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的分數在431至480分,位次為96735至411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1至480區間才能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735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066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035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468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170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805名;
二、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1 | 96735 | 省教育廳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5 | 4446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5 | 93066 | 省教育廳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0 | 41170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0 | 92035 | 省教育廳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480 | 43805 | 省教育廳 |
專科提前批報考注意事項
高考錄取一般是按照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提前批、高職專科批依次錄取下來的,雖然不同的省份稍有差別,但總體順序是這樣的,不會改變。這幾批填報志愿和錄取的時間是不同的,依次進行。
專科提前批中的公安類、乘務類等專業還需要參加面試,航海類專業對身體條件也有特殊要求。在填報志愿前務必查閱招生計劃的附注說明和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
專科提前批招生的院校(專業)大多對身體條件、思想政治品德或藝術專業成績水平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所以,考生填報志愿前,不應只考慮文化成績要求,還要考慮除文化成績以外的其他自身條件是否符合招生學校的基本要求。
高校專項志愿能填幾個學校
1、如果申請的兩個學校的高校專項計劃都通過初審了,高考后是否可以同時填兩個學校志愿要看考生所在省份的具體規定。
2、比如陜西省規定,高校專項計劃設1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6個專業志愿,僅供我省65個國家及省級貧困縣通過資格審核和相關高校考核合格且公示的考生填報。
3、而山西省規定,本科“專項生”第一、二批次分別設置8個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順序為A、B、C、D、E、F、G、H,每所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志愿。
三、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最新介紹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市,由步長制藥投資創辦于1997年,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7年獲批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300余畝,總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擁有比較齊全的教學、科研場所和體育場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等活動設施。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30余萬冊、電信、教育網雙鏈路接口,千兆寬帶。現有在校生17000余人。設有9個二級學院,現有36個本科專業,18個高職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形成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行業產業需求,以藥為特色、以商為主干的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學校現有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有省級一流專業培育項目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創新創業課程2門、省級優秀教材4部。 現有專兼職教師1000余人,其中具有碩博士學位的682人,高級職稱教師292人,“雙師雙能型”教師218人,外籍教師2人,海歸教師34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校級教學名師9人。我校建有院士工作站,在站高層次人才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步長學者”特聘教授3人。實施“創新團隊建設計劃”,省級教學團隊4個,培育校級教學團隊20個。 學校利用企業辦學的獨特優勢,積極服務地方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組建陜西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獲批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陜西省中藥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陜西省中藥制藥關鍵技術重點研究室”等15個省廳級科研平臺。其中中藥綠色制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共享平臺、生物醫藥創新技術院士專家工作站是陜西省首家民辦高校建立的科技平臺。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多層次合作辦學項目,先后與陜西中醫藥大學、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等國內二十多所院校結為合作學校,與英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國高等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交流關系,并與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伯明翰大學、加拿大圣文森山大學、泰國西那瓦大學等開設了聯合培養計劃。 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有特色”的辦學理念,實施“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三步走發展戰略,發揮“企業辦學、協同育人、強商興藥、服務地方”的辦學優勢,經過24年的建設,辦學規模有了較大發展,辦學層次穩步提升,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學生就業率與就業能力連年提升,一大批畢業生走向社會為地方行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學校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專家的高度評價,社會聲譽明顯提高。 學校將繼續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與校企合作辦學道路,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設學科專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在國內高校中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的百年應用型大學。 (來源:黨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