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91至431分,位次為120936至6228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91至431區間才能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733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0936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924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282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623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246名;
二、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05 | 114733 | 省政府 |
2022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75 | 62282 | 省政府 |
2、2021年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391 | 120936 | 省政府 |
2021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57 | 66623 | 省政府 |
3、2020年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09 | 111924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31 | 76246 | 省政府 |
專業代碼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就是用來指示大學專業的數字編號,全國統一。在網上填報中,為了簡便明了,以及避免一些學校的名稱太過難找等問題,各個學校會把自己的學校名稱、專業等編上相應的代碼,這樣可以在網報時更加方便。當你在網上填報志愿時,進入填報系統后在相應的位置分別填上學校代碼、專業代碼等,點擊確認后系統會顯示學校全稱、所報專業,然后點擊確認即可。
專業代碼是大學或者其他專科學校,其專業的代碼,而且大學也有自己的代碼。專業代碼通常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該專業的標識符號
高考后檔案狀態怎么查詢
方法一
首先進入相關省份的高招招生考生服務平臺。進入這個平臺之后,在進行登錄操作,輸入自己的考生號和登錄密碼以及驗證碼。考生號一般都是14位數字,一定要準確填寫。
同時,在登錄密碼一欄正確填寫包含數字和字母的密碼。全部填寫完畢之后,就可以點擊進入,然后就可以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了。當然,如果遇到無法查詢的情況,可以換一個手機號試一下。
方法二
直接到當地的招生服務大廳查詢,全省任一地縣招辦均可查詢。查詢的時候帶上高考準考證和自己的身份證。
三、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是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隸屬于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學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58年更名為成都建筑工程學校。1963年遷建至四川德陽,1980年更名為四川省建筑工程學校,并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1994年再次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學校、四川省城市建設學校、四川省建筑職工大學合并組建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有限集團公司職工大學并入,集四校之力,學院辦學實力迅速增強。 2004年,學院通過了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級。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損嚴重,克服重重困難,奪取了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的全面勝利,夯實了學院發展基礎。2010年,通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驗收,獲得教育部、財政部最高等級獎勵。2011年,學院在川內高職高專院校中第一批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博士后工作站),與四川、重慶、陜西等省(市)的“雙一流”高校聯合培養博士后。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區投入使用,學院總體辦學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學院成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之一。2015年,學院獲全國文明單位;同年,學院啟動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被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學院獲批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立項,開啟了學院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學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篤行”的校訓,確立了“培育魯班傳人,服務城鄉建設”的辦學理念;開創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辦學格局。 學院是全國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全國建設行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建設部確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區建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的“國家職業教育建筑技術實訓基地、物流管理實訓基地”,教育部認定的“國家建筑技能緊缺人才培訓基地、道路橋梁工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城市軌道交通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建筑工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建設領域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培訓試點單位,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率先在四川省高職院校中建成唯一的A類優秀省級大學科技園,獲“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 學院有德陽、成都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129畝,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95.3萬冊,教學儀器設備價值2.6億元,固定資產總值9億元。 學院現有教職工1254人,全日制學生18484人,繼續教育學生31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高等學校校企聯合應用技術創新基地3個,工程技術創新團隊5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大師工作室4個,其中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5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3人,省級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級教書育人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天府學者1人,省級名輔導員1人,省級技術能手1人。正高職稱56人,副高職稱252人,“雙師”素質教師512人。博士54人,在讀博士68人,碩士751人。學院另有兼職教師350余人,均為行業企業知名專家和能工巧匠。 學院專業設置以土建、交通、管理類專業為主,兼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財經、測繪、材料、水利、人文等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現設12個教學系(院)、1個教學部,開設60個專業,其中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建設1個、國家示范專業5個、國家骨干專業5個、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四川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四川省重點專業4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專業1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1個。和西華大學、成都工業學院、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職業本科教育。和澳大利亞墨爾本理工學院、英國林肯學院、丹麥VIA大學及馬士基公司合作開設中外合作專業。主持完成國家高職職業教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獨立主持)和工程造價專業(第二主持)教學資源庫建設。建成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四川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6門、四川省創新創業示范課2門。主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29本、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12本,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2項,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四川高職院校唯一)。統籌設計、系統推進“雙高”建設,做深做細做實產教融合。建有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國家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個,四川省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牽頭組建的四川建設職教集團,入選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建設職教聯盟運行良好。深入推進對外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海外工程項目。建立國際化課程體系,制訂12本雙語施工工藝規程,招收南非、澳大利亞、土耳其、丹麥、俄羅斯等國家留學生及短期交換生來校學習。主持制訂7個專業的教育標準和7個行業資格標準,參與制訂了18個專業的教育標準和15個行業資格標準。主持職業教育土木水利類專業目錄修(制)訂,主持編制職業學校建筑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中職-高職專科-職業本科)。主持編制21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藝規程,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榮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央企為主的國有大型企業就業率保持在5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率達95%以上,取得了“高質量、高就業、高成才”的人才培養效果。 面向未來,學院將在“十四五”期間,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繼續以“穩規模、調結構、提質量、同發展”為思路,統籌規模、專業、財力,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訓并舉,全力以赴建“雙高”,三足鼎立(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國際交流)促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以服務建筑業為主體的、適應信息化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與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全面建成四川風格、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建設類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數據截止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