一點的《九章算術一書》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規范的一般性表達。書中的《勾股章》說;“把勾和股分別自乘,然后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再進行開方,便可以得到弦。”把這段話列成算式,即為:
弦=(勾2+股2)(1/2)
即:
c=(a2+b2)(1/2)
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a,b,斜邊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條邊a,b,c滿足a^2+b^2=c^2,如:一條直角邊是3,一條直角邊是四,斜邊就是3*3+4*4=X*X,X=5。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畢達哥拉斯樹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傳統上認為是由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所證明。據說畢達哥拉斯證明了這個定理后,即斬了百頭牛作慶祝,因此又稱“百牛定理”。在中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一個特例,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故又有稱之為商高定理;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作為一個證明。法國和比利時稱為驢橋定理,埃及稱為埃及三角形。我國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較短得直角邊叫做勾,較長的直角邊叫做股,斜邊叫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