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張家口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的分數在472至518分,位次為67601至214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2至518區間才能上張家口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張家口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041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601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690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470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026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張家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288名;
二、張家口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張家口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79 | 62041 | 省政府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49 | 21470 | 省政府 |
2、2021年張家口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72 | 67601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33 | 24026 | 省政府 |
3、2020年張家口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89 | 59690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18 | 23288 | 省政府 |
大學與學院的不同
辦學規模
大學的辦學規模更大,學生數量差距比較明顯。大學的最低人數比學院多,全日制在校生數量要大于八千人,研究生的數量不能少于總人數的百分之五。
而學院的全日制在校學生數量只要大于五千人即可,而且對研究生的數量沒有要求。人數上的差異也導致大學和學院的其他資源的差別。
大學人數多,因此占地面積也比較大,教學和住宿場地都比較大,教學設備以及圖書館資源都比較豐富。
專業學科
學院需要以一個學科為主要學科,而大學則需要以三個學科為主要學科,這一點也可以解釋大學里有一些學院,可能也達到了人數的標準,但只有一個主要學科,就不能獨立分劃為大學。
師資力量
大學的學生數量比較龐大,還有一部分研究生,需要的教師資源會更加豐富,對高素質教師資源也有需求。
比如大學的專任教師人數規模最少是四百人,一半老師的學歷要在研究生以上,五分之一的老師是博士學歷;而學院老師的最低數量要求是二百八十人,百分之三十的老師是研究生學歷。
教學水平
大學一般碩士教育有比較高的要求,最少有兩個碩士授予點,學院就沒有這一特殊規定。一般教育部對大學的教學水平要求比較高。
985院校排名
985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院校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7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38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39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三、張家口學院最新介紹
張家口學院坐落于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素有“塞外山城”美譽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學校秉承“自強、拼搏、求實、創新”的校訓,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一所以教育學、醫學和管理學為主干學科,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現為國家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河北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基地、首批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培訓基地。 學校始建于1978年。1994年更名為張家口教育學院,2004年并入張家口衛生學校、張家口財經學校、張家口市衛生職工中專,2005年并入張家口藝術學校。2013年4月改制升格為張家口學院,實行省市(張家口市)共建、以市為主的體制;2017年6月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427.56畝,建筑面積30.31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實訓場所168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97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2億元。紙質藏書130.1萬冊,紙質期刊805種,電子圖書331.4萬冊,建有文津閣《四庫全書》珍本庫和奧運文獻、張家口歷史文化、中小學教材等特色館藏。校園網實現校區全覆蓋。 現有教職工813人,其中專任教師563人,副高級以上職稱229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354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獲得張家口市拔尖人才、“名家名師”、優秀教師、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等榮譽54人。外聘教師140人,直屬附屬醫院教師297人。 學校現有16個教學單位,目前招生本科專業32個,專科專業2個,形成了教師教育、護理醫技、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三大專業集群。學校主要面向河北省招生,生源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944人,其中本科生10915人。國際教育與對外合作的局面初步開創,2020年9月取得來華留學生教育資格,分別與韓國全州大學、印度德吾拉斯科技管理學院等簽訂了多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日本長野縣日中友好協會代表團、芬蘭卡薩凱里奧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代表團進行了冬奧志愿者培訓、冰雪人才培養、國際冰雪學院籌建等方面的交流。 自2013年舉辦本科教育以來,學校秉持“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緊密圍繞張家口市主導產業和發展戰略,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圍繞冬奧會籌辦打造冰雪特色,建有區域經濟研究所等19個研究平臺;獲得張家口市“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42項,其中論文類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7項,著作類二等獎2項。2017年以來,教職工主持科研項目728項,教學改革項目22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3項,市廳級課題488項,校級課題226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185項。教師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702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論文93篇,出版學術著作、教材37部,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3項、軟件著作權19項。 學校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現有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門課程被批準為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項目。近三年,已建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教改項目39項,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及專業比賽中獲得各級獎勵151項。2018-2020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平均為85.26%。 學校秉承歷史傳統,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道路,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籌辦舉辦2022年冬奧會、建設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三大歷史機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正朝著建設獨具特色的區域知名大學的目標不懈奮斗。 (數據截止2021年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