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25至238分,位次為172067至6784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5至238區間才能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2067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913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0724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848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014名;
二、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225 | 172067 | 省教育廳 |
2022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318 | 151913 | 省教育廳 |
2021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455 | 67848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313 | 150724 | 省教育廳 |
2020 | 云南 | 文科 | 專科 | 238 | 126014 | 省教育廳 |
如何查詢高校位次分
以河南為例,如果想報考鄭州大學,可以登錄鄭州大學官網。然后點開分數線,就可以看到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
查出院校的錄取最低分以后,查出河南一分一段表,看看最低分對應的位次是多少。然后根據所在省份高考一分一段表,找出自己成績所在的位次,根據位次,再對應去年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興趣等效分數。(大概分值,不可能那么準確)
然后再進入所報院校官網,看自己的等效成績與院校的錄取最低分差別大小,決定是否填報高考志愿。當然高考考生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所能填報的院校。點擊按分選大學,輸入賬號、驗證碼,輸入分數,就可以看到能夠填報的院校了。
高考后提前批專科怎么填志愿
專科提前批同樣是采用網上填報志愿的方式。考生既可以只填報專科提前批或高職(專科)批文史類招生的學校和專業志愿,也可以同時填報兩個批次中專科批招生的學校和專業志愿。提前批和普通批不發生沖突。
一是考生在報考提前批院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中意的方向,千萬不要不要盲目的選擇。
二是提前批院校里的各個專業也一定要符合個人的意愿,如果不符合千萬不要報考。
三是提前批院校與正常批次的組合問題,提前批院校除非常中意的方向,選擇院校的分數必須高于批次院校的分數。
三、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創辦于2011年2月,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和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產教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學校坐落于廣州市白云區帽峰山風景區東側,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校園占地面積758畝,基礎設施完備,是讀書治學、修心養性的圣地。 學校充分發揮地處大城市的區位優勢,立足廣州、面向灣區、服務都市產業及社會發展,堅持“立德樹人”,弘揚“以真.實求知,以善.美修行”校訓,注重職業道德養成、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機制,致力打造“省內優質,國內知名”的綜合性職業院校。 學校下設信息工程學院、建筑藝術傳媒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智能機電學院、醫藥健康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公共理論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和1個思政課教學部,并成立了廣州智能建筑產業學院、應急管理技術學院等一批特色產業學院;學校擁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等組成的“雙師型”專任教學團隊,以及一批行業企業能工巧匠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學校開設軟件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建筑室內設計、工程造價、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護理等社會緊缺及新興專業40多個,在校生1萬余人。 學校先后與南方航空集團、美的集團、京東集團、廣州地鐵集團、廣電城市服務集團、中科雅圖、棒谷科技、東莞力合雙清創新基地和肇慶高新區社保局等合作共建了200多家校外實習基地;創設了新聞社、醒獅社、書法協會等45個學生社團,營造健康、豐富的校園文化,累計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培養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近2萬人,先后獲得“廣東省當代優秀民辦高校”、 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男子丙組冠軍”;會計專業榮獲 “2017- 2018年度廣東省院校特色專業”等。 學校堅持打造屬于自己的辦學特色。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的指導下,在廣東省應急產業協會、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構建應急救援體系平臺、組建專家團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政產學研精密結合、主動服務社會等措施,我校致力打造應急救援人才培養的“東華范人”,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合格的應急救援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