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吉林工商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的分數在408至455分,位次為110674至2468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8至455區間才能上吉林工商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工商學院
1、2021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638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674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856名;
4、2020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822名;
5、2022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061名;
6、2021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896名;
7、2021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033名;
8、2020年云南考生上吉林工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131名;
二、吉林工商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吉林工商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5 | 86627 | 省政府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40 | 26061 | 省政府 |
2、2021年吉林工商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66 | 71638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08 | 110674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23 | 28896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73 | 57033 | 省政府 |
3、2020年吉林工商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70 | 71856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19 | 105822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15 | 24680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55 | 60131 | 省政府 |
新高考可以填報多少個志愿
1、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個大學,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統會出來二本的志愿填報,你可以繼續填,也可以選擇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繼續填三本或者專科。
2、最多是六個。平行志愿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愿和一個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錄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專科一至三批均為ABCDE五所),專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3、每個學校后面都有六個空填專業,也就是說最多可以填六個專業志愿。每個志愿校的第一個專業志愿最重要,但萬一你未能被第一個專業志愿錄取,志愿校則會從你所填報的其他五個專業中考慮錄取,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你六個專業志愿都填報。當然如果你愿意就讀的專業填寫不了六個,你就愿意幾個填幾個。
高考沒過本科線怎么報志愿
考生的高考成績與本科線相差僅幾分,可以耐心等待所填報批次征集志愿。在高考錄取過程中,很多學校第一次錄取時就完成了招生計劃,而有的學校因為地理位置較偏遠、報考專業較冷門或者是學費收費較貴等原因,以致于沒有完成招生計劃。
考生可以選擇報考3+2專本連讀,也就是在大專院校讀三年,再到本科院校讀兩年,畢業后拿的是本科院校畢業證書。一般專本連讀比傳統的“專升本”要相對簡單一些,在大專院校讀完以后,需要經過專業課考核,合格才能上本科院校。
報考本科院校里面的專科專業。有的考生不夠本科線,但又很想上本科,那么可以報考本科院校里面的專科專業。一般好的本科院校,其專科專業收分也是比較高的,另外師資力量、學習環境也會比較好。
三、吉林工商學院最新介紹
吉林工商學院是一所吉林省省屬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素有北國春城美譽的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58年,2007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升本組建而成。 2013年12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5年12月,學校被批準為吉林省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高校。 2012年,經省發改委批復,學校在長春九臺經濟開發區卡倫湖畔移地建設新校區。學校整體搬入卡倫湖新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達98.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38.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32.6萬余平方米。 學校招生范圍覆蓋全國30個省份,擁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15131人,教職工964人,高級職稱教職工360人,碩士、博士學位教職工664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才、文華大獎獲得者、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省高級專家、省級教學新秀、長白山技能名師等一批高層次人才,較好地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求。 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構建了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46個本科專業和15個專科專業,覆蓋了經濟學、管理學、工學、理學、文學、藝術學、農學7個學科門類。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5項,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和省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65項,省級及以上教研課題立項578項,其中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4項,教育廳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1項。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省特色高水平專業4個,省級一流專業12個。擁有省級金課2門、省級一流課程7門、省級虛擬仿真課程1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3門、省級學科育人示范課2門、省級課程思政建設課程2門、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坊1個。學校設有“吉林省高等財經教育研究基地”等3個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糧油食品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等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學基地“吉林省糧食工程雙師雙能教師培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園1個,省雙創示范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實訓基地1個。獲批吉林省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申報了9項13個級別證書。學校學生作為國家隊成員參加國際大學生無線電測向比賽并屢獲金牌;在國際數學建模美賽中獲M獎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烹飪大賽獲得團體金獎,有37名學生獲得“中華金廚”獎;學校“學伴+”志愿者團隊在團中央組織的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評選中獲“優秀團隊”榮譽稱號。學生在參加全國高校和全國大學生烹飪、金融、貿易、信息、新聞、廣告、體育等各類競賽中屢獲大獎,在吉林省大學生乒乓球比賽、吉林省學生武術錦標賽等比賽中摘金奪銀。 學校結合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先后整合財經類科研資源成立了“吉林省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匯集糧食領域高層次人才,與吉林農業大學共建了吉林智慧糧食研究院,與延邊大學共建了“吉林糧食與邊疆安全研究院”,獲批成為“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單位”。學校先后獲批“吉林省糧食品質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9個省級科研平臺,擁有省特色高水平學科1個,累計發表省級以上論文6933篇,其中,重點期刊169篇,核心期刊論文1182篇,SCI檢索論文48篇,SSCI檢索論文2篇,EI檢索論文408篇,CPCI檢索論文346篇。 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財經”為底色,“糧食”“餐飲”為特色,多學科多專業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財經類學科專業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主動與行業對接,面向財經類行業、產業、企事業單位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為省直相關部門提供人才培訓和咨詢服務;原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培養糧食全產業鏈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院校,目前學校在糧食綜合教學、科研能力方面已進入國家前列;學校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餐飲類本科人才培養院校,始終把“技能傳承和文化傳承”相結合,以“吉菜”菜系開發、吉菜標準體系建立、吉菜文化打造為己任,形成了“美景+美食+文化”的品牌特色,為吉林飲食走出吉林、走出國門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交流工作,與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亞洲城市大學等十余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與國(境)外院校開展國際合作教育項目。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先后成功承辦了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組織的2019年赴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中華飲食文化講堂”培訓、美國圣克勞德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大學生訪華夏令營及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師生“中華美食暨傳統文化體驗營”等活動。 學校不斷加強服務社會能力,研究報告《當前我國經濟、金融輿情的總體態勢與輿論引導》被中宣部輿情信息局采用,并獲**批示,為服務大局、為*獻言獻策發揮了積極作用;科研成果《優質稻谷收儲作業5T管理規程》被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公開發布,該成果在助力“吉林大米”品牌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央視“國家記憶——大國糧倉”欄目組對研究團隊及成果推廣情況進行了專題采訪,獲批“吉林省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學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應用于區域發展規劃、特色旅游資源開發及利用、中小型企業發展對策、政府咨詢等方面并取得顯著成效。 作為一所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吉林工商學院秉承“博學善思、厚德自強”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突出特色,改革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辦學之路,正以嶄新的形象和良好的發展勢頭,贏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為地方經濟服務,通過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努力把學校建設成一所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數據統計截止至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