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13至385分,位次為171900至10351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3至385區間才能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900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1831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130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106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904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514名;
二、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228 | 171900 | 省政府 |
2022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213 | 134106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259 | 161831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67 | 111904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251 | 158130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385 | 103514 | 省政府 |
高考怎么用一分一段表看位次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位次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位次。
詳細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站以后輸入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以后可以看到該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以后進入到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對應的人數以及排名情況了。
考生位次,則是原高考基于文理分科、分批招生錄取規則而形成,是分文理和分批排名的。新高考,同一個考生在同一類別里只有一個位次,原高考,同一個考生可能有多個名次。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位于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產業基地開元東路1319號,東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西北與松雅湖國家濕地公園相鄰,屬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核心區塊。學院新校區占地面積435畝,總建筑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19億元。湖南省公共實訓及人事考試基地、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制冷與空調項目湖南省集訓基地、湖南省職業訓練院均設在學院。 學院前身為成立于1982年1月的湖南省勞動局技工學校。1987年4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準成立湖南省勞動人事學校。1998年2月,原湖南省計劃委員會和湖南省勞動廳聯合發文同意恢復湖南省勞動技工學校,與湖南省勞動人事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辦學;2010年4月,晉升更名為湖南省勞動高級技工學校。2010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籌建湖南技師學院。2013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置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撤銷湖南省勞動人事學校建制。4月,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在教育部備案,為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院校,納入普通高等學校序列。 學院始終秉承"勤奮、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堅持立德樹人,質量優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新模式。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8300余人;現有在職教職工324名,其中專任教師215名,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40名,雙師型教師90名,研究生學歷教師170名,全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4名,國內訪問學者3名。學院設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系、機電工程系、質量與信息技術系、商貿旅游系、基礎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部等四系兩部。開設人力資源管理、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等19個專業。學院是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全省現代學徒制試點立項單位;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基礎申報的公共管理與服務專業群入選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雙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培育項目。 近年來,學院教師不忘從教初心,牢記教師使命,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績。2018 年 11 月,全國機械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向杯” 制冷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在學院舉行,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 56 支代表隊、112 名選手參賽,學院共有 2 支代表隊參賽,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的優異成績。2019 年 5 月,學院商貿旅游系網絡營銷協會在第二屆湖南省大學生社團就業創業能力挑戰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總決賽冠軍。2019年10月,學院選送的"紅小方—湖南麻陽富硒古法紅糖項目”獲得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湖南選拔賽一等獎并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總決賽,獲得三等獎。2019年7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系3名教師獲得2019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2019年10月,在第四屆"踏瑞杯”全國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大賽總決賽上,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3名同學取得全國總決賽特等獎的佳績;社會工作專業1名同學獲得全國高職高專社會工作能力與實務職業競賽一等獎。2020年7月,學院基礎課部英語教學團隊在2020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中榮獲一等獎,語文教學團隊榮獲二等獎。2020年8月,學院商貿旅游系"紅小方—湖南麻陽富硒古法紅糖項目”再獲殊榮,在第九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上獲得金獎,助力麻陽縣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早日實現。2020年8月,學院人社系3名學生參加第五屆全國高職高專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大賽(南部賽區)比賽榮獲特等獎,晉級全國總決賽。2020年10月,學院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專業學生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20年10月,學院新聞宣傳作品《一封家書系列—陽光終將驅散陰霾》榮獲全國職業院校融媒體聯盟"職教戰疫”杯融媒創意獎。2020年11月,學院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學生獲得了第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升拓杯”學生無損檢測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1項、團體三等獎1項、單項一等獎1項、單項二等獎5項、單項三等獎1項。 面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新機遇,學院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深入推進產教協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明確以"一體兩翼”為引領(以提質培優高職學歷教育為主體,以做大做強技工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為兩翼),以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重點(實施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創建省文明高校和省直機關文明標兵校園及推進學院后續基礎建設),以建好"四大平臺”為目標(產教融合平臺、校企合作平臺、世賽基地平臺、技能研修平臺)的工作思路,以充分發揮好"五大優勢”為抓手,即國家積極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擴大招生規模,大力支持職業技能水平提升的政策優勢;學院地處在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五強縣之一—長沙縣辦學的區位優勢;學院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省教育廳主管業務的雙重管理、雙重支持的體制優勢;世界技能大賽電氣裝置、制冷與空調項目湖南省集訓基地、湖南省首家職業訓練院落戶學院的項目優勢;學院所在地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7家,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96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34家,2019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426億元,已成為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和重要驅動力,為學院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廣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和重要平臺,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產業集聚優勢和辦學環境條件。下階段,學院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釋放活力,提質培優,促進學院打造品牌,提煉特色,擴大影響,邁向一流,更好地服務于我省"三高四新”戰略。 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直文明單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立項單位”、"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湖南省直機關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