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浙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浙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浙江考生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443至443分,位次為202979至160516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浙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3至443區(qū)間才能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一、浙江考多少分能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浙江考生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295名;
2、2022年浙江考生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4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069名;
3、2021年浙江考生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516名;
4、2021年浙江考生上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979名;
二、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浙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497 | 170295 | 省政府 |
2022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86 | 181069 | 省政府 |
2、2021年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浙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1段 | 495 | 160516 | 省政府 |
2021 | 浙江 | 綜合 | - | 2段 | 443 | 202979 | 省政府 |
什么是一本二本三本
一本院校:指的是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省屬非211重點大學在全國大多數地區(qū)列入本一批的;省屬非211原全國重點大學,現仍在本一批招生的;國家部委辦直屬非211大學按照一本招生的;按照院校根據要求按照一本招生的非211工程大學。
二本院校:指的是錄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學。和一本大學相比,二本的師資、硬件等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對于批次錄取的情況,各高校投放到各個省的批次是不一樣的。
三本院校:主要是指獨立學院,它是“公辦民助”或者“純民辦”范疇。與一本二本院校的重要區(qū)別還在于其經費來源不是來自國家撥款而是自籌經費,所以在收費上比一二本院校要高一些。
高考志愿怎么查詢錄取狀態(tài)
請到考生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每個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都會設立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系統,里面都可以查詢到考生的檔案允許狀態(tài)和錄取狀態(tài)。考生可以在自己報考的批次投檔錄取后去查詢相關信息。
通過考試院官方的網站進行查詢。還有很多考試院為方便考生使用手機查詢高考相關信息開發(fā)了相關網站,會提供各種高考相關資訊,并也提供高考錄取結果查詢,考生可以訪問查詢。
三、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原連云港教育學院、海州師范學校與連云港師范學校合并組建而成,后連云港市經濟管理干部學校于2002年并入。2011年與江蘇師范大學合作建辦江蘇師范大學連云港校區(qū)。原海州師范學校曾是“海贛沭灌”地區(qū)的最高學府、教師搖籃,也是這一地區(qū)早期黨組織誕生地和革命活動基地,是受教育部表彰“辦得好”的師范學校之一,以其治校嚴、校風正、師資強而享譽省內外。 自1914年學校前身“省立第八師范”成立始,已逾百年辦學歷史,培養(yǎng)了近10萬名致力于蘇北乃至全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人民教師和各方面杰出人才,涌現出一大批教育專家和知名學者,如著名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著名教育家劉百川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口海岸專家陳吉余教授等;學校是海屬地區(qū)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其創(chuàng)建者李超時在師生中發(fā)展了許多黨員,如連云港市第一名女共產黨員呂繼英、原江蘇省省長惠浴宇、原中紀委副書記陳偉達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學校占地近千畝,規(guī)劃建設面積40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1萬人,其中本科生1400余人。圖書館藏紙質圖書84萬冊,數據庫17個。現有教職工527人,專任教師419人,其中正高職稱52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比例為67%;現有博士15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8.46%。先后有5人獲曾憲梓教師獎,1人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市級教學名師5人,16人入選省“333”人才培養(yǎng)工程,1人獲連云港市青年科技獎,24人入選省高校“青藍工程”,81人次入選連云港市“521”人才培養(yǎng)工程,4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榮獲“市級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人入選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對象。 學校現有9個二級學院,共設43個專業(yè),與江蘇師范大學聯合招收本科生專業(yè)13個,初步形成了以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為主要特色,以文化藝術、旅游管理等為區(qū)域性優(yōu)勢專業(yè)群的專業(yè)格局。已建成“美術教育”省品牌專業(yè),“語文教育”專業(yè)等6個省級特色專業(yè);“兒童教育與發(fā)展”等3個專業(yè)群被確立為省重點專業(yè)群,“應用電子技術”等2個專業(yè)被確立為國家財政重點扶持專業(yè);“色彩人物”省級在線開放課程、“語文教學論”等5門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學校建有26個校內實驗實訓中心,其中省級實驗實訓基地3個,省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基地1個,新建和調整了15個校內實訓基地,優(yōu)化重組了22個實訓基地和144個實驗實訓室。另有省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1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基地1個,省級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1個。 近三年來,學校教師在各類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517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296篇,被SCI、EI等收錄44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與CSSCI收錄85篇,出版專著23部,學術專著、教材40多部。獲得省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4項,市級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75項,市級自然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44項。獲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及省級研究課題60項,市級課題100余項。現已建成市級科研平臺5個,校級科研平臺8個。申報專利28件。連云港市文化創(chuàng)意發(fā)展研究所、連云港市《鏡花緣》研究會研究基地落地我校。新建成連云港市心理學與教育學學會、連云港市哲學與社會學學會、連云港市藝術學會等四個市一級學會和校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地方文化研究所、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中心和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心等四個校重點研究所,學校服務地方發(fā)展的能力明顯提升。 近年來,學生在省師范生基本功比賽、省職業(yè)技能比賽、省大學生畢業(yè)論文(設計)評比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5年以來,先后有5名學生在省師范生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一等獎。連續(xù)幾年,學校畢業(yè)生年終就業(yè)率均在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選派優(yōu)秀學生前往國外進行學習交流和深造。2015年首批韓國留學生實現招生入學,大力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和國家合作辦學項目。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詩教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校和諧校園、江蘇省高校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集體、江蘇省德育先進集體、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優(yōu)秀繼續(xù)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和諧公寓、文化育人”項目榮獲第九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二等獎,“一帶一路民族情·先鋒智賢西部行”公益項目榮獲2017年省“博愛青春”十佳優(yōu)秀項目獎。 全體師生正以敬業(yè)樂群的工作熱情,師表八荒的價值追求,努力打造活力師專、實力師專、魅力師專,為把學校早日建設成為富有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