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衢州學院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的分數在506至538分,位次為152482至11418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6至538區間才能上衢州學院。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衢州學院
1、2022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2482名;
2、2022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076名;
3、2021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8815名;
4、2021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623名;
5、2020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0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7、2020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8857名;
8、2020年浙江考生上衢州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181名;
二、衢州學院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衢州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13 | 152482 | 省政府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40 | 119076 | 省政府 |
2、2021年衢州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06 | 148815 | 省政府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36 | 114623 | 省政府 |
3、2020年衢州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516 | 138857 | 省政府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538 | 114181 | 省政府 |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是什么
院校專業組就是將一所學校的所有專業分成若干個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就是一個平行志愿,比如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招生,將所有專業分成了4個專業組,其中物理類專業組3個,歷史類專業組一個。
那如何填報這45個志愿呢?我覺得可以從學校和專業兩個方向考慮,假如你是廣東物理類考生,今年高考成績排名14000名,你的目標院校是華南理工大學,不在乎專業,那你的前四個平行志愿可以全部填華南理工大學的那3個物理類專業組,并服從調劑,去年華南理工大學物理類的投檔最低排位是14591,14000名是有機會錄取到華南理工大學的。
假如考生只對經濟學類專業感興趣,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只填報包含經濟學類的專業組,比如第一志愿填報暨南大學的208專業組,第二志愿填報深圳大學的242專業組,依次類推。
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填報的優點就是在如今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專業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特別是可以避免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比如考生不喜歡計算機類專業,覺得難,學不懂,那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所有包含計算機類專業的院校專業組都不填,這樣就不會被錄取。
專科提前批填報志愿的技巧
1.根據自己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考生和家長要分析比較,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要以穩定的“習慣興趣”、“長時興趣”為主導,同時不能被“一時的”短暫情緒所干擾。畢竟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
2.用專業篩選院校范圍
首先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選擇自己分數可以報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篩選出的院校中,了解這些院校中是否開設有自己的意向專業,若有開設該專業是否為院校的重點專業,或者該專業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實習崗位,包括以后的就業方向等等。
3.通過學校官網介紹,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過初步篩選出院校范圍,家長和考生就要自己動手查詢這些學校的官網。官網會清楚地告訴我們院校層次,開設專業,就業方向等等。同時可以了解專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畢業之后崗位方向
4.結合自身發展
很多同學可能本身成績不錯,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這部分同學就可以考慮專科結束后,自己的個人發展問題。比如跨校專升本、留學機會等。讀專科還是需要有戰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內。
5.拉開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之間的梯度要設置好,才會降低分數的浪費或者掉檔。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并沒減弱,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檔下來把低分考生擠下去。高職專科志愿填報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
三、衢州學院最新介紹
衢州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85年的浙江工學院浙西分校(浙江工業大學浙西分校),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更名為衢州學院。2013年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2015年獲批為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1年被列為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試點院校。學校獲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省重才愛才先進單位、省文明單位、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學校、省高校平安校園、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 學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園占地863畝,設有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業學院、體育工作部等10個學院(部),開設涉及工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28個,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7769人。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6個、省級一流課程78門,入選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培養試點專業1個。校舍總建筑面積22.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0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03萬余冊。設有附屬學校教育集團1個。 近年來,學校立足“應用型、地方性、開放式”發展定位,致力于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 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現有教職員工691人,專任教師50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61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6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69人。柔性引進院士團隊1個、國家“引才計劃”人才1人。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人,省“引才計劃”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層次人選22人次,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8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人選1人,省“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人選2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1人,省高校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1人,省“錢江人才計劃”D類項目擇優資助人員1人 ,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級以上各類“人才工程(計劃)”226人次,市級重點創新團隊4個,“雙師雙能”型教師300余人。 育人質量穩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成果豐碩,學科競賽累計獲省級三等獎以上獎項3100余項,其中全國三等獎以上獎項380余項,學校在2016-2020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中位列第38名,獲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創業學院和省眾創空間,累計成功孵化創業項目48項。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近五年畢業生年均就業率達95%以上,考研錄取率實現五連升,2021屆達22.03%,本科畢業生質量位列聚志愿2021年中國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排行榜第374名。教育國際化穩步推進,與美國、烏克蘭、英國、德國、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多個國家和臺灣地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探索國際化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與企業共同完成成班建制的南非留學生培養項目。“南孔文化”被評為浙江省高校校園文化品牌。累計獲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五個一批”產教融合項目、省級教學改革項目、“互聯網+教學”示范課堂以及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近90項。 科研創新逐步增強。擁有“十三五”省級一流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1個、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4個、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3個。獲省科技進步獎、省自然科學獎和省哲學社會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8項,決策咨詢報告多次獲省委、省政府、省政協主要領導批示。2020年師均外來科研經費超過7萬元。目前,與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安徽工程大學等高校聯合開展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 服務社會成效彰顯。強化“生在衢州、長在衢州、為在衢州”的服務主基調,連續舉辦服務發展大會,實施服務區域發展專項行動,著力建設現代產業學院、行業研究院等開放融合平臺。開展“雙走進、雙服務、雙促進”活動,與市委人才辦、企業共建77家博士工作站和19家博士創新站。推進與浙大衢州“兩院”、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和綠色金融研究院的共建共享,借力電子科大長三角研究院(衢州)、西南政法大學等的賦能升級,牽頭聯合武夷學院、上饒師范學院、黃山學院成立浙閩贛皖四省邊際應用型大學聯盟和省際綠色制造產教融合聯盟,助推衢州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 在新階段新起點上,學校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按照第二次黨代會擘畫的宏偉藍圖,堅持“高水平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的目標定位,全面實施開放融合發展戰略,圍繞“三步走”戰略目標,實施“干好‘十四五’、實現‘五翻番’”的“1455”戰略任務,奮力打造城市發展的名片、省際高校的名牌、產教融合的名校,力爭成為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重要窗口”。 (截至日期:2021年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