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入口
志愿填報系統網址入口:https://www.zjzs.net/moban/index/index.html
二、浙江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志愿填報,考生要做哪些準備?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第三步 準確定位。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第五步 初選志愿。“初選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并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擬填報。“模擬填報”就是根據本省、市的志愿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高考都是在網上填報志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愿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絡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2.志愿填報,哪些參考材料是必須的?
首先仔細查閱省招辦下發的高校招生計劃。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并參考省招辦發布的填報志愿手冊或錄取分數分布統計等資料,結合考生成績位次和各類別總分(或綜合分)一分一段表,認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專業的錄取信息。了解你所報考批次的招生錄取相關辦法和規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愿設置和投檔錄取規則。收集分析多種信息,做好填報志愿前的功課。
3.考生填報志愿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一是以成績為基礎。高考成績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
二是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三考慮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系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改革省份考生還要考慮選考科目范圍等因素。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到了就業卻遇冷,需要理性判斷。
四結合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還有一些中外合作專業、民辦院校收費較高,選報時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4.新高考模式下,專業平行志愿填報有哪些參考策略?
填報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情況先選院校再選專業,或者先選專業再選院校,只要適合自己就好。這里簡單談一談專業平行志愿填報策略:
第一步,選擇不同梯度的院校。根據考生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各校往年投檔線等資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沖、穩、保”選擇院校的辦法還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篩選不同梯次的專業。從選定的院校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根據個人意愿,綜合考慮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排列,正式確定志愿。這里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
5.新高考模式下,專業報考要注意什么?
新高考由于考生選考科目不同,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選專業前應盡早了解所在省市發布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如果你已有了心儀的院校,可以從學校入手。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所有招生專業都要求選擇物理,報考這所高校的任一專業,都要滿足選考物理的要求。
如果以專業為目標來劃定院校范圍,則要注意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選考要求。如A大學經濟學類專業選考科目要求,考生需選考物理或化學其中一門才可報考,而B大學經濟學類專業不限選考科目要求。另外,有些專業培養與多個科目關聯度都高,高校在可選科目中指定2個或3個選考科目,要求為考生“均須選考”的情況也需要注意。
如果你沒有目標院校或專業,在選擇時,可以多參考“不限選考科目”的院校專業,擴大自己的專業選擇面。由于高校的院系及專業(類)調整等因素,實際招生高校和招生專業(類)也可能會調整變化,考生要以高校當年公布的招生計劃及院校招生章程為準。
三、浙江高考志愿最新資訊
1.我省高考共有幾種招生模式?
答:我省高考主要有四種考試招生模式:一是統一高考招生。考試不分文理,考試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分別均為3門。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選考科目由學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二是高職提前招生。普通高中考生以高中學考成績為基本依據,中職考生以全省統一組織的職業技能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實行“一檔多投”,實現考生高校雙向選擇,考生可報考多所高校,同時被多所高校擬錄取的考生自主選擇確認1所錄取高校。三是單獨考試招生。面向中職學校包括中專學校、技工學校招生,實行全省統一單獨考試,考試由文化課考試、職業技能考試兩部分組成。文化課考試為語文、數學2門。擬報考有外語要求的學校、專業的考生,須先參加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一級(PETS?1)及以上級別筆試,獲得筆試合格成績,方可報考相應專業。考生需按要求參加職業技能考試,在17個大類中自主選報一類,職業技能考試分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四是“三位一體”招生。高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高中學考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比例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考生自主向相關高校報名,參加高校組織的綜合素質測試,并按規定參加高考。高校確定綜合素質測試內容和實施辦法,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科性向、專業潛質等。
2.統一高考各科目如何計分?由誰命題?
答:必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按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選考科目按等級賦分,每門滿分100分,以高中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并賦分,起點賦分40分。考生滿分750分。外語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其他各科均由我省自主命題。從2023年起,語文、數學和外語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3.高考科目有幾次考試機會?何時考?成績有效期如何規定?
答:語文、數學提供1次考試機會,考試安排在6月,成績當年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分別安排在1月和6月,其中6月考試與高考語文、數學同期舉行,考生自主選用其中1次成績;自2021年1月考試起,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當年有效。2020年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仍可適用于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
4.考生怎樣選定選考科目?有何報考規則?
答: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根據擬報考學校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7個科目中,選擇3科作為選考科目,每科至多參加2次考試。每一門選考科目,可由考生自己在考前選擇,具體在實際報考該科目時確定。學生高三起參加選考科目考試,相應科目學考合格方能報考該科目的選考。