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迎來了中考,又有一批新的學子們在這雖無硝煙,但依然劍拔弩張的戰場上征戰。本文大風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2021年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時間
2021年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時間大概在中考結束后的20天左右公布,考生可以關注黃岡中考招生考試網的通知,下面是本文小編整理的一些歷年黃岡中考分數線的相關信息。
二、黃岡歷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匯總
1、2020年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
2、2019年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
3、2018年黃岡中考錄取分數線
三、黃岡中考最新相關新聞
黃岡市教育局印發《黃岡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從2020年秋季入學初一年級開始,全面推進新中考改革,即到2023屆初中畢業年級學生正式開始第一次“新中考”。
此次,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和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1、改革的宗旨和目的
根據《方案》,黃岡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從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推進考試內容與命題改革、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推進招生錄取辦法改革四個方面推進。
改革宗旨:全面貫徹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改革目的:一是引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標準,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二是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發展素質教育;三是完善評價制度,建立多元化招生錄取機制,破除“唯分數論”。
2、改革時間和目標
從2020年初一年級新生開始,全面推進新中考改革。2023屆初中畢業年級學生正式開始第一次“新中考”,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規范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
3、改革方案與現行中考相比較的主要變化
新中考實行初中學生畢業、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 在考試科目、分值、招生形式、評價方式等10個方面,呈現出較大變化。
1.考試科目的改變:全科開考
根據《方案》,初中畢業生均需參加學業水平考試,考試科目實行全科開考,涵蓋語、數、外、物、化、生、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5門課程。其中外語包括聽力口語,物理、化學、生物包括實驗操作。
2.考試成績組成變化:“計分科目+等級呈現科目”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由“計分科目+等級呈現科目”組成。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體育等10科以原始分成績納入招生錄取計分,理化生考試還包括實驗操作考試;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5科以等級呈現,分為A、 B、 C、D四個等級,成績作為招生錄取參考依據。
3.學科分值的變化:總分由650分變780分
新方案擬調整學科分值如下:
學科總分值由現行的650分增加到780分。其中,語數外各120分保持不變,物理由原60分增加到70分,歷史和政治分別由原40分增加到60分,化學由原40分增加到50分,生物、地理兩科由原30分分別增加到50分,體育由原30分增加到50分。理化生實驗操作由原20分增加到30分(考試命題、時間和方式不變)。英語科120分總分不變,原筆試95分,聽力25分,現改為筆試80分,增加口語考試,口語與聽力合卷機考(人機對話)合計40分。
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考試科目按“3+1+2”模式選考,為更好與新高考對接,中考命題更加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學科實驗操作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內容。
4.考試時間的變化:考試時間分布有所不同
語、數、外、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考試時間在九年級下學期結束時的6月中下旬(具體時間另見考試方案文件);
生物、地理考試在八年級下學期結束時的6月中下旬(具體時間另見考試方案文件);
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紙筆考試和信息技術的實踐考試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音樂、美術紙筆和實踐考試在九年級上學期;體育與健康、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在九年級下學期。
5.考試方式的變化:筆試+人機對話+實踐考試
在考試方式方面,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采取筆試不變,體育與健康實行現場測試和平時考核相結合。外語新增聽力口語考試,采用人機對話;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采取現場實驗操作;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采取紙筆考試(占50%的比重)和實踐考試(占50%的比重)相結合;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實行紙筆考試。
6.英語科目考試變化:新增“人機對話”聽力口語考試
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新增英語聽力口語考試,考試包括聽力和口語測試,合計40分,試卷由“聽后選擇、朗讀短文、情景問答、話題簡述”四部分構成。
合卷以“人機對話”方式,在計算機上完成測試,由計算機自動評分。最終,閱卷評分采取專家評閱和機器智能評閱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從2023年起,全市初中畢業學生英語聽力口語考試在每年三月中下旬進行。全市將建立初中英語聽力口語標準考室。其中,考試專用耳機以縣(市、區)為單位選購同一品牌。
7.體育科目考試變化:平時考核+現場測試
《方案》對體育中考進行了調整,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學生開始,體育中考成績以平時考核和現場測試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共50分計入中考總分。
平時考核分三個學年(七、八、九年級)進行,每學年5分,共15分。其中,體育課學業水平成績滿分為9分,七、八、九年級各為3分。體育課學業水平成績由運動技能成績和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知識三部分組成;體育課學習態度成績滿分為6分,七、八、九年級各為2分,學習態度評定成績由體育課出勤和學生課堂表現兩部分組成。
現場測試分必考項和選考項,共計35分。
必考項:男生1000米跑(15分)和引體向上(10分);女生800米跑(15分)和仰臥起坐(10分)。
選考項:考生從籃球運球繞標志物、足球運球繞標志物、排球墊球中選考一項,分值為10分。
8.五門等級呈現科目考試的變化:考核等級作為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重要部分
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初中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五門科目等級成績作為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重要部分。
五大科目的紙筆考試由市教育局統一命題制卷、各縣(市、區)教育招考機構組織實施。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三個科目的實踐考試,由各初中學校自行組織。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門科目考試成績最終采用A、B、C、D四個等級呈現:80分及以上為“A”,79-70分為“B”,69-60分和60分以下且成績排名在前95%為“C”,60分以下且成績排名在95%以后為“D”。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門科目學生成績分縣(市、區)劃定等級。
9.招生錄取辦法的變化: 高中錄取不只看中考成績
根據《方案》,今后高中錄取不僅看中考成績,還要看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其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由“計分科目+等級呈現科目”組成,計分科目以原始卷面得分計入招生錄取總分。
示范高中招生。報考市級及以上示范高中的學生,以等級呈現的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考試成績,最多只允許有一個最低等級(D等)成績科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五個維度評定等級也最多只允許有一個最低等級(D等)。
優質高中分配生招生。到2023年,確保分配比例不低于60%并逐年提高,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按照初中學校分配生名額、學生候選資格以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在分配生最低錄取線上,逐校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省級示范及特色高中自主招生。給予省級示范高中、特色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資格,此類學校可自主招收具有體育、藝術或其它學科特長,具有超常潛質的學生,招生類型和計劃由市教育局評估后研究確定。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鼓勵和引導動手能力強、職業傾向明顯的學生接受職業教育,進一步推進“3+2”、“五年一貫制”職教招生工作。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
10
10.綜合素質評價的改變:以A、B、C、D四個等級呈現
《方案》規定,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新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寫實記錄”、“學期評價”、“綜合實踐”等部分構成,每學期期末開展學期評價,在初三最后一學期合成“畢業評定”,以等級方式呈現。
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維度各分A、B、C、D四個等級。其中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四個維度以學校為單位,A等人數原則不超過學校總人數的50%,C等人數控制在10%?15%之間,D等人數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報考市級及以上示范高中的學生,五個維度評定等級最多只允許有一個D等。
此外,《方案》還規范了加分優錄項目。規范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政策,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優錄加分項目。嚴格限定加分范圍,嚴格控制加分分值,規范資格審核程序,逐步將中考優錄加分的激勵導向功能轉移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