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無錫太湖學院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的分數在279至279分,位次為252831至11376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9至279區間才能上無錫太湖學院。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無錫太湖學院
1、2022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4344名;
2、2021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516名;
3、2021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3766名;
4、2020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0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025名;
6、2020年浙江考生上無錫太湖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2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2831名;
二、無錫太湖學院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無錫太湖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511 | 154344 | 省教育廳 |
2、2021年無錫太湖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495 | 160516 | 省教育廳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537 | 11376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無錫太湖學院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 | - | 省教育廳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95 | 160025 | 省教育廳 |
2020 | 浙江 | 綜合 | - | 3段 | 279 | 252831 | 省教育廳 |
300分文科女孩適合報什么學校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院校名稱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云南商務職業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
歷史 | 專科批 | 300分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
文科 | 專科批 | 300分 | 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高考志愿填報一定要服從調劑嗎
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不是必須服從調劑的,調劑是自愿的。從錄取的穩妥性上來說,服從專業調劑對于考生是利大于弊的。并不是說選擇了專業調劑,就不會被所填報的專業錄取,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考生的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
當報考的專業滿額之后,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調劑,確實能夠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因為當下高考志愿都是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以“分數優先,一輪投檔”方式錄取,對于每個考生來說,就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所以當你喜歡的專業沒錄取你,服從調劑就等于是增加了一次被這個院校其他專業錄用的機會。
三、無錫太湖學院最新介紹
無錫太湖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全日制、多學科應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無錫市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內,占地 2000 畝,師生 20000 多人,被譽為“花園中的大學”,毗鄰上海,交通便利,風景秀麗。學校源于百年傳承的“雙一流”大學——江南大學,創建于 2002 年,2017 年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單位。在 2019 年中國校友會大學排名中,無錫太湖學院位居江蘇省同類高校榜首。2021 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無錫太湖學院位列全國第六名,江蘇省同類高校第一名。 師資雄厚 教授治學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占 95% 以上,其中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學名師、江蘇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江蘇省優秀教師、江蘇省“333 工程”和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特聘國外名校兼職教授、國內產業教授等優秀人才300人。聘請徐芑南、繆昌文等 10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學校特聘教授。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縱向及橫向課題 655 項;發表論文 2800 余篇,國內外SCI、EI、SSCI、CSSCI、CSCD 等高水平期刊錄用 680 多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 268 件;獲國家、省、市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 100 多項。 熱門專業 特色鮮明 學校設有物聯網工程學院、智能裝備工程學院、智能建造學院、商學院、會計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健康與護理學院、蘇格蘭學院等 18 個教學單位,學校物聯網工程、機械工程、會計學專業入選 2019 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創新創業實踐》《品牌形象設計》2 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入選數居全國同類高校之首;擁有設計學、應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高校 A 類品牌項目“會計學”專業;商務英語、視覺傳達設計、工程管理、物聯網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會計學等 15 個專業入選江蘇高校一流本科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實驗室被評為江蘇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蘇南資本市場研究中心入選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蘇南產業轉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入選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信息技術實踐教育中心和經濟管理實驗實訓中心入選省級教學示范中心。擁有國內先進物聯網、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為特色的新型工科,數據金融、網絡會計為特色的經管學科,視覺設計、三維動漫為特色的藝術學科,大數據、云計算為特色的計算機應用學科以及健康護理、創新創業等實驗實訓平臺,服務學生應用能力培養和產業轉型升級。 校企合作 質量領先 學校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學校與阿里巴巴、羅克韋爾、中興通訊、國家超算中心、紅豆集團等龍頭企業共建教學基地 298 個,共建產業學院 10 個,聘請企業、科研院所的 300 多名高層管理者、專家擔任兼職教授。近年來,學生在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全國 3D 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CTV“希望之星”、江蘇省“創青春”創業大賽、江蘇省高校高等數學競賽等權威賽事中獲國家級、省級、市級一二等獎 950 余項。 就業創業 前景廣闊 就業渠道寬廣,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強,學校每年組織百余場校園供需會,近三年每年有 3500 多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 82000 多個,崗位數與畢業生數之比達 18:1,充分滿足了畢業生就業需求,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 98%以上。2020 年,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量化考核 A 等高校。近年來涌現出大批創新創業優秀畢業生,其中,村官代表郭長鑫受到*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親切接見,其創辦的企業年產值2600 多萬元;創業代表楊東華創辦的實體公司年產值1億元;劉楠創辦科技公司獲巨大成功,榮獲江蘇省“十大創業標兵”。 護理學院優秀畢業生、無錫四院重癥醫學科副護士長陸海林在 2020 年疫情期間馳援武漢,被譽為抗疫“最美逆行者”。 國際合作 全球視野 廣泛開展與國外名校和國內“雙一流”大學聯合培養人才,經教育部批準,學校與全球大學排名前列的英國西蘇格蘭大學聯合成立無錫太湖學院蘇格蘭學院,通過引入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參與國際事務的國際化高端應用型人才。學生可獲中、英兩國兩高校的“雙學位”,填補了全國同類高校空白;與英國東倫敦大學、蘇格蘭大學、霍爾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等國際名校簽署“本碩博直通校際合作協議”;與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與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一批著名高校開展訪學營項目,每年有很多學生出國交流、留學深造、考取國內外著名大學攻讀研究生。 全國典范 聲譽卓著 學校秉承“自強不息、經世致用”校訓精神,堅持轉型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全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示范校”、 “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和“江蘇省平安校園示范高校”等 30 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入選“教育部 - 中興通訊 ICT 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合作院校”、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試點高校,當選為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副理事長、全國非營利性高校聯盟副主席單位。《人民日報》連續三次報道學校先進經驗,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等媒體報道學校辦學業績 500 余次,學校多次在教育部召開的大會上作先進典型發言,成為全國同類高校改革創新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