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工業大學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北京工業大學的分數在588至607分,位次為10368至235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88至607區間才能上北京工業大學。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工業大學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00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68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92名;
4、2020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工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55名;
二、北京工業大學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工業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96 | 9300 | 市政府 |
2、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88 | 10368 | 市政府 |
3、2020年北京工業大學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13 | 8592 | 市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607 | 2355 | 市政府 |
專科提前批有哪些類型院校
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國防生計劃(專科);比如∶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
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
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學院等。
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專科);比如: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
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體育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武漢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
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
第七類:其他院校(專科),包括國際關系學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外交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海關學院等。
高考填志愿能填多少個專業
1、高考填志愿的時候既要填學校,也要填專業。
2、所填專業必須是該學校該錄取批次所給出的專業。表格中,專業有幾格就最多填幾個。還有一個專業調劑,選擇同意或不同意。
特別提醒:所填學校、專業的代碼一并填寫,準確無誤。
3、在高考報志愿過程中,學生登錄報考網站。首先就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填報合適的學校,再就是填報專業,不填專業是沒辦法提交的。不提交也就是說你放棄了高考成績,那么今年的大學將于你無緣。而且現在實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個學校,多個專業,根據平行原則錄取。
三、北京工業大學最新介紹
北京工業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創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正式跨入國家二十一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的行列。2017年9月,學校正式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8個學科躋身2020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32,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6個學科進入ESI前1%。 學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另有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 學校下設17個教學科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70個,研究生專業覆蓋34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8種;博士后流動站18個,在站289人。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8個。學校現有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產學研中心1個,國際合作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或工程研究中心8個,北京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與開發中心30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0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北京市*新時代**思想研究基地1個,行業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北京市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定期出版專業刊物2種。 學校黨委下設19個二級黨組織,其中,院級黨委16個,院級黨總支3個;黨支部498個,其中,在職教職工黨支部153個,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55個,學生黨支部289個,混合黨支部1個;黨員9891名,其中,在職教工黨員2453名,學生黨員6106名,離退休教工黨員1332名。 教職工3267人,其中,專任教師2085人,包括正高職稱463人、副高職稱790人;博士生導師631人,碩士生導師1475人(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碩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領軍人才28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卓越人才22人,“北京市人才引進支持計劃”入選者167人。國際及港澳臺教師6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人。 在校生25002人,其中,學歷教育學生中全日制研究生9436人(博士生1737人、碩士生7699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831人;普通本科生13594,成人教育本專科生1141人(本科生1140人、專科生1人)。在校留學生438人(學歷生432人、非學歷6人)。 建校61年來,北京工業大學始終與國家和首都改革發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條特色內涵差異化發展的一流大學建設之路,推動學校成為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成為首都北京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展現市屬高校發展建設成果的示范窗口,16萬余名畢業生從這里走向各條戰線,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一甲子風雨砥礪鑄就精彩華章,新征程牢記使命同心再創輝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北京工業大學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守立德樹人立身之本,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立足北京,服務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學定位,秉持“不息為體、日新為道”的校訓精神,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穩步推進“十四五”建設發展,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百年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