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的分數在463至507分,位次為76446至2856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3至507區間才能上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1、2020年云南考生上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446名;
2、2020年云南考生上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60名;
二、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0年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63 | 76446 | 省政府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7 | 28560 | 省政府 |
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可以同時報嗎
可以。
高考填報志愿批次大致分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專科批等招生批次,每一次批次都有對應的填報時間,而且每個省每個批次的時間也不一樣。
雖然提前批次是在本科批前面填報,但在本科批填報時間開始時,填報了提前批次的考生仍然可以填寫本科批志愿,因為在本科批志愿開始填報時,提前批次的錄取工作可能還未結束,為了避免沒被提前批次錄取而錯過本科批次填報,考生最好認真對待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
如果你被提前批次的學校給錄取了,那么考試院系統將不再繼續檢索你填寫在本科一批的檔案;但是如果你沒有被提前批次的學校給錄取,考試院就將繼續檢索你本科一批的志愿。
為什么211院校會招二本考生
這些211院校中的冷門專業或者新創辦的專業就處于一種不尷不尬的境地。這些專業如果仍以一本的分數線來招生就會面臨招不滿的情況,完不成學校的招生任務,因此才降到二本的招生中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些地域性標志院校的211院校,面向本地區考生會有一些二本專業開放。
因此即使是本科二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211院校畢業的名牌畢業學生,對于那些專業要求不高,喜歡名校光環的考生,211院校的二本專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云南民族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是云南民族大學為貫徹云南省教育廳《關于云南民族大學深化高職本科辦學體制機制改革的批復》(云教高﹝2011﹞35號),進一步貼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應用本科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建立校企合作辦學新機制體制,實現“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辦學新模式,培養適應產業發展急需的應用型創新人才,于2011年7月同玉溪九龍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校企合作全日制應用本科學院。2011年學院建設初期,招收應用技術學院(原文化學院)第一屆學生486名,共9個班。分別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財務會計教育、文秘教育三個專業。職能部門有教務處、學生處、以及綜合處,共同撐起學院大大小小的事宜。經過六年的磨礪與艱辛的發展,在云南民族大學的總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在學院及合作公司領導的正確帶領下,學院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的應用本科人才為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強調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向著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綜合性學院邁進,走出了屬于民大應院自己的校企合作制應用型本科的特色道路。六年中,學院進行了定崗位、定人員、定職責的“三定”工作,各部門崗位職責逐步明確,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完善,生源和師資隊伍也不斷的壯大。2017年1月,學校與公司簽訂了新的校企合作辦學協議,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職責,資產管理、教學管理更加規范。2017年,現有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招生就業處、院團委五個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學院在校生達5284人,共101個班級。專業學科進行了分類,分為人文學系、管理系、外語系、財經系和計算機系。設有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財務會計教育、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4個應用本科專業。此外,現有專兼職教師487人,教授、副教授103人,博士、碩士272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46.8%,初步建立了一支同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相適應的、結構較為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公司(單位)”和“專業+非通用語”或“非通用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索,同我校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創新了“高職本科知識、能力、素質三維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獲得第七屆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針對各專業工作崗位職業核心能力要求,結合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開發了“1+4”課程設置體系;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探索問題引導、項目實施、實踐帶動等教學法,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院系統打造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基地將為師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立項申報和建設實現新的突破,“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獲校級教改項目立項建設;“校企合作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獲省教育廳教改項目立項。公開出版參編并且擔任主編教材4部、副主編教材1部,公開發表科研論文多篇。歲月流金,春華秋實,學院的改革發展取得了重要成績。規模進一步擴大,條件進一步改善,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生活條件。學院先后獲得云南民族大學年度學風建設一等獎、年度安全獎、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一等獎、黨風廉政建設優秀獎等多項殊榮,以最年輕最飽滿的姿態走在開拓進取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