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的分數在432至499分,位次為96054至3088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2至499區間才能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054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066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654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113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883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730名;
二、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2 | 96054 | 省教育廳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22 | 3511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5 | 93066 | 省教育廳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19 | 3088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2 | 90654 | 省教育廳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499 | 32730 | 省教育廳 |
征集志愿填報說明
1.在征集志愿時,有些院校有最低位次的要求,沒有達到院校征集志愿最低位次要求的考生不得填報該院校。
2.征集志愿的錄取分數可出現兩種情況:
(1)錄取分數比首輪投檔線高。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專業的數量少,而競爭的人數多,這其中不乏高分考生。
(2)錄取分數低于院校所在批次線。有的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對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根據院校申請,可以降分錄取考生。
例如,二本高分段的考生可通過征集志愿獲得一本專業的錄取資格。也就是說,部分院校會降到所在批次分數線下招錄考生,對許多考生來說,這是一個沖破批次線限制的寶貴機會。
二批征集志愿與專科志愿有沖突嗎
二本征集志愿是在專科志愿錄取前投檔錄取,兩者沒有任何沖突。不必須報專科。
考生在填報二本征集志愿前,必須首先填報好專科志愿,填報二本征集志愿后,二本征集志愿會馬上投檔錄取,如果被征集志愿錄取了,專科志愿就作廢了,還有一種是專科志愿會接著投檔錄取。
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求志愿”。
三、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最新介紹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是1999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確認的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10年被授予“全國先進獨立學院”稱號,2013年被評為全國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高校。5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蘭溪市政府與浙江師范大學全面合作共建行知學院。2017年10月,學院正式落戶蘭溪,學院發展翻開新篇章。自2013年起,學院進入全國高水平獨立學院序列,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連續六年位列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學院坐落于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譽的蘭溪市,現有在校生8500余人。校園占地800畝,南鄰G60高速,東西相連有揚子江海綿體和蘭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學院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整體風格為徽派建筑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具有設施一流的圖書館、運動場館、學術交流中心等,新校園館閣巍峨,設施先進,風光如畫。學院擁有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理學院、工學院6個二級學院和1個基礎部,涉及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21個在招本科專業。產業經濟學、化學和生物學3個學科與浙江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積極培育建設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漢語國際教育、農業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學院擁有浙江省一流學科2個(網絡空間安全、生態學),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應用化學),省級特色專業4個(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網絡空間安全、漢語言文學、應用化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浙江省首個本科招生的特色專業1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構建了一支德才兼備、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550余人,高級職稱比例達4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10余人。其中有國際著名密碼學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省“151人才工程”、省高校領軍人才等優秀人才。同時,聘請了國內外著名大學、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270余人為兼職教授和創業導師。學院依托母體優勢與區域優勢,堅持“行以求知,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著力構建融知識、能力、素養于一體,具有高度適應性、靈活性、開放性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實施教學質量工程,現有各級各類教學研究和建設項目840余項,其中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3項,省級教改項目41項。 學院積極推進一流精品課程建設,主持各級各類課程建設項目310余門,其中省級課程36門;出版教材33部,其中國家級1部,省級5部,新形態教材5部;教學成果獎授予60項,其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2項,省一等獎4項、省二等獎2項;擁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高等學校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實訓基地、浙江省政治教育示范基地等各級各類實踐教育基地165個;擁有各類校內實驗(實訓)室157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2項,省提升地方高校辦學水平專項1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學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近年來省級以上科研獲獎13項,其中浙江省首次設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當年度全省唯一獎1項;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20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5項,省部級項目72項;橫向款目到款經費達4300余萬元;出版專著216部;發表學術論文1352篇,其中SCI、EI源刊論文254篇,CSSCI源刊論文157篇;授權專利195項,其中發明專利93項,實用新型專利95項,外觀專利7項。學院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實基礎、厚素養、強能力、善創新,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本科應用型人才。積極探索優勢專業跨學科復合培養,涉及6個專業,開設83個教學班。著力產學研合作教育,與23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開設人才培養特色班52個,共建創新創業團隊21個、產學研中心15個,開設行知論壇145講,成功舉辦14屆浙江省中小企業峰會。學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全面對接蘭溪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蘭溪市政府共建蘭溪發展研究院、蘭溪大學科技園、蘭溪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積極推進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現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國際優質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近年來,學院學子在各級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中獲得全國“挑戰杯”金獎等國家級獎項429項(一等獎以上61項);省級獎項1598余項(一等獎以上270項),實現了多項突破。學院連續五年入選全國“民辦及獨立學院”大學生競賽排行榜前20。涌現出全國三好學生、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最美浙江人等一大批優秀學子。學院人才培養創新舉措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密集報道。學院秉承“知行合一,自強不息”的行知精神,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面向浙江,輻射長三角,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截止2021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